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上了幼儿园,“苦日子”就熬到头了,就轻松了。


事实呢,当小朋友跨入幼儿园后,除了担心娃的吃喝拉撒又要开始担心:娃适不适应集体生活?跟小朋友相处是否融洽?有没有欺负人或被欺负...



总之,人在曹营(家里/办公司),心在汉(幼儿园)。


每天脑补娃在幼儿园的场景,都能拍出一部电视剧了——有没有打人啊?有没有被打啊?被打知不知道还手啊?


但幼儿园就是孩子们社会化的过程,人际冲突在所难免,最典型的就是“欺负”和“被欺负”这个话题了。



孩子在幼儿园里有可能被欺负吗?的确是存在的。


● 也许是被莫名其妙的欺负


亲子观察节目《童言有计》里有一期,几个不相熟的孩子在一个屋子里,一个叫陌陌的小女孩因为被一个叫轩轩的小男孩拽头发仰头大哭。



后来,一个小男孩看到马上嘲笑她“动不动就哭”,另一个小男孩看到了也马上跟风,开始嘲笑陌陌。



● 也许是被孤立


同样是爱欺负人的轩轩,有一次跟班上的女孩儿发生了一些口角,突然一个“正义者”站出来“护卫”。


轩轩理所当然成了坏蛋,被几个没有明白前因后果的孩子按到了墙角。


反抗中,一个小孩儿受了伤,轩轩被老师罚坐惩罚椅,被其他小朋友排挤:“不跟轩轩玩了,他是大坏蛋。”



● 也许是被语言攻击


《幼儿园》纪录片也曾记录下一幕,一个小男孩,手指着邻桌的女孩,用威胁的语气说“你不要挨着我坐,听到没有”!



边上另外一个小男孩立马有样学样:“我不喜欢跟你对着坐,你听到没有”!


我们都说孩子的世界是最简单也是最单纯的,事实上,在这个小世界里面,也同样有争斗和矛盾。


《小王子》中曾说道:“人类最深的情感——从最大的喜悦到最深刻的痛苦——都来源于关系。”


有关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孩子也是如此。


真枪实弹的社交已经开始了,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面对自家的娃被“欺负”,应该怎样帮孩子处理呢?


家长的态度最关键,不要一直跟孩子强调没关系


一次接完园,CC在操场玩,我们几个妈妈聊天的时候,一个同班小女生哭着跑过来,说:妈妈,强强刚才推我。


强强是他们同班同学,妈妈直接安慰孩子说:没事儿,他肯定不是故意的,你们都是一个班的,大家都是好朋友。


但妈妈其实并不知道两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我个人角度理解,强强是他们班上最小的一个同学,比很多孩子足足小了一岁,推这一把,应该不会给女孩造成多大伤害,确实应该也不是故意的。


只是,故意与否,不应该由妈妈说了算。


就算不是故意的,也不应当先入为主的替孩子做出“没关系的”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决定。


“不是故意的”不是借口,不是挡箭牌,不是说一句,就代表伤害不存在。



甚至孩子还会觉得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自己。


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让他选择原谅,孩子可能确实会很宽容、很善良,但你怎么知道,没有把他往挨欺负的角色上推?


所以当孩子跑过来跟我们说:妈妈,我被欺负了的时候,不要立马“假装大度”强调没关系,也不要恨铁不成钢,而是积极回应孩子的求助。


即便对方不是故意的,或者没有诚恳的道歉

父母也应该给孩子及时的疏解


有次CC跟好朋友一人拿一根刚修剪下来的小柳条跑着玩,结果朋友一不小心就抽到了她脸上,对方急忙解释我不是故意的,然后吓得跑掉了。


安抚CC哭得没那么厉害之后,我没有强调小朋友不是故意的这件事,我问她:“你很疼吗?还是吓了一跳?”


她说:“不是太疼,就是吓了一跳”。


然后我才说:“柳条太长了,你们太小控制不好距离,小朋友不是故意的,你还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吗?还是想回家?”


她说还想一起玩,然后又去玩了。


其实并不需要大人刻意做什么,只需要认同孩子受伤的感受,帮他明白自己的感觉,以及确定自己对此事的回应。


接着一起玩,就是原谅了;不接着玩,就是不能释怀,也无需强迫。



教会孩子求救,但更要学会反欺负(自救)


很多妈妈都嘱咐孩子,不要跟小朋友打架哦,如果有人欺负你,就要告诉老师。(向老师求救)


但这也是自我保护的一个方面,但比告老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必要时反欺负。


老师也不能对孩子“挨欺负”的程度感同身受,被小朋友踢了一下,也许他自己觉得很重,但老师可能觉得没什么,或者老师当下有更严重的纠纷要处理,可能就忽视了。


所以,还是要教孩子自己学会反抗,教他接纳自己的感觉——如果你觉得受到了威胁,就可以反击,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肢体。


①气势可能比拳头更能震慑别人


气势当然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的气势,一个是语言的气势。


当你底气十足的时候,别人才不敢变本加厉的继续欺负你。


比如有人抢玩具,可以大声的说:这是我的!

比如被别人打了,可以盯着对方的眼睛说:不许打我!


勇敢地大声地说出“不”!


一方面可以让他知道,你不怕他,别想欺负,另一方面,也会传递给老师或同学,遇到了危险。


如果都不奏效,那也就说明事情更严重了,可以求救老师。




②求助时,有理有据的讲清来龙去脉


很多孩子被欺负根本说不清来龙去脉,老师如果没亲眼看到就很容易忽视甚至误解。


所以平时接到孩子求助时,一定别忘了一个环节,就是先鼓励孩子跟你描述冲突的过程。


每次CC与小伙伴出现冲突,或莫名的哭着来找我,我会先问CC发生了什么?是怎样发生的?让她练习复述事情的大概。


因为面对不了解状况的老师,一味的哭依然争取不到孩子想要的公正。



最后的话: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是最重要哒。


当然,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部分社交冲突属于正常现象,是每个孩子都必然要经历的,没准儿前一秒还恶语相向,后一秒就已经和好如初了,不需要父母“小题大做”。


父母最恰当的角色就如一位英国老师所说的,在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尝试着解决,这是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正式建立社交的一个过程。



但,也不能忽视娃在新环境中的小情绪,有些你不曾注意的小事,可能会在娃心理埋下种子,最终演变成影响娃一辈子社交立场的大事!


我真的见过幼儿园班上小男生把另外一个小男生欺负到几天都不想上幼儿园。说轻了,这可能是恶作剧,但要说重了这有些跟校园霸凌有啥区别。


平时可以多和孩子聊一聊最近发生的事情,及时和老师做好沟通,当出现一些异样的时候可以立马觉察到。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