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和我在一起,就要频繁吃奶,晚上也不例外,一小时一醒,一吃要吃好长时间。”


“晚上睡眠不够,白天奶奶就带的多些,也能让我去补个觉,孩子在奶奶那基本都是在房间里睡觉,奶奶说哪能不好带了这孩子,就跟你一起不睡觉!”


“我感到很委屈,很无力,为什么要这般折磨我?!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这是在做个案时,经常有妈妈会向我倾诉的内容。

从表面上看的事实是:孩子夜醒频繁,妈妈晚上喂奶很辛苦,奶奶关心孙辈,体谅妈妈,白天带孙孙睡觉,妈妈也能补一个回笼觉,晚上再战。


然而,事实真如此吗?只有这样的应对办法吗?



在妈妈看来,宝宝夜醒频繁,晚上频繁吃奶,有时的确是精力体力都跟不上,也很懊恼,为何孩子晚上会如此闹腾,为什么白天奶奶带着就能安稳睡觉。


在奶奶看来,宝宝晚上睡不好很心疼,担心影响生长发育,白天看妈妈也很辛苦,想着给妈妈分担一些育儿的压力,


并且白天孩子在奶奶这里,也都很乖很安静,大部分时间也是在睡觉,奶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甚至言语间还有对妈妈的看不起和轻视。


在孩子这里,因为不会说话,只能是被安排的角色;


在奶奶这里,是吃不到奶的,妈妈也是不在身边的,晚上睡眠的缺失,也需要在白天的时候补足;


等晚上回到妈妈的怀抱了,自己能找到的和妈妈亲密接触的链接,那不就是频繁吃奶么?


在乳房上,得到了饱腹的乳汁,安抚了天生自带的吸吮欲,满足了妈妈怀抱给的精神营养。


在上面的案例中,实际上存在着三层关系:


孩子和妈妈的关系

妈妈和奶奶的关系

奶奶和孙辈的关系


但在我们大部分的中国家庭文化让我们,并没有很强的界限感,所有的关系错综复杂,感觉养育很难,难在处理关系。


很多时候,是因为大人的想法太复杂,相互之前没有界限感,最后孩子成为了靶心,成为了“问题”。


undefined


作为一个80后,小时候我有一套在现在看来都算是做工很精致的小汽车,各类车型,颜色鲜艳,对当时三四岁的我来说,是金不换的真爱。


当时恰逢父母的朋友带着孩子来我们家串门,我也很乐意和小朋友分享我的“珍藏”,玩的不亦乐乎。


待夜色降临客人临行前,父母朋友家的小孩对我的小汽车充满了期待,虽然父母的朋友在劝解自己的孩子:那是别人的东西,爸爸妈妈会给你买。


然而,几岁的孩子,想要什么,那是马上要得到的。哪有等待一说。


父母见状,先安慰了哭闹的孩子,进而蹲下来转向我:“弟弟很想要一个你的小汽车,你愿意给弟弟一个吗?”


我当时思考了一会儿,我说:“好吧,但弟弟不能弄丢。”随后小朋友也满意而归。


undefined


这算是一个看似“完满”的结局,没有人起冲突,没有谁对不起谁,没有谁不好意思。


但在现实生活中,相信这样所有人都满意的结局,却不一定占多数。


大部分情况,要么父母不顾孩子感受直接把孩子的心爱之物给予他人,要么孩子死活不同意用生命去捍卫自己的东西,父母落得个“不好意思”的尴尬道歉。


我很庆幸,我的父母在做决定之前,先询问了我的意见,尊重了我的感受,没有因为“是我买的所以我有决定权”来对待我的东西,没有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无形中伤害了我的感受。


纵然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我的小车念念不忘,但我清楚,那是我自己做的决定。清晰的界限感,让我明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遇到什么事情,只去找一个责备的对象。

上个月的520,这是一个除了表达爱意的日子之外,对于母乳圈的同僚来说,是很重要的每年一度的——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实际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和母乳喂养相关的日子还真不少,比如今年8月1日-7日,我们又将迎来世界母乳哺育周,今年的主题是:支持母乳哺育,为了一个更健康的地球。


你看,全世界都在推崇母乳喂养,国家每年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也给了很多政策上的引导,各地的医院也在积极开办产前父母课堂,极力宣扬母乳喂养的益处和优势。


undefined


按照这样的推广力度,我们的母乳喂养应该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按理来说应该占比多数。


然而,现实是什么?


在201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29.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调查报告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家庭成员的态度对母亲的母乳喂养行为产生影响。


在婴儿的外婆、祖母和父亲几个家庭成员当中,父亲的态度对母亲在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有着显著的影响。


这就是说,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环境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


我们知道,真正影响泌乳的因素,无非三个:健康的乳房、正常的激素水平、以及婴儿口腔对乳房的有效刺激。


从这三个因素来看,大部分妈妈都可以满足,但是为何最后结果却不胜满意?


