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CC回姥姥家,自然是跟小表弟又一轮相爱相杀。


周日的早晨,两个人都跑去姥爷房间赖着不起床,CC手里拿着两个玩具,弟弟想要一个,姐姐不给,姥爷从中说和,CC一直不退步,弟弟等了又等,还没等到想要的结果,没哭没闹,出溜下了床,说我去找妈妈。


姥爷自以为他是忘了这件事,便也没再继续说教CC,没想到,小表弟原来是跑到妈妈房间去“告状”了:“CC手里有玩具,不给我玩……姥爷也不管我……”


哈哈哈,众人被逗的捧腹大笑,我跟CC小姨说:“行,出师了,送幼儿园没问题了哈~”



马上3月1号,又一波崽子们要上幼儿园或者要返校了。


记得CC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的妈妈们最发愁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办法从宝宝的口中打听到幼儿园的任何情况。


不知道过的是好是坏,不知道当天是受了表扬还是挨了批评。


那时候CC被送外号“百事通”,哪个小朋友发生了啥“特别”的事情,她都能转述,每天幼儿园放学后家长们聚在小花园,都要先问询一翻各家娃每日状况。


CC跟小表弟比较善于表达,要归功于他们从小就在家常玩的一个游戏——过家家(角色扮演)。



其实最开始我直接问她“今天幼儿园发生了什么”的时候,CC通常也回答不上什么。


但是在玩角色扮演的时候,她便能全部展示出来,尤其是让她记忆深刻一些经历。


入园大概1周之后,我就发现她在玩角色扮演的时候,已经开始加入了幼儿园的元素,并主动承担起了老师的角色。比如:


让所有的小动物们排队拉小火车;

 告诉玩具娃娃先小便后洗手;

 还会指点某只猴子或兔子:小板凳要坐好,小脚要并齐,小手放膝盖。

当然也会对不遵守秩序的“动物朋友”给予警告和惩罚。



某天,我就听到她对小猴子说“如果你再插队,下一轮滑梯你就不能玩啦。


这些情景,家长其实是不需要干预的,孩子只是在游戏中巩固行为准则,但刚开始我比较好奇,就忍不住混进游戏里多问两句。


比如:


我:为什么不能插队呀?

CC:因为插队会撞倒其他小朋友。

我:哦,所以今天哪个小朋友插队了?撞倒了谁?

CC:今天Judy插队了,撞到了莉莉。

 我:啊?那莉莉有没有哭,老师该怎么办呢?

CC:哭了,老师让Judy说对不起,然后抱抱(两个小朋友抱抱以示和好)。


这样,就轻松Get到了幼儿园中的情况以及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而这些信息的获取方式是孩子在游戏中的自然回应和流露,就没有被询问甚至逼问的反感。



平时多一些这样的“扮家家”游戏,对孩子的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教会孩子叙述事件的能力


很多孩子可能很会说话, 但是细听,说不到重点,总的来说,还是归纳思路的欠缺。


但是角色扮演的游戏,孩子是主导,他就必须对自己的游戏思路明确。


更直白点说,他就是导演,那最起码接下来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总得心里有数吧?


比如,今天玩动物们睡觉,那么睡前程序自然是游戏重点,其中的谁先谁后的顺序就要明白。


再比如,今天玩喝茶游戏,“装茶、泡茶、倒茶、假装喝”这等因果关系得门清儿吧!



这都是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的逻辑关系,但是在游戏中,孩子便能轻而易举的搞明白。


更重要的是,这项能力用在对某件事的叙述表达上,如虎添翼。


宝宝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我们睡了午觉、醒了之后先上厕所,洗过手的才能吃加餐,吃完之后排成小火车去外面做操;或者小A不让小B玩滑梯,小B推了小A,他们就打起来了,不过我们班老师在聊天没看见,是其他班老师先来拦架,我们班老师才过来的。(那啥,这段是我编的,可不是我们CC说的,哈哈)


总之,经常当导演的娃,还用发愁他说不清楚某段剧情吗?


不存在的!



抚慰孩子的情感创伤


成长的道路上有那么多不如意,即便是最为亲近的父母,我们也无法感同身受、帮孩子逐一排解,但是角色扮演却可以办到。


CC每次看牙都怕,我们告诉她不要害怕、这没什么好怕的,或者是妈妈知道你很害怕但这很快会过去...


但很多时候,这些语言上的安慰并起不到什么作用,她最后还是无法克服心中的恐惧。



但回到家在自己的游戏里,她会对着“兔小绿”说:


就是有点点麻,就是水有点凉(漱口水),就是你有点很害怕….


别哭别哭,我会把你牙齿里的小细菌都抓出来,你就可以吃很多好吃的啦,还可以吃冰淇淋….


所以你要坚持一下哦....


我相信她在安抚玩偶的时候,也是重新的安抚了一遍自己。


孩子需要同理心,当他知道别人(玩偶)经历同样的事(补牙)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大哭)时,他就会找回很多信心,觉得原来大家都一样,自己并不是很没用。


同样的例子,还有打预防针、被小朋友欺负、被大人惩罚……


虽然这一切都只是想象出来的,但是也足够治愈了。



映射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


“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

角色扮演的游戏绝非简单儿戏,它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同时验证着你教育孩子的所有成功和失败。


你说过的话,或是做过的事,可能在他的游戏过程中被一次次重演。


看孩子对待小玩偶们的方式、语气、态度,我们大概就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孩子对玩偶也能做到共情、温柔的坚定,那父母大多在坚持着正面管教;


如果孩子冲玩偶大喊大叫非打即罚,那就反思自己是不是经常出现类似的行为。


孩子的现状如何,还有比这个游戏更直接的反馈方式吗?


所谓养孩子,其实不是你教他听,而是你做他学。




C妈说:


角色扮演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急于指责和干预孩子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有妈妈见孩子过家家的时候扮演的老师对“小朋友非打即骂”,甚至扮演暴力分子,要打人甚至要杀死小动物,就忍不住上前批评教育。


这便是不正确的干预,游戏只是镜子,帮助我们去发现问题,缘由必然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源自于生活。


如果父母强行干预,孩子便会压抑自己,不敢自如的表达,我们甚至连这面展现问题的镜子都打破了。


每一个愿意表达的孩子,一定有一对愿意接纳的父母,不要不分状况的急着“论是非”。


就拿刚开始小表弟的例子,他感觉受伤,跟妈妈告状,再没有能力把所有的事件复述下来的阶段,接纳孩子的感受并认同才是重点。


如果小姨急着辩解:姐姐没有故意不给你啦,或者姥爷也没有不管你,别冤枉姥爷……


那么,感受不被接纳,心情不被理解,小表弟久而久之就不会继续愿意跟妈妈“吐露心扉”。


当孩子想要说的时候,你只管听。


当他的情绪被接纳了,甚至情绪已经排解了,再帮他去还愿事实也不晚。


所以啊,跟宝宝玩好这场看上去极不起眼的“扮家家”吧!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