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不爱过生日的“怪孩子”


4月17日是小D的生日,这次生日正好大家疫情在家。


小D当天早上一醒来跑过来和我说,妈妈,今天是我生日,我六岁了!然后又跑去爸爸那边又大声说,爸爸,今天是我生日,我六岁了!

吃完早饭,她就和我说要和朋友打电话,告诉她这是她的生日。还要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通视频,告诉他们。


再后来,她的学校老师们召集了她的同学们,同班的,包括比她高一年级的孩子们一起,给她开了一个云生日会。

这样的开头,对于你们大部分人来说,也许就是个很爱过生日的孩子。对我们来说,却等了整整六年。

这是小D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日会,之前五年就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在家庆祝一下。



小D不喜欢过生日,小时候关了灯,大家对她唱生日歌,她会大哭。长大一点了,不会害怕大哭了,但是就是非常不喜欢。

我记得,她两岁的时候,我们给她准备了两场生日会。第一场是在我们大楼的游戏室,请来了很多邻居参加,就是以大哭收场的。

我们楼的邻居都知道小D是28周的早产儿,那时还是“脑瘫高危儿”,


那天来的邻居里有个中学老师,就和我们说,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特殊儿童,看看她在生日会的表现就知道了。


虽然我们知道她没有恶意,但的确那天大部分孩子,哪怕是宝宝都是又唱又跳,开心地拍手,活泼可爱,小D是挺“怪”的。

她不爱过生日,去游乐场都是站着看的时间居多,很少主动和他人打招呼,每次笑的再灿烂看到镜头或者陌生人就会怯怯的。


3岁后不敢去看电影或者任何舞台剧演出,不喜欢变成大家的焦点,只要有人谈论她,她就会立马原地僵硬。




从小宠到极致的“矫情”父母


这么多年,比起那位中学老师的评价,对我们来说更加严苛的评价是,很多人会说,我们太宠孩子了,太矫情,才养出这样的孩子。

是啊,我们好宠小D的,有多宠呢?我举几个例子。


去过迪士尼邮轮的人应该都知道,每个家庭上船时,邮轮工作人员就会大声呼唤孩子的名字,欢迎上船。


我每次都会先跑到前面,和工作人员说,能不能给Dorothy一家,安静的欢迎。

小D是迪士尼迷,但她再开心,见到玩偶真人就会原地僵硬。每一次的迪士尼之行,我们就专门根据玩偶出现的时间,带着她去排队拍照。


而且经常是一遍又一遍,每天都会去。因为我们知道,她需要反复接触很多次,到第三第四天,才会慢慢放松下来。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翻翻自己手机这几年的迪士尼之行,真的全部都是和玩偶拍照的照片。


3岁半后,我们陆续带她去看了很多儿童剧,但大部分情况都是,我们全家都是坐在剧院门口听完的。
因为她想看,不甘心回家,但没有勇气踏进剧场。于是我们“奇葩”一家在剧院门口收到过很多注目礼。

还有日常无数次,从来不要求她非要和别人打招呼,包括她最初到幼儿园整整半年都没说话,连老师都着急了,我还特地和老师打招呼,不要催她。


这样的例子真的很多很多,打下来发现,真的好宠她啊。


等她自己从“壳”里出来


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宠她的。


小D 2岁的第二场生日是在托儿所过了,当时一样的场景,大家唱生日歌,准确的说,都还没唱,小D就想哭了。


我当时其实有一点点不好意思,就想抱着她,坚持让大家把生日歌唱完,忍一忍就好了。


而她当时的班主任敏锐地看到了小D的状态,示意大家停止,和大家说:


你们知道吗?我们过生日有两种形式,唱歌生日和安静生日,看上去Dorothy喜欢安静生日,我们大家都争取不发出声音给Dorothy唱歌吧。



那天,点了蜡烛但没关灯,大家都唱了生日歌,却没有声音。


一整个教室的老师和孩子对着口型唱完了生日歌,好几个小不点都是非常努力不让自己唱出声音,给小D过了安静的生日。


那一天我好感动,也被深深触动。

是啊,过生日是为了让孩子开心,那么并不是只有唱歌过生日一种形式,而是找到让孩子舒服开心的过生日形式。


后来,我特地去找了班主任,想问问她,小D到底是不是有“毛病”?


那位从业35年的老教师和我说,小D需要时间,让她慢慢从自己的壳里走出来,她比较慢热。


这是第一次我知道“慢热”这个词,也是我后来分享里一直和大家强调的,原来这个不是内向害羞或者没见过世面,而是慢热。


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位老师的这么一件小事对我的影响却非常大。包括迪士尼邮轮上的“安静欢迎”,也是我借鉴她的思路的。

这个巨幅海报就是她今年生日做的装饰



听我说完这些,估计你们就能理解。


今年小D会得瑟地到处和人说,这是她生日,会主动要求打电话宣布她的生日,会愿意让那么多老师和孩子祝福她生日,对我们来说意义有多大了。


六年发现的社交能力核心


最近,蛮多朋友给我留言问,从“闭关”到直接“开学”,如何引导孩子不会出现社交困难?


