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宝宝们隔三差五的就感冒发烧了,一发烧,家长们就着急了。


一着急就要采取措施了,敷毛巾、酒精擦拭、捂汗、小儿推拿、退烧药......其中,退烧贴可以说是近年来,家长们用的最多的,毕竟方便孩子也不用遭罪。


之前,央视新闻点名退烧贴无法帮助退热,和凉毛巾敷脑门效果是差不多的。接着,话题#退热贴无法达到退热效果#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来源:微博截图

微博热搜榜截图


说实话,当看到这个热搜时,编辑部的小伙伴们开心的像个傻子,终于上热搜了!


对,退烧贴就是无用!真正靠谱的是口服单一成分的退烧药。


虽嘟妈多次和大家提及,但还是有家长会采取各式各样的退烧方法,可是这些方法真的有用吗?发烧到底能不能烧坏脑子?宝宝发烧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次性讲清楚,你一定一定要记牢!



退烧贴为什么没有用?


1、退热贴的原理


退热贴降温原理是靠水凝胶的水汽挥发带走热量。


事实上,一块小小的水凝胶降温的范围也仅限于覆盖的区域,对于体温没有什么影响。


毕竟人体内的温度会通过血液的流动达到平衡,不可能通过给额头的一小块皮肤降温来降低大脑温度,甚至整个身体的体温。



而且商家的宣传言论“可以防止发热伤害到大脑细胞”更为危言耸听。有些孩子发热时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异常,那是感染特殊的病原体导致的,而不是发烧导致的。


2、没有权威指南承认退热贴


在国外,美国儿科学会(AAP) 、加拿大儿科医生协会(CAPS、还是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里,关于儿童发烧的应对方法中,都没有提到过退热贴。


在我国,儿童发热指南《中国 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2016)里,关于孩子发热处理部分,也完全看不到退热贴的身影。


3、有过敏、烧伤等风险


其实,退烧贴根本没有退烧的作用,只是一剂家长的安慰剂罢了。可能有家长也是这么想的,毕竟看着宝宝发烧难受,没有几个家长能真正做到什么都不做。


但嘟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退热贴并不是医用品,所以质量与安全是不能完全保障的。



除此之外,有些退烧贴为了达到凉爽的感觉,会添加冰片、薄荷、桉叶油之类的成分。而这些成分可能比较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引发疹子、红肿,尤其是对于易过敏的宝宝来说。


我们总不能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而让宝宝遭更大的罪吧。



除了退烧贴,这些方法也没用


很多家长给宝宝使用退烧贴或其他物理降温方法,很大原因是担心发热烧坏了孩子,又担心退烧药吃坏孩子。


事实上,发热本身是是机体的防御性的反应,有助于机体对抗感染,我们的身体既然可以用提高体温的方式来对抗感染,也就有一定的措施来让体温降到正常。


当体温达到一定高度后,孩子的身体就会启动降温机制。退热药只不过加速了退热的过程,让孩子早点舒服罢了。



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发烧会烧坏孩子,也不必挖空心思给孩子降体温,因为有些物理方法根本没有用,还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01

捂汗


在发烧初期,若孩子有寒战等不适,可适当的给孩子添加衣服,但等体温升高之后,要尽量散热。


若为了退热而给宝宝加衣物或裹紧棉被,反而会造成宝宝体温继续上升,甚至达到41~42℃的超高热,也可能由于出太多汗导致脱水。



因为宝宝的散热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小宝宝,有可能造成过高热,出现呼吸苦难,热性惊厥等严重情况。



02

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可以让孩子的体温急剧的下降,会引发机体的严重不适。


而且酒精很容易经皮肤吸收,导致酒精中毒。目前全球各大医疗机构已命令禁止用这种方法给孩子降温。


03

冰敷


冰敷降温的出发点是希望冰块的低温带走身体的热量,但这种寒冷的刺激,可能会引起颤抖。


要知道,寒颤会让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所以冰敷除了让孩子十分不适,可能还会让体温进一步升高。



04

灌肠


所谓的灌肠退烧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把冰水灌到体内来降温。这种方式见效确实特别快,但受罪却不少。而且这种方法还有可能会让宝宝直接从高温变成低温(低于35℃)。


所以除非宝宝有超高热(体温>41℃)或者其它凶险情况,医生才会酌情使用。


第二种就是药物灌肠,某些医院或者小诊所用用中药或者是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来给宝宝灌肠退烧。



使用药物灌肠的家长们认为药物不经过肝脏吸收,没有副作用。


首先,不论是哪种方式给药,有效成分都是要进入血液的,然后通过肝脏来代谢掉。


其次,在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中明确禁止使用激素来给宝宝退热,口服不行、注射不行、灌肠更不行!



而且,绝大部分的发热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根本没用,就算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发烧,也没有哪种药的使用范围里包括了【灌肠使用】。而且这样不规范的使用方式极容易引起过敏和耐药,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至于中药,嘟妈的态度就是,喝都不要喝,更不要说直肠灌入了。


宝宝因为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因此用药原则就是——成分单一,而中药的成分实在是太复杂了,伤害无法预估。


现在有些小诊所用的灌肠药,可能还是以上这几种药物的混合,起效确实快,但造成的后果却有可能是肾衰竭甚至是死亡!



