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娃宅家已经小半年了,不知道诸位老母亲血压可还好啊?


还记得刚刚宅家运动的时候,全网挑战做凉皮、做蛋糕,人们以此来排解无聊的情绪。


可是娃不行啊,有事没事嘴里的口头禅就变成了:“妈妈,我好无聊啊,你陪我玩会儿吧!”


选品、写稿、回复留言的时候,娃总会“妈妈妈妈妈妈~”连环轰炸,让你啥啥都干不了。


刚开始我也忍不住怀疑自问:“是不是我对孩子的关注少了,或者是给孩子安排的活动不是很有趣?”


后来我无意中发现,在我们都很忙的时候,CC喊了几句无聊之后,就不再喊了,自己躲在小帐篷里不知道鼓捣什么事情去了。


在这个过于强调高质量陪伴和亲子互动的时代,很多人都忽略了对孩子独自玩耍的训练。


当孩子在说无聊的时候,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让孩子与无聊成为相处融洽的朋友,能够独自玩耍。



安排太满可能导致娃无法找到自己的兴趣


回想我们的童年,夏季是无止境的自由玩耍时间——爬树、采摘野果、追逐萤火虫、玩沙玩土、或做冰棒、玩冰棍棍儿。


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成了遥远的记忆。


现在,Free play(自由玩耍)正在失去其应有的地位。


根据《儿科和青少年医学档案》中的一篇论文显示,儿童自由玩耍时间下降了四分之一


学龄前的孩子,有过多的时间花在了电视机或电子设备上。


到了学龄期,为使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进入更好的学校,家长们便舍弃了更多自由活动的玩耍时间。



如果孩子一直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一旦停下来就很容易感到空虚,不能真正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是自己最感兴趣的?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说过:“无聊是一个可以让孩子思索生活的机会,孩子不应当活在急促百忙中;无聊是无处不在的发展兴趣的过程,无聊中,小孩子才能自然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花时间去找寻。”


孩子之所以会感到无聊,是无法运用起“关注系统”,所以一旦陷入无聊,就没法静下心来,没法专注于任何事情。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对抗无聊发展出Free play(自由玩耍),就不能成长为快乐的、适应性强的成年人。


无聊中的自由玩耍更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有人说,这一届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以及抵抗冲动的能力)比60年前要糟糕得多。


一项研究表明,今天的5岁儿童拥有20世纪40年代3岁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今天的7岁儿童几乎没有达到60年前5岁儿童的水平。


许多父母认为创造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倾向——要么天生就有,要么天生就没有。


但实际上,创造力和自我管理是后天习得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在早期发展中,父母是能够通过帮助孩子在玩耍中习得的。


简单地说,日常的玩耍和游戏就可以改变孩子的成长。



你追我我追你,你打我我打你,你推我我推你;


把沙发当做蹦蹦床,不厌其烦得跳啊、爬啊、滚啊;


翻下来所有沙发垫垒个窝,钻进去钻出来;


收集所有的娃娃,来上幼儿园等等。


这些感觉没啥营养?


但,每天给他们一些这样的“没营养”的自由玩耍时间,孩子的收获,远远是你想象不到的。


在孩子无聊的时候,大脑会想法设法的将无聊的大脑状转移到活跃的大脑状态上来,于是乎,他必须和空虚对抗。


给自己的注意力寻找目标,去探索身边的环境,寻找新的点子,发现并探索问题。


而这个过程是由内而外的过程,是好奇心的展开,也是创造力的开始。


麻省理工学院(MIT)大脑与认知科学系的幼儿认知实验室(Early Childhood Cognition Lab)进行的实验显示:


孩子们在游戏中计算概率,对自己的物理环境做出假设,并根据权威人物的方向调整认知。


其他研究人员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深度: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时间意识,也会促进语言发展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他们认为,自由玩耍可以促进智力和认知的增长,提高情商和社会互动。


孩子抱怨无聊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这种习惯的养成,是以父母有充分陪伴,孩子建立安全感和秩序感为前提。


这样他们才会放开对父母的全程依靠。


留白是一个尺度,如果习惯已养成,也不能急功急利,要徐徐图之。


1、抛弃掉脑子里娃孤单可怜的想法。


丢掉所谓的玻璃心,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娃离不开咱,而是咱离不开娃罢了。


孩子感受无聊并不是你的错,你没有责任去帮助他打发无聊,所以不要自责。


当然也不是娃的错,孩子在喊无聊的时候,也不要斥责他的无聊。


你可以告诉他,每个人都会无聊,你可以想一想,如何才能不无聊?



