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女乒三代大魔王”邓亚萍、王楠、张怡宁通过镜头对年轻运动员进行了鼓励。


看到这三位“大魔王”同框,不知道多少人会像我一样有一点点小感动。


我小时候很鲜明的一段记忆就是,大家在石库门外围着一台电视看比赛,邓亚萍那标志性的伴着大吼的扣杀,然后伴随五星红旗升起来,我们无比自豪地一起唱国歌。


今天写这篇文章时,想找一张邓亚萍当年的照片,找了好久发现像素都很低,这才意识到,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一下子就有点泪目了,时光啊~~



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三位也都是妈妈,自然就谈起了带孩子的事情。

结果这三位历届奥运冠军纷纷吐苦水,太难了,教不了,每次一教就蹭蹭蹭冒火。


主持人又追问,那么孩子打乒乓呢,总能教吧?没想到她们也都是纷纷摇头说,尝试过的,自己真教不了自己的孩子。


然后我就看到弹幕里一行行飘过,太真实了,再大的魔王,孩子永远是克星。大魔王斗不过小魔王。


不知道是不是当了妈的关系,看到这段,我也忍不住想打一串,“哈哈哈哈”,这种暗暗“大家都一样”的“幸灾乐祸”真的太不好了🤦‍♀️




我好朋友当时看完就给我发了三连问:


你说为啥没有遗传啊?


你说自己很强的,为啥孩子就不行呢?


你说再强的父母为啥教不好孩子呢?

被她这么一问,发现还真是。我一些前同事就经常自嘲,清华北大毕业,孩子竟然是“学渣”。还有个真实故事,数学博士的爹,竟然教5岁孩子数学可以被气得吃降压药。


为啥会这样呢?我这几天思考了一下,想和你们聊聊。


认知偏差


我们经常以为自己很客观、很理性,但其实我们大部分情况都不够客观不够理性,而这样的“自以为是”,就会形成认知偏差。


什么是认知偏差?就是我们容易结合自己的情况、所在的环境和经历进行错误的判断。

这一点在养育孩子上是经常出现的。


我们容易想当然地代入,乒乓球冠军的孩子乒乓球一定也很厉害;学霸父母一定养出学霸;育儿博主的孩子一定啥都很好。

当你对其他人有过这样的想法,那么这样的认知偏差一定也会影响到你的自我判断:


我们夫妻俩都是博士,我孩子再不济成绩也不能只有这些啊?


我挺开朗的啊,为啥我孩子是个“闷葫芦”?


我在公司号令几百人呢,我的孩子为啥那么没主见,没领导力呢?



现在大家都有一个意识,尽量避免把孩子和其他孩子比,但也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拿孩子和自己比。


人的潜意识就是从这些细微“随口说“形成的,理智的时候我们都会说,开玩笑的啦,谁会当真。


但自我偏差就是这样一系列不经意的“随便说说”组成的,变成了我们看孩子的“滤镜”。


慢慢地,我们就“看不见”孩子,只有一套自己相信的“逻辑”。


我的孩子为啥XXX?


我的孩子怎么就XXX?


你说我们夫妻俩XX,凭什么XXX?


下一次脑海再闪过这样的念头,告诉自己,只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不同。


每个“人”都是不同,独一无二的。


期望偏差


我曾经和大家说过,学校、孩子和家庭是铁三角关系,缺一不可。孩子作为教育生态中的主角,他们其实对于学校和家庭的期待是不同的。



孩子最希望从家庭获得的是爱、依恋、情感归属。

由于这样的期待不同,当父母在教孩子,哪怕是自己擅长的内容,就会出现期望落差。


父母重在“结果”,孩子期待“联结”,就会导致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无法出现同频。



知道为啥为人父母都在学共情?因为那是唯一有效让情绪共频的方式。

知道为啥总有父母说共情没用吗?因为遇到孩子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当老师。

遇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发脾气,立马说:


妈妈知道你很生气的,但我们只要继续努力,就能做好的。要不要妈妈帮你啊?


