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情绪管理的问题,从理念到方法,我都分享了挺多的了。不过每次这类文章下面,问的最多的都是小月龄父母:"大J,那像我家那个才1岁多,他无法表达,我讲道理他估计也听不懂,那该怎么办呢?"


那今天就聊聊小月龄, 的确8、9个月大的宝宝,之前一直以来都挺乖巧,可突然有一天就脾气大增,稍不顺心就大叫大闹了。



这突如其来的暴脾气常常让父母们措手不及,要管吧,不然这么小脾气就这么大,长大后怎么办?可是怎么管呢?这么小,还不会说话,和他讲道理也是对牛弹琴吧。


“暴脾气”是好事


我现在每次遇到这类的咨询,第一反应就是,“有脾气了啊?好事啊“。这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萌芽,开始有了喜好,有了自己的想法。


很多新手父母对这句话也许不以为然,但作为我们过来人父母回头来看,其实就更能理解其中的意义了。


不少孩子3、4岁的父母,现在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不敢为自己争取利益,怎么办?


后者的解题思路当然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但是“敢于为自己发声”的一个大前提就是:


确定地知道自己的界限和想法,可以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自由的人”,这一点意味着可以被允许不同意父母的意见。



所有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我们都会希望孩子可以有主见,有想法,而“主见”的雏形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萌芽,在我们认为孩子的“无理取闹”中。


孩子每一次的哭叫,其实都是他们在为自己争取利益,在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了这份理解后,我们再来谈具体怎么做。


郑重其事处理


我当妈妈的年限不算长,但也有5年多了。如果说,让我只给一条育儿建议,那我毫不犹豫地会说,“学会把父母的位置坐稳”。


这个境界其实挺难的,新手父母尤其是,遇到一点点事容易慌,经常自己和孩子一起乱成一团,自己慌了还容易被周围各种声音带着走。


然后慢慢的,就变成了别人、老人、公号各种七嘴八舌的“云养娃”,我们把父母的位置拱手让出却不知。


但好在,人的成长就是这样一点点从慌乱中重新建立秩序的。因此,郑重其事应对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暴脾气”特别重要。


它提供了父母学习成长的机会,也奠定了接下来我们“做父母”的位置和底气。



很多时候,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容易忽略这点,觉得孩子小,发个脾气就哄一下,抱一下,就轻而易举地搞定孩子。


但这样的“随意性”,父母和孩子都没有成长。看上去是“解决”问题了,其实是在“掩盖”问题,双方都糊里糊涂。


然后问题慢慢累积,直到2岁、3岁以更加激烈的形式再一次爆发,而常常这时,缺乏锻炼学习的父母就真的再也没招架之力了。


的确,孩子小的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大招”去解决问题,但人的思维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需要从现在开始锻炼。


认真对待孩子第一次出现的每一个问题,这时的试错成本相对低,我们是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探索,形成一套有效的方法。


孩子的事,没有小事,即使再小的事,我们认真对待了,这份成长是印证在我们自己身上的。


做孩子情绪的调节器


人的大脑是分“情绪脑”和“理性脑”的,而孩子都是“情绪脑”主导的,他们从出生开始一直到青春期,这整个过程中,“理性脑”是在慢慢不断发育成熟的。


孩子每一次的发脾气过程,就是“理性脑”锻炼的机会。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的角色很重要。


情绪有时就像天气,有晴天也就有雨天,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抱怨雨天,而成人后的我们慢慢开始知道,遇到雨天没关系,提前准备带一把伞,或者多穿几件衣服。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应对情绪的能力非常不成熟,这时,我们就需要成为孩子情绪的调节器,通过我们的反馈,让孩子慢慢建立对于情绪的认识,习得如何应对情绪。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底色都是通过每一次我们给予的反馈来形成的。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如果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是孩子情绪的调节器,那么我们首先要控制的肯定是自己的情绪。


不要贴标签,从小就让孩子明白自己任何情绪都是可以被接纳,不要对孩子说,“你不哭了,妈妈再来抱你”。


因为并不是只有开心时父母才是爱他的,这一点对于孩子的安全感形成特别重要,是孩子和父母亲密关系的基石。



也不要对孩子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脾气这么差?怎么总是大吼大叫?”,这就是贴标签,我们把“人”和“事”混淆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对事不对人,用陈述事实的方式回应孩子,“哎呀,宝宝怎么啦?哦,你很生气,因为你想要这个杯子却拿不到”。


