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怀疑过:我家宝宝就是不愿意睡,就是睡不长,就是觉浅,就是只能抱着睡,就是要磨觉…千万不要轻易下这种结论,不要轻易给宝宝贴上这样的标签。


本文很啰唆,如看不完,请至少看下面几行,一分钟很可能会改变你和宝宝的生活。


宝宝越困越疲劳显得越兴奋,磨觉多半是醒太久,哄睡太晚,太疲劳闹的。


减少白天小睡及拖延晚间入睡时间一般不会让睡眠变长变容易,越缺觉越睡得困难,睡眠才能促进睡眠(一定范围内)。不管多晚睡多半都是6点左右起,为了保证睡眠时长,早点哄孩子入睡非常必要. 7,8点睡晚觉不算早,早睡又可能减少夜醒.(针对1岁内的孩子)



静止的睡眠才是最好的, 不抱睡也能睡长。 3个多月,因为宝宝睡眠模式的变化,抱睡着之后放床睡一般不会落地醒。一放就醒不可怕,醒着被放下,睡眠中段醒来的可能反而可能更低。


白天小睡不长不单是睡眠能力问题,还可能是睡眠习惯问题。白天睡不实,晚上夜惊夜哭可能是太疲劳、过度刺激、睡眠不足、睡多了会好转,一般6个月后单次小睡会有所延长。


维护生物钟非常重要,睡前、睡醒都不要过度的逗孩子,哄睡要有所坚持,当然长时间哄不睡也无需硬抗。玩、出门遛弯、逛街等活动要多考虑睡眠的安排。家长不安排并照顾孩子的小睡,孩子就容易缺乏小睡。



入睡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坐站一样自然发生,4月-6个月是比较好的时间窗口。


白天和晚上的睡眠由大脑不同部分负责,宝宝白天小睡和夜晚睡眠模式不太一样。


睡醒喂奶而非睡前能够减少对奶睡的过度依赖,增加进食效率。



夜醒不等于饿,屎尿、湿疹、冷热、白天受刺激、换床、家里来人、妈妈上班、学翻身、长牙,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夜醒, 留几秒时间判断,不要一醒就塞奶头,无原则夜奶是导致习惯性夜醒的主因。


下表列举了一下常见的睡眠困扰及改善的必要性和难度,根据实际情况来,毕竟随着长大,很多问题会消失。


所以解决问题也可以分步来,先作好功课,练好抱孩子安抚等基本功,观察宝宝的起居,挑觉得严重的、难度低的先。




何时睡


 为何会闹觉


闹觉多是疲劳过度导致,孩子累崩溃很难入睡。虽然累到极致最终一定会睡着,但入眠突然发生,是不健康的崩溃式入眠。哭闹了说明哄晚了,哄睡难度也同时飙升。

《婴幼儿睡眠圣经》中提到:“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示:过于疲倦的儿童之所以表现得兴奋、易怒、急躁、难以入睡,是因为体内的化学物质在对抗疲劳。缺乏睡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清醒,积年的疲倦会让孩子总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无法放松。”


不是一定玩了什么,醒久了就会疲劳,对婴儿来说越缺觉越是敏感度高,睡不实。可能看起来很精神很兴奋,但要记住很可能是假象,兴奋由于过度疲劳引起,不要认为是不想睡,家长要坚定一点及时哄睡。



新生儿醒后1小时左右,3-6月 2小时左右,6月-9个月以上2-3小时左右,一般需要再次入睡。新手哄睡在2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量也要考虑。


长觉却半小时就醒来,要知道兴奋可能是假象,可以尝试通过接觉帮助宝宝继续睡。


很多孩子被认为是脾气暴躁,但其实是睡眠不足,睡多了脾气自然就变好了。如果对睡眠随意,不维护作息,那么就可能会造成闹觉、缺觉的疲惫痛苦。



 睡眠信号&入睡时机


留意孩子的睡眠信号,注意什么时候何时犯困该睡觉,何时容易入睡。哈欠,揉眼睛,眼睛没神,拼命啃手,用力咬,晃头,抓头发,手乱舞,尖叫都有可能是犯困信号。观察对比睡醒、睡前半个小时之内的状态表现,很快就能发现你家宝宝特有的犯困信号。


