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喵姐早教说创始人,高寿岩,大家都习惯叫我「喵姐」。
1990年,我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94年又继续在北师大读学前教育硕士。
毕业之后就走上了研究儿童教育的这条路,到今天,已经29年了。
这些年,我累计举办全国家庭教育讲座1000场,帮助了全国2000万新手妈妈搞定熊孩子的各种社交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很内向,见到陌生人就躲,要怎么让他主动去交朋友?”
关于这个问题,我女儿思思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孩子,她小的时候特别胆小!
有一次,我带着两岁多的她去儿研所看病,她死活都不进医生办公室。
医生看到思思不说话,也不敢和他有眼神的对视,就跟我说思思可能有自闭症的倾向!
我心里清楚思思绝对没有自闭症,但医生的话给我敲了一个警钟,我必须马上开始培养女儿的胆量和社交能力了。否则一直这么下去,对孩子的一生都有不好的影响。
后来经过我的努力,思思从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变成一个拥有很多好朋友的「人气王」。
(图片:现在喵姐的女儿已经在德国留学了)
回顾思思的成长过程,从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变成一个可以拥有很多好朋友的人气王,在让她学会主动交友方面,我大概做了下面四个步骤的工作。
让孩子学会主动交友的四个步骤,在由我主讲的课程《0-6岁,构建孩子一生的社交基础》中,有更详细的讲解说明,大家可以点击下图,免费试听!
第一个步骤,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交环境。
孩子第一个交往的对象就是爸妈,其次是兄弟姐妹。但是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下,爸妈工作又忙,这个天然的锻炼交往能力的环境就缺失了。
所以想让孩子爱交朋友,会交朋友,那父母得先多参加社交活动。
我本身是一个特别喜欢安静的人,但是为了孩子,我不得不先改变自己,跟周围的朋友们逐渐地熟络起来。
我会经常带着思思去参加一些家庭聚会,让她能接触到更多的小伙伴。
刚开始的时候,女儿非常不适应,见到人就躲,后来跟朋友家的孩子熟悉起来了,就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等思思开始上幼儿园了,我就鼓励她邀请同学来家里玩。
一开始女儿有点不太敢邀请,直到她跟一个同学特别熟悉了以后,才提出邀请她来我家玩。
那次我特别配合女儿,那个小同学在我们家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下午,以后就不断来我家,后来来做客的小朋友就越来越多,女儿的社交能力也越来越强。
第二个步骤,淡化孩子交往框架,让他看到别人的优点。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爸妈对孩子说:“那个孩子爱打人,你要离他远一点;那个孩子太娇气,动不动就哭,你不要跟他一起玩”等等。
爸妈的这些叮嘱,看似是为孩子好,但其实是给孩子的交往设置了很多框架,这样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多元化的价值观。
如果孩子只喜欢和固定的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过于封闭,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孩子和其他人疏远,不太擅长接触陌生朋友。
所以,爸妈们要鼓励孩子和不熟悉的同龄人交流,包容不同特点的朋友,只有这样孩子的眼界才能开阔。
我很清楚地记得,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小男生,特别霸道,喜欢揪人头发,女儿说过好多次特别讨厌那个小男生。
我就问女儿:“揪人头发是他的缺点,你不喜欢是应该的,那你想想他有没有什么优点啊。”
一开始女儿特别肯定地说:“没有,他肯定没有优点!”
我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并且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不一样,你好好想想,这个小男生有什么好的行为啊?”
女儿想了想说:“嗯,他特别勇敢,有一次我们在后院的树下玩,突然有一个毛毛虫掉下来,我们都吓跑了,只有他敢去把那个毛毛虫捏走了。”
我问女儿:“那你喜欢和勇敢的人做朋友么?”
女儿说:“喜欢”。
后来我听老师说,我女儿有一次夸了那个小男孩“真勇敢”,从此那个男孩就再也没揪过我女儿的辫子,还和我女儿成为了好朋友。
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真诚的赞美,会让孩子在交往中收获更多真心的朋友!
第三步,不要随意介入孩子们的问题中,学会包容淡化问题。
孩子的交友活动基本上离不开游戏。他们都是在游戏中开始熟悉彼此,并且在游戏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孩子会因为一起玩游戏,成为好朋友。但有的时候,也会因为争夺一个玩具,开始争吵、打架。
一般爸妈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拉着自己的孩子说:“你不能这样,你们是好朋友,要一起好好玩,吵架是不对的”等等。
爸妈的掺和看似是在帮孩子调解问题,但却妨碍了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可能会让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当孩子发生问题的时候,爸妈先观察,不要贸然介入去帮忙,不要去评判,不要指责,更不要升级到双方爸妈的矛盾。
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但是要看护好孩子的安全问题,一定要确保在安全条件下让他们自己解决。
记得有一次我带女儿去游乐场玩,她最喜欢玩平衡车。当我们去的时候,那个平衡车已经有个女孩在玩了,我女儿就站在旁边等。
等那个女孩一走,我女儿立马就去骑,但是还没两分钟,之前玩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非说这个车子是她的,我女儿也拉着车子不放手,两个女孩子就一起开始扯这个平衡车。
当时我在旁边特别紧张地站着,保护着两个孩子不要受伤。
这俩孩子扯着扯着就都放手了,开始理论。那个孩子说“这是我先玩的”,我女儿说“你不玩了,我就可以玩了,这是公共的。”
然后两个孩子就是开始循环说:“我的、我的、我的、我的!”
我就站在一边开始乐了,结果两个孩子看到我的反应,也哈哈大笑起来了,然后商量着一起去玩跷跷板了。
第四步,不要因为大人的行为,让孩子受到同伴的排挤。
有的时候孩子的交往能力不太好,或者别人不愿意跟他玩,很可能跟爸妈的行为有很大关系。
试想一下孩子们正玩得高兴,如果爸妈总是跟在自己孩子后面说:“别跑那么快,会摔倒”、“别往土堆里扎,太脏了”、“哎呀,你们别总是转来转去,都晕了”!
时间久了,小朋友真的会不喜欢跟这家孩子来往,就因为事太多,孩子们更喜欢在自由的、轻松的氛围下玩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爸妈总是对孩子说:“你看隔壁邻居家明明,每天都能自己安静地看书,多棒啊”、“你看人家丽丽,钢琴都过了五级了,你学了那么久,怎么三级都考不过啊”!
这样的比较,并不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然后在见到一直被爸妈夸奖的孩子时,就没办法好好相处了。
爸妈的这些行为,既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喜欢,也会伤害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所以,做一个讨孩子喜欢的爸妈,对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讲完了让孩子学会主动交友的四个步骤,关于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你也许还有下面的这些困惑:
▶ 孩子喜欢打人、骂人怎么办?
▶ 孩子在幼儿园总是被欺负怎么办?
▶ 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愉快?
▶ 孩子「在家横,窝里怂」,怎么办?
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在喵姐《0-6岁,构建孩子一生的社交基础》系列课中找到答案!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社交能力培养课
你的孩子值得拥有
想要免费学习儿童社交课吗?
快来加入小豆苗会员吧!
- 全年42场专家讲座
- 全年15本育儿好书讲解
- 睡眠、辅食、追奶、宝宝健康等多门精品课
- 还能获得价值128元的保险大礼包(保险专家咨询服务)
▼点击下图,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