总有人会说,1、2岁的小屁孩去和他这么对话,他能懂吗?我们永远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可以懂。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孩子懂了,才开始这么说,肯定来不及了,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无法立马切换的。



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我们说话的语气语调希望孩子明白什么是“好好说话”,那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演示给孩子看,我们是怎么对他说话的。


一个大吼大叫要求孩子说话轻一点的父母,试想这样的要求孩子怎么会听进去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者,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你希望看到的好行为是这样的。


做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人成长最快的时候永远是犯错的时候,从错误中积累经验。我们陪伴不了孩子一辈子, 所以在还能陪伴的时候,教会她更多的方法,而不只是解决当下的问题,这才是今后可以陪伴她一辈子的财富。


很多时候我们耐心地陪伴孩子平静下来了,觉得效果挺好,就停止在这里了。于是,我们就发现,孩子总是经常地大吼大叫,“屡教不改”。


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没有告诉孩子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那很自然地,缺乏方法的孩子下次再遇到,就本能的使用他们最熟悉的方式,大喊大叫。这不是“屡教不改”,这是他们缺少技能。


宝宝,下次如果要杯子,可以用手指给妈妈看,可以告诉妈妈,Bei bei bei  -提供技巧


项链不能抓,你可以抓这个串绳,串绳可以抓 -提供替换方案


难过了就哭一会吧,妈妈陪着你,但是打人是不可以的 -明确原则界限


孩子的情绪被看到,需求被理解,这时我们提供方法孩子都是非常愿意学习的。因为他们开始明白,原来这么做更好。



所有的学习动力都是从”和我有关、对我有用“开始,那么这时的任何方法就是最好的语言启蒙、最好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好的社交方法的锻炼。


归根到底,孩子的大哭大叫的本质是他们能力与意愿落差导致的无力感。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在漫漫人生路上,每次遇到”主客观之间的鸿沟“,孩子都有意愿和方法去”爬出来“,而不是”陷进去“。


做孩子行为的欣赏者


管理学上有句话说得好,所有被强调的才会被重复,对于育儿来说也是如此。


上面分享的这两招,一开始实行会发现推进很慢,孩子总是忘,孩子遇到一些小事还是第一时间就哭闹。这时,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每一个新技能,孩子都需要练习1000次才掌握”。


这里的“1000次”的确有一些夸张了,但这样的自我对话可以帮助我们自己调节心理预期。孩子的内化过程需要时间,但这需要我们坚持做对的事情,千万不要比孩子更早地放弃了。


这时,提醒自己做孩子行为的欣赏者就很关键了,不要总是盯着那个未解决的问题,多去看看孩子发展的趋势,成长的轨迹。



哭闹时间比之前短了,经过提醒可以来表达了,这些都是进步。这时,我们一定要非常非常及时地给予孩子回馈。


第一时间就把那个杯子给到孩子,特别认真地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宝宝,你这样说,妈妈就知道你要什么了”。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成长其实是互相鼓劲的,当我们开始欣赏孩子的进步,其实我们也就开始接纳,“我和孩子都可以慢慢成长,一点点变得越来越好“。


这份认知很关键,拥有这份认知的父母未来育儿道路上,会少很多很多焦虑,因为我们明白,”不够好只是暂时的,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变好“。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带娃特别有自信和底气的父母们,似乎任何事情在他们眼里都能轻易化解,云淡风轻。


这种自信不是靠别人给予的,也不仅仅是读了多少育儿书,而是通过实实在在做一件又一件小事,对自己能力有了清楚了解后建立的。



多去尝试,多去失败,多去思考,再最终做成事情,这个过程就会让我们越来越自信。


之后,即使再遇到没经历过的难题,过去的经历可以给予我们正向反馈,告诉我们,这一次,我们也能搞得定!


这种自信不在于,问题解决了多少,而在于至此不会轻易因为外界评价,或者几次暂时的失败而被摧毁。


给所有新手妈妈打气,现在苦不是真的苦,现在的慢就是将来快,不找捷径才是最快的捷径!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