这不是共情。真正的共情是:

哎呀,费了这么大的劲还做不好,真的好生气。哼,气死了,我要发泄一下,跺脚、拿个小玩偶去抱抱。



这才是共情的第一步,每家娃不同,你不需要完全照着做。


但你只要想一想,全职带娃被丈夫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做好;加班赶个稿子被老板批的一塌糊涂时。


带给你亲密感觉的那个人,肯定不是立马理智客观给你分析原因,也不是宽慰你往好的地方看的人。
而是一起吃顿麻辣火锅把“猪队友”、“死上司”痛快骂一通的人。


但只和你一起吐槽的,那只是“酒肉朋友”。真正的好朋友,会在你冷静后,再和你一起分析原因,找到改进方法。


而真正的好父母,也是如此。


没有共情力的父母无法和孩子亲密,而只有共情力的父母又会太溺爱。真正的共情加上理性的复盘,才是为人父母的平衡之道。



看到这,也许有人问,那其他人不会都这么对孩子的啊,这样会不会孩子很难适应社会,非常脆弱呢?

正是因为以后别人不会这么做,我们父母才要竭尽全力,给孩子的人生先加上一层温暖的底色啊。


正是因为大部分人不关心情绪,只看结果,我们才要在孩子那么小开始,让他学会如何管理情绪。


不压抑不逃避,给情绪找到出口,再用理智大脑分析。


均值回归


理解了原因后,肯定还有朋友会问,那遗传呢?优势基因不遗传的吗?


那最后就来说一个挺能缓解大家焦虑的研究,叫“遗传均值回归”。


学过统计学的朋友应该对高尔顿这个名字熟悉,他是达尔文的表弟,也是提出“线性回归”的鼻祖。


他曾经做过一个研究,测量了205对夫妻和他们的928个成年子女的身高,发现最终孩子的身高都趋于平均。


也就是说,父母身高很高的话,娃也比普通人高,但通常会比父母矮。相反也成立,如果父母很矮,娃也会比普通人矮,但通常会比自己父母高。



后来,根据这个研究发现,大部分的遗传因素也遵循了这个规律,这就是“遗传均值回归”


2011年《Nature Education》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副标题就很直接地指出:大部分让生物学家感兴趣的人类特质,比如行为、身型、生理技能、患病率等,都是可以被量化的。



它里面提出了一个“养育者等式”(The Breeder's Equation)



等式左边是后代与亲代的平均表型差异,S是选择差,h2是狭义遗传力。这是定量遗传学的主要方程。


看到这里看不懂?没关系,看不懂才说明你我是同样普通人,还能继续下面的聊天。


大白话来说,可以把“遗传均值回归”理解为“遗产税”,而且税率还很高。


假设父母两人的智商都是140,而平均智商是100,那么这个孩子并不能完全继承多出来的40,而是需要先交一笔“税”,假设50%,那么这个孩子最终的智商就是120。


还是比平均智商高,但肯定比他的父母低了。


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基因的确重要,但不可否认掉环境和运气的因素。



为啥我说这个发现很能缓解焦虑?


因为人都容易陷入自我归因。比如父母成绩好,进入名校,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成果归因为自己当年学习努力刻苦。


当我们进行这样的单一归因后,那么自然的,对于孩子目前的“不够好”,就会认为是孩子还不够努力。

于是,多读多学,多报班,拼命鸡娃,即使牺牲亲子关系也在所不惜。


但如果我们真正理解这个理论后,就能知道,每个所谓的“成果/成就”都是点线面,努力一定必不可少,但还有一系列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那看到这,也许有人就会很沮丧,如果怎样都存在一点运气和随机成分,普通人还为啥要努力啊?




错啦!这个理论恰恰让我们普通人有路可走,看到了努力的动力啊。


你看,乒乓冠军的孩子无法超越父母;高考状元冠军的孩子成绩不会更好,那么这里面空出来的位置哪里去了?


就是给了普通人的孩子啊!



今天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抱着“孩子就必须比我们强”这样的心态。


而是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挖掘孩子真正的热爱和天赋,抱着更平常的心态去引导孩子不断努力。


孩子的到来,不是为了赶超我们,赶超他人,而是去成为自己。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