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贝都有一个出奇一致的习惯,

不管拿到什么东西,

都会往嘴里、鼻子里、耳朵里塞。

而且塞的东西五花八门,

什么弹珠、硬币、妈妈的大钻戒……

 


种类五花八门,但都是孩子唾手可得的东西。

这种奇怪的习惯是宝贝们“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

但是这样的“探索”需要家长们小心的守护,

否则可能引发巨大的灾难。



6月4日,湖南长沙,

小明(化名)因为肚子痛被父母送到了急诊室,

医生为其做了CT后傻眼了


从X线检查结果可以看到,

小明右下腹有八颗珠子连在一起,

左上腹还有一枚圆形的物体,好像是硬币。

医生紧急为他进行处理,

通过手术将这些“小玩意儿”取了出来。


通过小明后续采访,我们得知,

肚子里的珠子,就是在小卖部里面常见的磁珠,

小明一边玩一边玩就吞下去了,

后来吞硬币是为了把磁珠“吸”出来。


最触目惊心的是,这件事情并不是个例,

嘟妈每年都会看到类似惨剧的新闻报道。






为什么小朋友总是喜欢做那些

我们大人看起来“很傻”的行为呢?

这是因为小朋友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好奇耳朵鼻子嘴巴为什么是有洞洞的,

于是将能塞进去的东西塞进这些孔洞;

好奇火到底是什么,于是开始玩火;

好奇高高的窗子外面是怎样的,于是攀爬窗户。



除了磁力珠,生活中还有很多玩具,

看似“好玩有趣”,实则“暗藏杀机”。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新鲜感,

商家们也是一天一个花样,

新的玩具层出不穷,

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进行挑选。




爸爸妈妈们在挑选玩具的时候,

一定要扮演好安全排险员的角色,

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安全的玩具,

避开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玩具。

嘟妈今天分享一些经验,选择这8类玩具时要慎重。



1“小”的玩具


如积木、弹珠、水晶孩子,玩具枪的子弹等,

因为小,所以很容易被孩子误食,

或者塞入耳朵、鼻孔等部位。

三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玩这些玩具,

爸爸妈妈如果买了,一定要陪着孩子玩。



爸爸妈妈最好选大于小孩嘴巴的玩具。

买的大玩具也需要注意是不是可以拆卸,

玩具的小零件掉落下来,也可能造成孩子误食。


2“尖”的玩具


如指尖陀螺、玩具赛车、变形金刚等,

不建议五岁以下的孩子玩耍。

大家从下面动图中的试验可以看到,

指尖陀螺可以轻而易举的划破鸡蛋壳。

试想一下,如果划伤的不是鸡蛋,而是孩子的眼睛……



与此同时,需要格外警惕一些弹射类的玩具,

如飞镖、弹弓等。

俗话说,武功再高,也怕飞镖,

看着小小的个头,伤害力还不小。

那么厚的纸板都是一击即破,

孩子的皮肤可比纸板脆弱得多。

等到孩子大一些,可以玩这类玩具时,

家长也需教育孩子,

不能对着人或者动物丢飞镖、玩弹弓等。



3“毛”的玩具


毛绒玩具软绵绵的,但是不要在孩子床上堆太多,

首先是在孩子睡觉时候,

太多毛绒玩具可能会掩住孩子口鼻,

引起呼吸不畅;

其次是毛绒很容易滋生螨虫细菌,

如果没有定时清洁消毒,

就可能引起孩子呼吸道感染,

出现咳嗽、支气管痉挛甚至哮喘等。




4“长”的玩具


如悠悠球、拍拍球,甚至是妈妈的发绳,

建议三岁以下的孩子不玩此类玩具,

在玩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操作不当,

很可能就变成孩子被绳子玩,

绳子可能会缠住孩子的手指,

造成孩子指端缺氧坏死,

不慎还可能缠住脖子,

重则造成孩子窒息死亡。


5“响”的玩具


超过70分贝的噪音就可能损害孩子听力,

长时间的噪音还会使孩子记忆力减退。

同时这种玩具都含有电池,

一旦电池被孩子误食,

后果不堪设想。



6“鼓”的玩具


如气球,尤其是可以飞起来的氢气球,

氢气遇火是可以燃烧的,甚至爆炸。

气球炸裂后还会形成很多小碎片,

这些碎片可能会导致孩子窒息。



7“磁”的玩具


除了上述的磁力珠,

还有早教磁铁拼图等也是“磁”的玩具,

爸爸妈妈们需要做好监护,或进行必要的提醒,

防止孩子误食磁铁玩具,引起肠道损伤。



8“黏”的玩具


如水晶泥,三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玩,

这种水晶泥的原料通常是硼砂,

那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原料,

误食可能会使人中毒致死。




爸爸妈妈在给孩子挑选玩具的时候,

下面这些小tips可以帮大忙:

1.一定要选正规厂商的,不要选购三无产品。

2.国产电动玩具需要看是否有“CCC”认证标志,

进口玩具需要看是否有相对应标识。


3.寻找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

要注意玩具包装上标识的年龄段。

4.给孩子玩之前,最好爸爸妈妈们提前试玩一下,

看看玩具有没有尖的地方、会不会容易松动;

闻闻有没有严重的异味或者刺激性的味道;

评估在玩的过程中有没有伤到自己的风险等。


不过,归根结底,家长的正确看护,

才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最重要方式!

孩子的安全无小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

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

多一分小心,多一分安心。



|参考资料:

1. 关宏岩曹彬.儿童健康科普指南[M].北京出版社,2014.

2. 麦考夫等.海蒂育儿大百科(1-3岁)[M].南海出版社,2014.

3. Choosing safe baby products:toys.Kate M. Cronan, MD.http://kidshealth.org/en/parents/products-toys.html,2018.

4. Toys for 9- to 12-month-olds.http://www.babycenter.com/0_toys-for-9-to-12-month-olds_820.bc,2016

5. Gb6675-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儿童玩具安全第一部分:基本规范

6. GB/T 280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

7.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http://www.dpac.gov.cn/xwdt/gzdt/201805/t20180529_76869.html

8.檢查玩具3部曲.http://www.babynews.hk/newweb/archives/796,2017.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