轻微犯困信号(如哈欠等)出现后,一般也不会立即能够哄睡,要有一段过度时间,所以如果宝宝不是长期缺乏睡眠,打哈欠之后不要太紧张,安心去做睡眠准备工作。



晚间睡前兴奋程度(疲劳程度)和入睡难度成正比,和睡醒不久又哭的可能成正比。而且睡得早一般容易睡,而且不会降低睡眠时长。不要白天故意让孩子少睡借以提高晚上的睡觉时长,会起反作用。晚间入睡不久,不一会大哭,给了奶就安静继续睡了,不一定是没吃饱,还可能是疲劳导致神经太兴奋,没有平复。


另外一个磨觉的可能是,在生物钟清醒时段哄睡,这时候宝宝不困,大人误读了信号,导致看起来好像是难以入睡的磨觉。



 维护好稳定的生物钟


3个月后应该注意形成规律的生物钟,此外要尽最大力量维护生物钟,不可太随意,否则是对宝宝的不负责任。由多个人带孩子或者白天晚上不同人带更是要如此,不是要被时间表束缚但参考时间表确实能够让大家都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从而更好的相应宝宝的需求。


各个年龄段醒睡间隔的大致范围如下表



在这个时间之后一般需要再次入睡。当宝宝需要睡眠却想玩,而你陪他玩,会剥夺他睡眠时间,家长要区分宝宝的需要和意愿。


维护生物钟还有一个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视的点:作息应尽量和内在生物钟保持一致,不在应该清醒的时候昏睡和在需要睡眠的时候清醒。比如晚上没睡好,白天狂补觉,或者在平时不是睡觉的点硬去睡,这些都会产生问题。



从实际操作上说就是:孩子生物钟比较规律,不太缺觉的时候,不可提前太多哄睡,否则浪费体力不说还会导致孩子反抗,难度增加。


如果因为错过了某次小睡,应尽量不要睡,保持低强度活动,到下一次睡眠时间再哄睡。


身体在睡眠时段却清醒,生物钟在兴奋而身体却在睡眠,都会导致生物钟混乱和身体的痛苦,影响入睡和睡眠时长。


4-9个月参考的睡眠时间安排:早上6-7点醒来,8-9点睡第一觉,时长1.5-2小时, 中午12-1点第二觉也就是最重要修复力最强的午觉 时长2小时左右。


 傍晚4-5点钟小睡半小时,晚间7点入睡。(6-9个月期间傍晚觉会逐渐消失)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作息,不过确实也有因小睡短很难做到的情况,小睡短的情况可以增加小睡数量补足睡眠时间。


下图是基于比较经典的4小时E.A.S.Y.作息画的 (5个月左右)





如何睡


 基本功之安抚方式


身体接触、吮吸、有节奏温和的晃动都能帮宝宝平静和放松。可以尝试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和某一种感觉:按摩抚摸、拥抱、亲吻、摇晃、轻拍背部、上升下降、改换抱着的姿势、耳语轻唱、轻哼、音乐、白噪、颊贴脸颊、说宝宝最喜欢的词、叫名字和宝宝不断重复一句话….反正都可以试试,只要注意力被吸引又不是引起兴奋就好办了。


吮吸是强有力的安抚,所以奶睡、宝宝吃手、安抚奶嘴等也是可以尝试的。放在床上之后可以给宝宝枕头之类的安抚物。



 情绪平静方法之4S


4S是《实用程序育儿法》一书中提到的概念包括睡眠环境布置,裹襁褓,静坐,xu拍。


睡眠环境布置包括相对固定的睡觉场所,从吵闹的地方转到安静的地方,拉窗帘遮挡光线,也可以播放音乐。


裹襁褓据说小宝宝还不知道手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临睡兴奋,手脚不受控乱舞,而看到眼前都是晃动的手,就会更受干扰,襁褓能缓解这个。其实按住手,搂紧之类应该也是一个原理。


月子里宝宝可以试试,不过宝宝在妈妈肚里是蜷曲的,不一定习惯腿变成笔直的,要是不习惯也别勉强,襁褓有可能还会影响血液循环,不裹襁褓也一样可以哄睡。


静坐安静抱着减少晃动,但其实无法安静的话轻轻晃动是可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善,如果入睡容易了,应该有意识的过渡到静止,并减少抱哄的时间。