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时间的高质量陪伴,满足孩子的依恋感,但这不等于父母是24小时保姆,随时随地听从使唤。


2、控制手机、ipad、电视等电子产品。


在孩子无聊时,把手机等电子设备塞给娃,恐怕是很多人的选择吧!


虽然能够让自己解放,也能缓解娃的无聊,但这种偷懒,很容易让孩子对电子产品成瘾,养成一无聊就看电子产品,否则无法安静下来的习惯。


数据显示:屏幕时间过长,会影响儿童的大脑结构——每天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超过7个小时的孩子,大脑皮层会变薄。



有人解读,大脑皮层变薄会导致宝宝智力降低和认知能力的下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则揭示了其他影响:每天在屏幕上花费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在思考和语言测试方面得分较低。


总体来说,过多的屏幕时间对孩子来说,肯定是有害无益。


所以,偶尔可以看,但,控制时间非常重要。


具体咱们就不展开了,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写过很多,统一放文末推荐阅读了。


3、鼓励孩子自己寻找好玩的事。


C妈还有两步走小妙招,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一步:把问题丢回给孩子


当孩子在大喊我很无聊时,我们可以把“我很无聊”传回到到娃那里。


这个方法用在CC的身上很是有效,大家伙可以试试。


CC趴在床边黏着我说:“妈妈我好无聊啊!”


我同样也做了她这个动作,趴在床上望着她(比CC还要夸张):“妈妈也是好无聊啊,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此刻,就相当于我和孩子站在了同一战线上,成为了共同的无聊队友,甚至比她还无聊。


同时利用“弱者”这个角色,让孩子出主意:“那我们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需要耐心,不要着急,等一等,让孩子去当那个想办法把你们从无聊里拉出来的那个人。


有的人肯定会说,C妈,到头来还不是得陪着娃玩啊!



这也没毛病,但是有区别。


表面上都是「陪玩」,但此「陪」是用了计谋的。


把孩子不想自己去解决的抛给你的无聊问题又还给了孩子,让孩子被迫发展对抗无聊的能力。 


然后第二步:让孩子在问题中多待一会儿


如果孩子一定要你陪玩,可以找个借口拖延一下。


比如,稍等妈妈上个厕所、稍等我去喝杯水。


大部分孩子是不甘于默默等待的,尤其是游戏思路都出来了,有时候,他们就自己玩起来了。


但一定要遵守承诺,回来跟孩子玩一会儿,不用心急一步到位,慢慢得,孩子就能发明更多「自己能做到不用求别人儿」的游戏。



有了更强的创造力,就很少抱怨无聊了。


一日,我正坐在电脑前敲文章,CC捣鼓她的一筐小头饰,突然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叫我过去看。


原来她发现了发卡可以吸附在磁钉上(磁钉之前我只带她在磁力板上用过)。


这个发现可把她美坏了,一个下午都在拿着磁钉各种吸,看家里啥物件是铁的。


自己玩发现的乐趣,远非父母陪伴能做所及。


C妈说:


哲学家周国平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独处是一种能力》,他认为,能够独处才意味着这个人拥有自我。


叔本华比周国平走得更远,他把不能独处的人基本上当作一种低能。


客观的说,独处就是一个和自己相处的机会,一个人不善于面对自己,也是一种欠缺。


所以,趁着这段「生活学习按下暂停键」的时间,让孩子学会「对抗无聊」吧~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