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了,关于是否给孩子吃冰淇淋又成了不少父母关心的话题。


首先我还是想说一点,育儿是非常私人化的选择。不管你给孩子吃或者不吃,都是个人选择,并没有哪一类比另一类更“优越”的,自己就是更“科学育儿”的。


的确,并没有结论说孩子吃凉了会导致肠胃不好等问题,但给不给孩子吃仍然是每个家庭的选择,可以不同意,但也别“鄙视”。


况且冰淇淋的确含糖量和热量都很高,如果你是因为这个而纠结担心是否要给孩子吃,那希望我今天这篇文章可以给你启发。


小D当年的故事


我曾经一度对小D的饮食非常严的,坚决不添加盐,不吃任何预制的零食,不吃任何加工食物特别是高糖高油脂的。


14个月的小D开始外出活动多了,经常会去小区游乐场、早教班玩,自然就会见到其他孩子吃零食。那些在我眼里的“违禁品”,像甜甜圈、棒棒糖等,美国孩子都在吃。


每每此时,我都会对小D说,“那些东西一点都不好吃,我们不吃”,然后就会拿出我自己准备好的“健康零食”给小D。


说实话,那时的我心里还是有点小得意的,或者就是我开头所说的“优越感”吧,潜台词仿佛是,“你看,我带的孩子更加营养健康”。


直到那一天,我们和往常一样在小区的游乐场玩,我和小D一起坐在了草坪上。不远处有几个3岁左右的孩子在一起分享一块巧克力曲奇,边吃边在说,“wow ,so yummy~ en, yummy in my tummy!” (真好吃,太太好吃啦!)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小D看了一会朝她们的方向爬了过去,然后在地上捡起一小块那几个小孩掉下的曲奇碎粒,拿在手里充满渴望地看了一眼就准备往嘴里放。


我立马冲上前,抢下了她手里的曲奇,然后马上带她离开了游乐场。当时我胸口就像被什么堵住一样,几乎都不记得我对小D说了什么。


当晚小D睡了后,我好难过好难过,大哭了一场。那一刹那,作为母亲的羞耻感扑面而来,觉得自己很失败,开始对自己长久以来一直坚持的那些事产生了质疑。


我的复盘


第二天,情绪稍微有所平复,我带着羞愧和小D的认知老师描述了昨天发生的一幕。


认知老师问我,“小D现在已经慢慢正常一日三餐了,你为什么不允许小D吃甜食呢?” “因为我担心她一旦接触了甜食就会上瘾,然后就不能健康饮食了”。


老师说,父母的这些担心都特别正常,担心孩子营养不良而禁止孩子吃甜品冰淇淋等;再大一点也许你就会担心孩子学习不好而禁止孩子玩游戏看小说甚至谈恋爱。


你父母小时候肯定也担心过你这些吧,是不是也会连哄带骗,告诉你这些都是不好的,不该去尝试的。




你自己也是从孩子过来的,你想一想当你第一次接触这些的时候,感觉是怎样的?


被老师一提醒,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小时候我妈妈对我饮食控制也挺严格的,记得当年我们小学时特别流行小浣熊干脆面,我的同学们都在吃。


妈妈却告诉我,“吃了这个东西女生以后会长胡子”。所以整整一个学期,我就是眼巴巴地看着我同学们在吃,然后又担心又羡慕。一学期过去了,我的女同学们没有一个长胡子,我开始知道妈妈是骗我的。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偷偷地要求同学让我尝一口,然后我就觉得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之后,只要有零花钱我就攒下来,瞒着妈妈去买干脆面吃,常常吃一包还不够,一口气可以吃三四包,经常把自己吃撑。


很长时间,干脆面就是我的魔咒,其实已经不是那么喜欢吃了,但看到就要买!就要吃!