每次重复同一程序,这是建立睡眠联想条件反射的关键。



 情绪平静方法之4S Xu-拍法


4S中最重要的是Xu-拍法。


哭闹时,在耳边发出xu/xi/si/enen/ooo之类持续或有规律节奏的声音,同时在背部中间有节奏感的轻拍。其出发点是婴儿无法同时关注三件事,当想哭,却同时听见声和被有节奏轻拍时会注意力转移,不集中在哭上,从而有机会平静下来。



注意声音要轻柔,离耳朵可以近一点,但不要对准耳膜。哭得厉害可以大声一点盖过哭声,否则无法引起注意,大声时要远离耳朵。拍要有力但不能过重,屁股等其他部位拍也有效果,越是专心注意哭之外的事情,越是有可能平静。


6个月以上大宝宝能多线程处理问题,可能反而分心失效。一般大月龄如果xu拍不起作用或更激动,可能是宝宝嫌烦,应该注意采用单一说话或者把手放在肩头或者背部或胸口静止不动更好。


对大孩子说话(非对话)也是安抚的一种,要相信虽然他还不能够说但是已经可以理解感受到你的意思了。轻松一点的语气告诉孩子,你的身体上的不适只是因为困,这种情况是要睡觉了,没有关系,爸爸妈妈在陪着你,你能够做到。


xu拍最好是侧身位操作,另外要控制身体不过度乱动,可以借用毛巾枕头等工具。


如果睡眠环境吵闹可以放白噪音或催眠曲抵抗一下环境噪音,但注意长期处在噪音环境对宝宝有害,所以音量不可持续过大睡着后也不可常开。


 改变入睡习惯的方式之抱起放下


哭的时候,用言语及身体接触安抚,如哭泣没有停止就抱起来安抚至哭泣停止。不要等睡着,只要情绪平静了,就尝试放下(书上意思是立即),如果再次哭泣原地安抚失败就再次抱起。(实践中发现,如果频繁的抱起放下,可能反而会导致宝宝情绪崩盘,所以最好避免频繁抱放)


抱着的时候,结合安抚基本功&4S,轻轻和宝宝说说话,拍拍他后背,但是一切的宗旨是平静,如果有灯光或者物品刺激他,让他兴奋的,尽量避免刺激,比如把窗帘拉起,让环境尽量安静。



睡前程序到宝宝身体柔软,抱起时间也需要结合宝宝实际情况慢慢总结,新手的话久一点也问题不大,总是要给宝宝适应时间的。但抱是为了安抚情绪,而非要打算抱着使他睡着,开始的时候也不用强求每一次都是醒着放下的,但要努力去尝试。


放下是为了教会孩子如何睡觉,让其醒着自我入眠。抱起的目的则在出现哭泣时让孩子安心,维护信任感。新手平均抱起放下哄睡大概20分钟,次数在6-8次左右,最开始可能次数时间翻倍,但几次之后可能会减少到1-2次。


过程中需要相当的耐心和对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非常清楚,不要把焦躁、内疚、不确定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如没有练过如何抱孩子,安抚基本功不扎实,没有想好准备好,请不要尝试。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程序育儿法》中提3个月以下频繁抱起放下会刺激到孩子,不适用。到4个月大可以抱4,5分钟,六个月2,3分钟,9个月马上放下(一些案例中,严格按照书上的时间,反而因频繁抱放刺激到孩子)。


如果孩子反应比较大,抱更久再放下也有效果。注意犯困之后开始抱着平静,这次可以比上面提到的久一些,一旦放下之后再抱起就应该缩短时间,平静后勇敢放下。“孩子会感觉到你的平静和坚定态度,并且很快学会睡觉过程中不期望你的陪伴,而你并没有在他需要的时候抛弃他,孩子醒来一样全心全意满足他的需要。”



在抱起放下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安抚好宝宝,不要太激进,不要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但不要流露出可怜宝宝的情绪,否则孩子也会觉得睡觉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频繁抱放反而很激怒孩子,那不妨不要频繁抱放,抱久一点或者放下少抱起。


虽然抱起放下强调用抱起来确保孩子不感觉被抛弃,但实际执行时由于不到位,可能会影响孩子情绪会导致几天之后出现严重反弹,以及入睡后大哭。这种大哭区别于过度疲倦导致的大哭,特点上表现为哭泣频繁激烈得多,有可能常规有效的安抚方式统统失效。