说实话,要说发展社交技巧,我能提供大家一箩筐,光之前的文章就写了很多。

但这六年过去了,我觉得提高孩子社交能力,尤其针对慢热孩子的,光有社交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更关键的是情感支持。

社交这件事,对我来说,我在意的永远不是小D做到没做到这件事,而是她的眼神和肢体语言。


这是17年的迪士尼之行,小D3岁多,第四天的时候,她和我们说,要自己去找米老鼠签名。但如果你仔细看这张照片,她左手正攥紧小裙子。

作为父母的我们,真的要明白,我们以为的“你就去,没事的,怕什么”,对于某些孩子来说,真的需要用尽他们所有的力气了。




后来的几天,包括之后的迪士尼之行,我们没有因为她主动提出过,而继续鼓励她一个人去找玩偶。


我们仍然和以前一样,每次傻乎乎的一家三口,兴高采烈地排队,轮到后拍照时孩子却并不是那么开心,但我们还会乐此不疲继续排队,再拍一次。


每次拍完,小D就会兴奋无比,而我们也是很兴奋,从未想过要趁机鼓励教育,而就是和她一起开心。


这是她独立找了米老鼠签名那次后,我当时发的朋友圈👇



我很喜欢看孩子的眼神,每一次她眼睛亮亮的,透出力量感的时候,我就知道那一刻她是被赋能的。


而也有很多时刻,尽管她做到了,但是她眼神是不确定、害怕的,那一刻即使她做到这件事,但其实是“耗能”的。


社交更是如此,其实小D 4岁以后,有一些事情我知道,逼一下,也许她也能做到,比如逼着去和陌生人打招呼,逼着一个人去和迪士尼玩偶签字,她真的已经可以了。

但是她的肢体语言所透露出来的紧张感,她的眼神流露出来的无助感,其实就是在告诉我,表面的“做到”,其实是没做到,而且还是“倒退”。


这样的“做到”其实是以“牺牲”为代价的,为了做到A,我们却牺牲了BCDEF。



这样的例子不需要我举例,想想我们自己成长过程的感受就知道的。


我不希望像父母当年那样推我变得“老练”,我愿意给她时间,让她慢慢来,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状态。

女儿想往前一步,我是最捧场的啦啦队;女儿想原地待着,我也全力支持。


拉伸舒适圈


学习上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适用于孩子的社交发展,我们不能猛推孩子,让他们一下子跌入了“恐慌区”。

我很喜欢“拉伸区”这个说法。


我从没有让小D突破舒适区,而是拉伸舒适区,让她的舒适区慢慢变大,变成她新的舒适区。



这有什么区别?


小D害怕黑暗,不敢去看电影

突破舒适圈


即使小D不想去看,带着小D去看,鼓励她,尽管害怕,抱着她继续在电影院看来锻炼回家后,也会不断不断鼓励,希望她下一次做到


拉伸舒适圈


在家关灯模拟电影院看电影游戏的假装游戏,反复玩,直到她自己提出想要去电影院看


去电影院之前,告诉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和她说,害怕很正常的,如果你害怕了,我们就出来


只要小D表达害怕了,我们就会走出来,然后根据她的意愿,回家或者在门口听电影

回家后,刻意谈论这件事,但不刻意通过这件事鼓励她再次尝试,仍然尊重她的节奏


有什么区别吗?


被父母逼着做到的事情,内心的自我评价是虚弱的,即使外界觉得我很棒了,我仍然没有那么认可我自己。


一个内心真正有力量的人,这是我希望给予小D的。


但力量从来不是凭空而来,更加不是靠外界给予,而是自己给自己的。


2019年的迪士尼之行,她又一次主动去找玩偶,但这一次她的肢体语言是真正放松了。


走出竞技场


当然,你们现在看我说的云淡风轻,其实也会焦虑啊。


别人家孩子对着镜头或者在舞台上滔滔不绝;每次聚会就是大人小孩的焦点;口才特别好,自来熟,不得不说,这些都是我们标准上的“好”。

但后来明白了一点,养育孩子不要自己把自己放到了竞技场,这样我们的重点只有好和坏,输和赢。

走出竞技场,你就发现人生就该百态。


好比在大自然里,没人会拿百合去和树比高矮,没有会拿牡丹和绿草比更绿,所谓的标准,不过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放进了牛角尖。


有人说,这叫“静待花开”,我觉得并不完全准确。


因为我们其实“默默耕耘”了很久,之前那一连串的旧文链接提到的社交能力引导,都是我们在家会一直一直角色扮演练习的。


只不过这些练习从来不指向结果,并不是“教过了”,就期望她必须第二天可以“怎样怎样”,我的责任只是提供环境。


她一定要让我放右下这张,这是前几天我在工作时,她自己创作的杰作



而且“静待花开”的后面暗指了花终究会开。


而对我来说,当我决定不逼小D时,我的心态已经做好了,即使这朵花不开,我仍然会爱她支持她,让她成为独一无二的“其他植物”。


如今,小D 6岁,我在她眼睛里看到了光和力量,这是我珍惜,也想用我一辈子悉心呵护的。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