不要对快乐设立界限


老师继续和我说,这是育儿中父母最难的一个课题,就是要区分,我们做的选择是出于爱,还是出于害怕。


不玩火、不玩电,这些会导致直接的生命危险,那我们需要禁止孩子。而怕孩子太快乐从而沉迷,这是我们自己假想出来的,这是我们自己的焦虑和害怕。


孩子一定需要设立界限,但我们只对“危险”设立,不该对“快乐”设立。


当担心孩子沉迷某个”快乐“时,与其禁止,不如努力丰富”快乐“的多样性。


当时老师的这段话让我醍醐灌顶,有一段时间我家客厅里就贴了四个大大的字:危险、快乐。


这让我一下子想明白了从小到大我既害怕又向往的问题,如何面对让自己快乐的小欲望。


孩子第一口吃到的冰淇淋,就是美味和快乐的;孩子第一次玩手机游戏,就是刺激和快乐的;孩子第一次读闲书,就是幸福和快乐的。


但我们家长总会凭空担心孩子“太快乐而沉迷”,于是本能地就会去禁止孩子接触,压抑孩子的欲望,甚至还会编出各种理由来隔绝。



可是,孩子不会生活在真空世界啊,大千世界就是充满了那么多快乐的啊。


当他们第一次接触到了,感受到了那种愉悦,他们感受到的还有父母的欺骗,以及自己内心长久以来的匮乏感。


这就是为什么,不少成年人都会有些常人觉得很奇怪的“爱好”,比如我的方便面情结。


说实话,真的有那么好吃吗?真的没有,但是我直到现在还是时不时想要吃,特别是夜深人静,最不该吃的时候吃。


那是在弥补当年的内心匮乏感,那是“明知不合适偏要做”的宣泄,那是压抑欲望后的报复性反弹。


那以后,我开始提供不健康零食给小D了。她吃的时候,我尝试放下自己的焦虑,不再去想,“这个吃那么多,晚饭不吃了怎么办?这个糖分好高啊,这个太不健康了”。


不再自欺欺人地说,“这个不好吃,这种东西我们不吃”;更加不把这当成奖励手段,“你吃完晚饭才能吃冰淇淋,你今天整理完玩具才有曲奇吃”。


反而,我教会自己全然地活在当下,和她一起去体验这份愉悦,“嗯,曲奇真好吃啊,里面有巧克力”;“哇,这是薯片,咬一口好脆”。


看着小D吃时一脸心满意足的样子,我也和她一起分享着这份快乐。



与此同时,我开始更加有意识地注重三餐的口味和营养搭配。


这时我发现,一天两块小曲奇饼、半个冰淇淋、几片薯片,其实真的只不过占了小D饮食的20%左右,这点影响真的不足以摧毁她的健康饮食。


当把这些禁区食物变得触手可及时,这些我以前眼里的“洪水猛兽”反而只不过是她平常吃的所有食物里的一部分,和她爱吃的其他好吃的食物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


刚刚开始引进的尝鲜期,小D的确吃的频率蛮高的。这也是考验父母内心的过渡期,当我一如既往平常对待后,度过了新鲜期,小D要求吃这些零食的频率反而慢慢降低了。


我的反思


这个经历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剥夺快乐是残忍的,欲望是需要正视的。


面对想要体验快乐的欲望,我们不该去禁止,而是要努力去创造出更多体验其他快乐的机会。


小D根本不爱手机,因为她发现去儿童博物馆玩、去喷泉玩水、去动物园坐马车,这些远远比手机好玩。


而如果一个孩子整天只是呆在家,和父母大眼瞪小眼,那手机一定是好玩的。


小D现在对零食的欲望很低,因为她觉得虾仁、鲜贝、妈妈烧的番茄牛尾面、餐厅的意大利肉酱面更好吃。


而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饮食单一乏味,父母还总是打着健康名义逼迫她吃不爱吃的东西,那零食一定是更好吃的。



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欲望,从小没有体验过快乐的小欲望,从小没有学会如何去应对,长大后就会出现报复性反弹,被欲望所控制。


不要因为我们自己的害怕而不敢让孩子快乐,相反带着孩子去体验这样的快乐。


然后让孩子认识到,这是快乐,但快乐的方式不止这一种!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