持续一周无任何好转,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倒退,用喂奶等强力安抚方式,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熟悉,先把稳定情绪稳定下来。一般安抚得当1-2天即可恢复,过一段时间再慢慢重新来过。但也要注意倒退让步都是暂时的,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方向不能轻易放弃。执行抱起放下时,白天醒的时候要多抱多陪伴增强孩子安全感,帮助孩子慢慢适应。



 哄睡的其他一些注意点


每次哄睡最好由一个人完成全程,中间也尽量不要换人。房间内只有一个人,有助于减少刺激。(有时候,换人可以在宝宝陷入情绪性大哭时,作为分散注意力的一种方式)


哄睡方式风格应尽量一致,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学习和建立睡眠条件反射联想。方法无效时穷举尝试,但方法有效后要保持稳定少创新。



要注意哄睡时的抱孩子姿势,保护孩子的脊椎颈椎。


每次哄睡之前,特别是新手,要提前想一下注意点都有哪些,遇到情况的预案是什么。不要到时候孩子哭起来或者放下去醒了,就开始发慌、手足无措、乱了阵脚、滥用昏招。



睡多久


 各年龄段睡眠的特点


睡眠总量逐渐降低:

0-3个月睡眠总量14-17小时左右,4-11个月12-15小时左右,1-2岁则下降到11-14小时之间。


醒睡间隔逐渐延长:

3个月内醒后1-2小时左右,3-6个月1.5-2.5小时左右,6月-9个月2-3小时左右,一般需要再次入睡。



睡眠规律渐渐形成:

3个月之内,孩子出门容易入睡,3个月之后,外界环境对婴儿睡眠的影响增强了,比如宝宝对风树云等等兴趣增加,于是在外面就反而不容易入睡了。受体内的褪黑激素等激素的影响,昼夜混乱等现象也逐渐消失。


4-6个月期间是睡眠规律形成的关键时期。6个月之后白天的小睡能自己睡长的可能性增加,逐渐摆脱不规律打盹而形成3次左右的规律小睡。



白天小睡次数的减少:

月子里,一天可能有5-6个小睡,3-4个月期间减少到3-4个、,6-9月期间第3次小睡(黄昏觉)消失,12-18个月上午觉消失。


随着睡眠的不断成熟,小睡的时间也由原先的半小时需要接觉,逐渐延长至1小时甚至更长,无需接觉。


夜间睡眠的变化:

夜间睡眠从新生儿期的9小时左右逐渐延长至1岁的11小时。夜间进食的次数大致是新生儿期的3-4次,4个月时的2次左右,6-9个月1-2次左右。9个月以上不需要夜间进食,仅有一部分会保留一顿晨奶。



自主入睡能力的发展:

入睡是一种需要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能力,婴儿摆脱家长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力量顺利入睡,是自身能力发展的重大里程碑。一般认为夜间自主入睡的能力,需要4个月以后才逐渐成熟,小睡则要到6个月后,才逐渐成熟。此外这个能力发展的时间和睡眠习惯直接相关,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


入睡时间的差异:

很多0-9个月期间的宝宝再晚睡都多半都是5,6点就起了,所以为了保证睡眠时长,应该早点入睡。比较理想的情况7-9点之间入睡6-8点之间醒来。如果小婴儿入睡时间晚于9点,可能会有其他相关的睡眠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白天睡太多、晚上睡太早,会导致早上醒太早或夜间不困了起来玩。”这类观点针对更大的孩子,比如9个月-1岁以上。


也就是说,在1岁之内,较早的入睡时间更能适应婴儿的睡眠需求。



 接觉


宝宝容易45分钟必醒。多个小打盹的修复效果远远弱于三两个长觉,为了保证全天的睡眠质量和时长,应该接觉帮助宝宝延长每次的睡眠时间,建立睡得长的习惯。


提前行动:

如半小时醒,试试睡25分钟还没有醒的迹象的时候就拍拍或者把手放在肩头,轻轻嗯嗯,6个月以上孩子不要拍,手放在身上固定位置。过了常规要醒的点如没醒就安全了,很可能渡过了浅睡眠周期,实在要醒及时抱起来哄。


