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有人欢喜有人愁。


入园不仅是家长的挑战,对老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比如,之前有个幼儿园就出了这么一件事:



为了这事,记者特意去采访了一些老师。


老师们虽然理解家长们对孩子担心的心情,但多少也有点无奈。



家长的心情,咱们都能理解,可是别忘了:在幼儿园这个关键阶段,和老师保持良好沟通,做好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桥梁,才是对孩子真正有帮助的重要的事。


毕竟 3 年后的小学,几乎没有监控,而且孩子跟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更长,孩子只有学会跟老师沟通,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很多爸爸妈妈就说了: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会跟老师沟通、能被老师喜欢啊!可我该怎么做呢?


首先,就需要家长给孩子做个好的示范。

沟通这件事,可不是手把手教孩子的,孩子的沟通能力和技巧,都是通过模仿父母而来的。咱们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


决定老师对孩子印象分的,往往就是家长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沟通方式。

如果总是对老师充满了怀疑、揣测和不信任,老师又怎么敢放手鼓励孩子去尝试、去冒险、去犯错,去用一个适合孩子的方式,让他获得成长呢?


所以想和老师更好的沟通、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适应的更快、更顺利,这几类家长千万别做——



不信任,打心眼里看不起老师

01



现在的家长养孩子都越来越用心,说起教育也都头头是道。

但有的时候,这些情况反而会“帮倒忙”。


我们的老朋友资深幼师丽丽老师,曾经跟我们分享过之前遇到的一个妈妈。

她有孩子以后,放弃了家里的生意,一门心思投入到养娃这件事上。

几年下来,光育儿的书,她就买了大几十本。



可对养育孩子格外重视的她,这几年没少跟身边人闹矛盾,连保姆都换了好几个。

她和老公千挑万选,给女儿选了一家国际双语幼儿园。可孩子入园半个月后,突然有一天被告知尿湿了裤子,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能?我家孩子 2 岁就会上厕所了!


她觉得自己已经给孩子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所以问题一定出在幼儿园身上,搞得老师也不敢对她女儿说什么、管什么。


结果整个入园适应过程,变得非常艰难,她也考虑过换班、考虑过转园,但可想而知结果如何。



自己的焦虑,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

  02


每年幼儿园开学,门口都是这个画风:花式“偷窥”、默默流泪、久久不愿离去,或干脆直接陪孩子待教室里不走……


接下来,老师好说歹说,终于将“不懂事”的家长劝走。


可有些不放心的家长,一会儿一个微信询问孩子情况;老师刚发完孩子很乖正在吃饭的照片,又要求老师传孩子的睡觉视频;

老师有时候忙起来回晚了,还在微信上发脾气。


还有些家长,直接化身名侦探柯南。

老师发的每一张照片和视频,都能被这些家长找出破绽:我家娃看起来好像没精神?怎么一个人站边上,她怎么了?



甚至老师发一段孩子们在玩橡皮泥的视频,都有家长会问:是打架了吗?我听见视频最后,好像有我们家孩子在叫的声音啊……

逼得老师再次上传其乐融融的画面才肯相信。


还有一些家长,就像一个习惯了发号施令的领导,常常会在群里对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特殊的要求:“我们家的还不太会吃饭,老师你多照看一下”、“关注下 XX,让他多喝点水”;“让他站到人群中间去,小动作少做一点”。


隔着屏幕,都能听到老师内心崩溃的声音。



我行我素,自由散漫

  03


除了沉浸在焦虑中不能自拔的家长,还有一类特别佛系神经大条的家长,也同样让老师们脑壳疼。


这些爸妈会觉得:不就是个幼儿园么?去不去都行。

于是不管是孩子生病了、出去玩了、还是有别的情况,经常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带着孩子“失踪”了。


还有一些爸妈,看某段时间流感高发,担心孩子生病,便自作主张不让孩子去幼儿园,更要命的是,他们根本不打招呼。

更别说,幼儿园里组织的各种活动,老师更是找不到人。



这个现象太常见,所以很多幼儿园的新生入园会上,老师们会单独把“请假问题”拿出来说。


其实想想,如果现在给孩子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读小学了,还能说不去就不去吗?

到时候,孩子改不过来,哭的可就是家长了!


隐瞒孩子生病

  04


比起上面那些,最让老师心塞的,就是孩子生病了家长“瞒而不报”。


尤其孩子明明得了重感冒、手足口这样有快速传染性的疾病,有些家长自己觉得不严重、孩子在家也没人带,就抱着“能多送一天是一天,不要紧”这种侥幸心理。


结果不是病情突然扩散,整个班的小朋友都被传染了;就是孩子突然发病,老师急急拨打家长的电话,又被叫去接孩子送医。



仔细想想,这种做法对自己、孩子和整个幼儿园都一点没好处,何必呢?在幼儿园折腾这么一次,老师会怎么看孩子?别的同学家长会怎么看孩子?而孩子完全与这些无关,都是家长的决定啊。


其实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


你平时对老师的态度、你的配合,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情感支持,获得更多情感支持的老师,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影响,不是吗。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