再者,宝宝的肠壁粘膜十分脆弱,灌肠的药液、器具都有可能会刺激到肠道,引起局部溃疡、肠道损伤、穿孔等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于如何使用灌肠退烧并没有一个明确科学的标准,如果操作不当还有可能会导致肠道内的细菌随着药液进入肠道深处,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05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这是中国特色的治疗方式是希望通过推拿按摩孩子的某些穴位,达到退烧的目的。


我们先不说目前市面上小儿推拿市场混乱,真假难辨。其实,推拿既不能降温,也不能杀死引起发烧的细菌或病毒,甚至还可能会要了宝宝的命。



06

温水擦浴


在这次央视的采访视频中,专家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发烧有严重的不舒适感,这时应首先服用退烧药,若用药间隙,孩子依旧哭闹难受,这时候才适合做物理降温,洗温水澡是比较好的方法。



但是,在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中明确表示不推荐▼



”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在视频中,专家也再三强调,物理降温只是退烧辅助手段,以宝宝舒服为主。



到到底要不要温水擦浴呢?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如果宝宝不是很抗拒,没有出现剧烈哭闹和寒颤表现,也是可以进行的;若宝宝抗拒,那就不要洗。一切以宝宝舒适为准。



退烧药物怎么选?


发烧其实并不可怕,并不是说宝宝只要一发烧或者一到38.5℃就要赶紧降温,退不退烧要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以及宝宝是否感觉到了不适来决定。


美国儿科医生普遍认为,除有遗传代谢病、心肺功能疾病、癫痫等疾病的孩子外,如果孩子没有明显不舒服,健康的孩子在 39°C以下不需要退烧。而中国指南认为是38.5°C以上孩子会比较难受。


服用退烧药才能真正达到退热、缓解不适的作用。但是小于3个月的宝宝,一旦发烧,立即就医。



小儿退烧药,嘟妈推荐你选择儿科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安全有效,家长喂宝宝服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使用。


退烧药服用剂量都应该根据孩子目前的体重来计算,说明书上的年龄划分仅仅是为了方便,当体重和年龄给药剂量出现偏差时,应该按照体重给药剂量计算。


吃药后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口服退热药的起效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左右。服药半小时后,如果体温开始下降,继续观察即可;若体温还没有下降的趋势,请及时就医。


不要选择任何一种复方感冒药,因为很有可能造成药物过量。同时也不推荐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用药。


吃了退烧药,还是高热不退的话,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转,那么可以暂时松一口气。如果宝宝精神萎靡、出现新的不适症状或症状加重、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等,那么马上送医检查,看看是不是有细菌感染或者是其它的合并症。



有些妈妈会问:宝宝不爱吃药,可以给宝宝打退烧针吗?


不建议,目前不光是退烧针,任何肌肉注射都是不主张的。因肌注会造成臀肌挛缩等并发症。而且安痛定等肌肉注射的退烧药已经淘汰很多年了,另外阿斯匹林药物也会造成严重的肝脏损伤。更多退烧药黑名单,点击查看:这份退烧药的黑名单,每个家长都应看到!


在这里嘟妈提醒大家的是,除非孩子喂不进去药或吃药后呕吐严重的情况,并不建议给宝宝使用肛门栓剂退烧药。因为栓剂量固定,存在着剂量不好控制的问题,口服喂药是治疗孩子发烧的第一选择。


除了给宝宝吃退烧药之外,我们还可以给宝宝少量多次喝水,如果宝宝不爱喝,用药用滴管像喂药一样把挤水到嘴里,虽然宝妈比较辛苦,但要保证给孩子补足水分。也可以和宝宝做游戏,谁输了谁喝水,总之,要给宝宝少量多次喝水。不过6个月以下的宝宝,要用母乳或者配方奶代替水。



也可以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来清洗鼻腔,可缓解流鼻涕的症状,不要硬擦鼻子周围。也要记得给孩子准备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


不过要注意的是,上面所提到的感冒仅指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症状很像,但因为症状较重,必须尽快用药治疗,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于如何辨别流感和普通感冒,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怎么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而且宝妈要永远记得,应对宝宝感冒,永远是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


预防的方法也很简单:


让宝宝远离密集人群,改善居住环境,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拥挤、吸二手烟等;保证宝宝营养均衡;勤洗手,以免感冒病毒通过宝宝吃手感染上;及时添减衣物;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防御能力!



同为人母的嘟妈很是理解,当孩子生病时家长的那份着急,但退烧药真的不能随便用。



参考资料

1.中国 0至 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 循证指南(标准版)

2.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Treating-a-Fever-Without-Medicine.aspx

3.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Fever-Without-Fear.aspx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home/medication-safety/Pages/Fever-and-Pain-Medicines-How-Much-to-Give.aspx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