新冠疫情还未结束,海外病例数据正在飙升中,除了病毒本身的扩散,恐惧和担心也在人群中无声蔓延。


当出现喉咙痛痒、咳嗽、打喷嚏、发烧等症状,不禁开始浮想联翩,这是流感、感冒、过敏还是...新冠肺炎中招?


其实除了人人谈之色变的“新冠肺炎”,还有一个异常凶猛且发病率极高的的隐型杀手——“肺炎球菌”,同样也会引发肺炎,对人类尤其是低幼龄宝宝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先看看肺炎球菌是什么?


肺炎球菌广泛寄居在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经呼吸道传播,一个咳嗽或喷嚏就可以将带菌的飞沫散播在空气中(儿童的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率远高于成年人)。


肺炎球菌不仅引发肺炎,还有脑膜炎、菌血症等烈性疾病的致病元凶,严重时,可导致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肺炎球菌疫苗的立场文件显示:哪怕是在脑膜炎幸存者中,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可高达58%!①


为什么肺炎球菌如此青睐低幼龄宝宝?


首先这和宝宝免疫力发展规律有关。


宝宝从出生到6月龄,很少生病,这是因为体内携带了大量来自妈妈的抗体;但6月龄之后,随着来自妈妈的保护力逐渐减弱至消失,自身的免疫系统又尚未完善,整体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力极低,难以抵挡外界细菌和病毒入侵。 



表 1宝宝1岁前的抵抗力水平


其次,非纯母乳喂养、营养缺乏以及室内空气污染也是儿童发生肺炎的高危险因素。


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可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选用不当、剂量不足、疗程不足等诸多原因导致肺炎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且部分地区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难度也随之上升,有时甚至无药可治,导致一些宝宝备受疾病折磨,甚至最终失去生命。


正是由于肺炎球菌感染的后果严重,治疗困难,我们更应该重视肺炎球菌对宝宝的侵袭,做好预防工作,打好保卫战。


应当如何防范?


首先,加强防守,减少感染风险;

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婴幼儿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场所;外出戴上口罩,减少接触细菌和病毒的机会。


第二,在宝宝6月龄母传抗体消失前抢先建立免疫保护。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优先等级最高)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②,及早进行疫苗预防,是儿科专家推荐的对抗肺炎球菌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针对肺炎建立免疫保护,莫过于肺炎疫苗。肺炎疫苗有13价肺炎球菌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早些年还有7价肺炎球菌疫苗,但目前已经退市。


13价肺炎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有什么区别?


先来说说名称里面的“价”,所谓“价”,就是能预防的肺炎球菌型别数,“价”数越大,能预防的肺炎球菌型别越多,预防效果就越全面,但并不意味着预防效果越好,由于两者工艺不同,适种人群和疫苗效果有所区别。


13价肺炎疫苗的全称叫做“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可以帮助宝宝预防1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导致的相关疾病。13价肺炎疫苗采用多糖蛋白结合工艺,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能有效刺激婴幼儿产生抗体,主要适用于2岁以内的孩子。


23价肺炎疫苗的全称叫做“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以防范23种侵袭性肺炎球菌感染,覆盖率达90%以上。


表面上看,23价肺炎疫苗涵盖了更多的血清型,针对范围最广,但由于该疫苗采用的是多糖工艺,无法直接给抵抗力差的接种者提供长效保护,且2岁以下儿童由于免疫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对多糖抗原缺乏有效免疫应答,所以23价肺炎疫苗更适合2岁以上的易感人群和老人接种。


13价和23价疫苗该如何接种?


13价肺炎疫苗:

一岁半之前的婴儿可选择接种13价肺炎疫苗。

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为 2、4、6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基础免疫首剂 最早可以在6周龄接种,之后各剂间隔4~8周。


23价肺炎疫苗:

未接种13价肺炎疫苗且年龄在2岁以上的宝宝

可以选择接种23价肺炎疫苗通常接种对象只接种 1剂次。对需要复种的,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接种,复种间隔至少为5年。


预防之际在于春,点击下方按钮可预约接种,给家人更全面保护↓↓↓

有任何接种疑问或接种后宝宝有任何反应,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免费咨询接种医生↓↓↓


每一场流行病的爆发,都是对公共医疗,个人行为的考验,让我们即刻行动,积极预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文献参考:

① Goetghebuer T et al. Outcome of meningitis caused by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in children in The Gambia. Tropical Medicine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 2000, 5:207–213.

②WHO. Weekly Epidemiol Rec. 2008;8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