因为,真正影响是否能成功母乳喂养的因素,在于妈妈母乳喂养的意愿、后续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哺乳程序,以及同样重要的,环境的影响因素,这其中,尤其是家庭环境更甚。

我们说,我们每一个人,带着原生家庭的印记,和另一个带着原生家庭的人组成家庭,再重新组成我们后代的原生家庭。


而在这个组建过程中,因为我们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很多小家庭在孩子小时候是和祖辈一起居住的,或是至少,会有祖辈的参与其中。


在很多国外的妈妈看来,能有祖辈一起照顾孩子是求而不得的事情,可以为她们分担很多照顾孩子和生活的压力,当然,这是事实。


但是,很多时候,和谐共处限于家庭成员间有比较明确的界限感,否则,就会进入一团乱麻,相互不被理解的境地。



很常见的情形是:


孩子出生后,很常见的会有“第二晚的哭闹”,妈妈在这个时候也许还没有到泌乳二期,没有很多的乳汁产生(因为还不需要);


但是家人听着孩子的哭声,担心孩子被饿到,医生护士再来“提醒”一句小心新生儿低血糖;


很容易的,孩子在生命初期就有了配方粉的添加,妈妈乳房得不到高效刺激,乳汁供应从一开始就供小于求,走上了漫漫追奶路;


如果再遇到不靠谱的信息和方法,很大部分的妈妈会走向放弃母乳喂养的那条路。


出了院之后,要么家里请了月嫂,要么入住月子中心,很多看似很“人性化”的服务接连不断:月嫂说孩子要吃得好才能睡得好,吸出来瓶喂是最好的选择;


月子中心说妈妈要休息好才会产奶好,晚上孩子可以托管给护士照顾,如此云云……


最终,妈妈因为哺乳次数和乳汁移出率的下降,奶量减少,最后不得不混合喂养,甚至全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关系建立的初期,妈妈和宝宝都是新手,相互之间吃奶喂奶姿势方法都不娴熟,所以哺乳疼痛、乳头皲裂被形容为了“产后必经之路”;


在这个时候,宝宝爸爸也会比较心疼妈妈,所以很常见的态度是:太辛苦,就不要喂了。而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没有找到有力的支持她继续母乳喂养的渠道,很容易的,哺乳疼痛就成为了妈妈最易放弃母乳喂养的几个因素之一。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一两岁的时候,宝宝如果还在吃奶,对于一些不理解的长辈,对于认定“母乳6月龄后都是水,吃了没用”理念的秉持者,当看见妈妈还在哺乳这些大孩子时,就会开始发表看法了:“羞不羞?那么大了还在吃奶?”


最后,妈妈不堪压力,离乳在孩子的哭闹声中画上句号,留下了童年或多或少的心理创伤。


在以上的案例中,这些妈妈无一例外想要母乳喂养,这些家庭无一例外在支持母乳喂养,但为何结局却不尽如人意?


因为,他们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感,他们很多时候的支持,甚至成为了妈妈母乳喂养的阻碍。

undefined


试想,

→ 如果妈妈在产前,家人可以和妈妈一起学习靠谱的孕产哺育知识;


→ 在妈妈产后虚弱的时候给到妈妈的支持是帮助妈妈调整宝宝的哺乳姿势;


→ 妈妈哺乳疼痛的时候给的建议是寻求哺乳顾问的帮助;


→ 孩子长大后依然有轻松的哺育环境;


→ 让妈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恐吓、贬低、否定妈妈,不靠自己道听途说或是以往经验来评判妈妈;


相信中国妈妈的母乳喂养之路,会轻松些许。


我们不说谁对谁错,因为本就没有对错,所有的建议,都有建议人本身的限制和理由,因为,那都是源于爱。


我们要说的,

是作为妈妈,要清晰养育的边界,要为自己的孩子负责;

作为家人,要清晰尊重妈妈选择的边界,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如果妈妈最终晚上不堪重负,尽管心里非常想母乳喂养,但来自家人的压力和身体的疲累很容易就将妈妈的意志摧毁,也许妈妈就会转为其他的喂养方式,那么对于妈妈的母乳喂养之路,又多了一道坎。


所以,如何建立界限感,在母乳喂养中也同等重要。


尊重他人的感受。

言语应该成为沟通的桥梁,而不是伤人的利剑。


undefined


试想我们才把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不论是婆婆妈妈,还是同事闺蜜,都会问一句:“有奶了吗?”“孩子吃饱了没有?”


妈妈清楚这是大家在关心孩子,但是在妈妈内心,听到这样的话语,内心的感受是在被否定,在被怀疑,怀疑自己都没有能力把孩子喂饱。


还有更甚的,妈妈喂奶时,家人三番五次随意进出妈妈房间,一听见宝宝哭,就说妈妈没奶了,马上抱走补奶瓶,留下妈妈独自在房间自怨自哀,默默流泪,感觉自己如此无能。


所以,我们要足够“自爱”。清晰明了作为母亲,你有天生的母性本能,不需要被指点、被怀疑、被否定。


作为哺乳动物本身,喂奶是天性,只是需要学习一些技巧而已;作为妈妈本身,最了解孩子的人是你,孩子最希望你懂他/她而已。


最后,说一千道一万,我们需要从自己做起。毕竟改变自己已经够难了,不需要再去为难他人。


看见,是疗愈的开始,代际遗传的定律,也不是不可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比我们做的更好。


但前提是,我们要开始。

否则,又怎么会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呢?


愿我们都有强大的内驱力,轻松哺乳,快乐当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