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放开,


很多家庭都选择了“再生一个”


理由呢,五花八门......


有怕一个孩子孤单,想给孩子找个伴儿的


有为了凑个“好”字,生了女孩/男孩,又想要个男孩/女孩的


还有意外怀上,“将错就错”的.....


总之,现实就是家庭人口数量升级了呗!


想想你当初一胎的时候,


是不是从备孕开始就小心翼翼?


饮食→精挑细选


育儿书籍→不要钱似的往家搬


娃生病→着急忙慌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向身边所有“过来人”→请教育儿经验


结果,到了二胎......


画风全变了......


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


生老大时,我们是慌张的小白父母;生老二后,我们都成了云淡风轻的“饲养员”。


都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到底怎么个养法?今天就来说说。



饮食,爱吃不吃


老大:


母乳喂养到1岁半


辅食机、各种模具,为娃学会了做饭、烘焙、各种营养搭配餐......


却常常换来娃的“不领情”......



老二:


奶水不够,那就喝奶粉吧


辅食机再也没用过......现成的果泥鱼泥肉泥,加热一下就能吃,多方便。


不吃饭?那就不吃吧,反正饿了自然会吃......


睡眠,爱睡不睡



老大:



睡渣一枚


每天晚上要起来吃好几次奶,有时候还要起来玩。


什么白噪音、睡前仪式、作息培养、全家老少九点关灯......使出了浑身解数,整个入睡过程都要2-3个小时。


要么是他没睡,我把自己哄睡了,要么是终于把他哄睡了,我累的睡不着了。



老二:


跟老大对比,就是个天使。


虽然晚上也要起来吃奶,偶尔不睡起来玩,但是完全不用哄....玩累了翻个身就睡了。


睡前仪式、作息培养统统都没有。顺其自然,反倒作息越来越规律了。



卫生,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老大:


每天早上起床,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消毒


奶瓶、奶嘴、碗、筷子、牙胶......


凡是宝宝能接触到的,统统消毒。


不管什么掉地上了,都紧张兮兮的恨不得洗上100遍......



老二:


消毒?不存在的。


开水烫一下就行。


勺子掉地上,捡起来吹吹继续用。


在地上打滚,淡定的跟老公谈笑风生......



买玩具?不存在的。



老大 :


小到摆桌上玩弄的玩具车,大到能开上路的跑车


数不清的球和益智玩具,连游泳池都没“放过”.......


选择多了,还不珍惜,一个玩具玩几分钟就被嫌弃了......


各大儿童乐园VIP...



老二:


玩具车,老大不玩滴.......


玩具球,老大不玩滴.......


已经被封箱的公仔,隔一阵拿出来一个给他玩.......


办卡?不存在的。



生病,没那么着急


老大:


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立马去医院


发烧了,立马全家上阵抱孩子去医院


身上长了个小红点,立马全家上阵抱孩子去医院


两年时间,病历装了好几本文件袋......



老二:


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


发烧了,没超过38.5度的,基本不理;超过38.5度,喂点退烧药......


两年时间,除了在社康做过一次雾化,几乎没见过医生。我也从“小白”变成了半个“儿科医生”......



成长,不再那么惊喜



老大:


每一次成长都像一座里程碑


用积木随便堆个高,在老母亲眼里都散发出天才的气息:“哇!宝贝!你太棒啦!简直是天才!”



老二:


该见识的都见识过了


淡定+波澜不惊,变成了老母亲的常态。



仪式感,只属于老大


老大


生长曲线、育儿日记......


老大的一颦一笑,一吵一闹,甚至屎尿屁都会被记录下来,他的存在犹如聚光灯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吸引我的目光......


老二


属于老二的记忆都在手机和云端里......


没错,这就是“老二”真实的生活。


也许看完后,你会对他生存环境表示担忧,但其实,老大当初的生存条件也没好到哪儿去......


想当年,老大出生,没带使用说明书,我和猪队友又是新手实习生,老大自然成了我们的练手对象。


后来,老二出生了,新手实习生已成功转正(还有老大给老二当陪练)


如果说,养老大是不知所措,那养老二就是随遇而安......正是有了养老大的经验,才让养老二变得更加从容。


但无论谁大谁小,都是妈妈独一无二的宝贝,在妈妈的心里都一样重要......



很多人都说老二比老大精,为什么呢?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他们被当成“猪”来养,才迫使他们在放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自己去探索、去受挫、去成长,不但长成了一个小机灵鬼,也让父母更加省心。


其实,养孩子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我们过多的干涉,各种殚精竭虑、各种谨小慎微,不但苦了自己,也扼杀了许多让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


所以,该“放养”的时候,千万别“圈”起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