缺觉严重的孩子会秒醒,可能靠拍不行,需要直接提前抱起。



开始得守着宝宝小睡,把醒的迹象扑灭在摇篮,这么几次基本他就习惯睡得就长了。一般午觉可以试一下。宝宝进入比较踏实睡眠之后应该减少拍动不拍动。能够出现多次长觉之后可以不用接觉,顺其自然。


不用每觉必接:

5个月宝宝起床一个到两个小时会开始睡早觉,早觉一般1.5小时,如果1小时左右精神好,也没必要硬接,傍晚觉一般半个小时,不用硬接,而且也怕影响晚上入睡。


午觉最有潜力,可以冲到两个多小时,所以是最值得争取的,一般午觉如果只有45分钟应该作为接觉重点来。其他月龄的体会一下大意吧。另外如果睡觉哭醒,一般需要尝试帮助接觉,而非直接从哭泣中唤醒。


时候辛苦一通只睡半个小时的,别气馁也别着急,这个短期需要运气,长期靠耐心。小睡接觉成功之后不能高兴太早,一定要巩固几分钟,否则一旦再反弹,想再哄就是几乎是非常难了,得瑟太早,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



 唤醒去睡《实用程序育儿法》一书中有提到这个概念。它是对付习惯性醒的一个利器也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稍有风险,但估计一半的成功率还是有的。


具体操作,早醒定点在5点的,可以在固定要醒的点之前1小时比如4点半(时间卡的准的话半小时也行),趁娃在熟睡状态时,轻轻碰碰,可以整理一下娃的衣物,摆摆头或脚之类,动静比换尿布稍轻,轻轻说一两句话也行。时间几秒十几秒就可以。大概唤到8,9分睡的样子,也就是娃可能头左右摆动一下,翻个身,哼一声,不可弄太醒,连续两天,第三天可以按兵不动继续观察是否已经能够推后醒来的时间。


一般如果成功的话可以推后半小时到1小时,也就是摆脱早醒了。如果在这个点饿的孩子喂迷糊奶也可以的。总之要在尚处于深睡眠的时候操作。点卡得不好的话就只能改天了。


只剩一次的夜醒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操作进行。



其他


 醒后不要立即逗玩


早上醒或者小睡醒了,如果宝宝很安静,不要立刻去抱他和他说话什么的,最好做隐身人,安静陪伴即可,避免立即的眼神接触。


一个是避免打扰宝宝有可能再自动继续的睡眠,另一个也是避免他期待醒来之后的活动,从而潜意识里面提前醒来,以便和爸爸妈妈玩。和睡前活动不要太精彩类似,如果睡前好玩得不行,那谁还乐意乖乖去睡呢。



“妈妈预料到了孩子的每一次啼哭并照顾宝宝不让哭出来,这其实会妨碍孩子找寻替代妈妈安抚自己的渠道。”


夜间也不要对孩子过度关注,一方面动静可能影响孩子睡眠,另外这种溺爱事实上会剥夺孩子学习自我入睡自我抚慰的机会,这项技能其实是终生需要的。


过度的关注使得孩子支离破碎的睡眠模式延续更久。



醒来之后很安静,用好奇的眼光到处看,可以自己玩,此谓“自然觉醒”表示睡得很好。


 特雷西提到:“6-12周可以自己玩15分钟,3-6个月20分钟,6-9个月宝宝应该能够自己玩1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尤其是睡足的情况下。一步不离的陪玩守护,实际上妨碍了宝宝的独立性和学习自我安慰。玩对孩子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独立玩帮助培养情绪适应能力,是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


独处和平静对孩子很重要,所以乘宝宝睡醒的时候适当放手吧。


 翻身影响睡眠


在3个月左右,宝宝会开始学翻身,有夜里练功的现象。也是在这个时期,很多人出现了睡眠倒退。


尝试抱以下帮助平静,抱一阵就要放一下试试是不是已经没力气翻或可以扶肩按住。



躺下时,如果容易翻走,可以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尝试轻轻侧身,前胸后背各放枕头稍稍帮助定位。翻身频繁的时期,要注意不要滥用奶睡,否则翻身期过去,习惯性夜醒的种子却已埋下。


 睡不好是缺钙么


睡不好的宝宝常被怀疑缺钙。奶量充足的情况下母乳或奶粉喂养,摄入量应该都能满足要求(厌奶期/长得特别快则未必),一般不会缺钙。但要注意 需保证足够的VD摄入量,帮助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