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帮大家澄清几个视力认识上的误区,以及保护视力真正有效的方法。


娃还小,没什么清晰视物的需求,

能不能缓缓再说?


幼儿园筛查说娃有点散光,建议去眼科配眼镜,可现在娃又不上课,没有看黑板,也没有需要特别清晰看事物的需求,可以不管,等以后上学再说嘛?


答案是:不能!


很多人认为,孩子尤其是学龄前的娃用眼不多,而且眼睛在发育期,变化也大,即便有点小问题也不用矫正,以后视力也能发育好。


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看世界,不单是用眼睛,还用大脑。


模糊的图像带给大脑的视觉反应也是模糊的。


而且,0-8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如果此时没有及时矫正,让眼睛和大脑接受清晰的图像刺激,错过了视力发育的最佳时期,就很有可能形成弱视。


就算后期进行了矫正,视网膜成像是清晰的,但大脑视觉的分辨率已经是低像素了,仍然不能分辨,甚至会出现一些看不清的问题。



很多家长表示,如果不是幼儿园体检,根本不知道孩子有斜视、弱视等视力问题,这种忽视带来的后果可能比近视还严重。


据统计,我国每12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因为视力问题没得到及时诊治,而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低下


比如只是中轻度的弱视,如果视觉发育关键期内能得到有效治疗,是很有可能康复的。还有部分散光通过正确配镜也可以纠正,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其他情况,甚至导致视力下降。


所以,3岁时最好带孩子做一个眼部检查,之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


娃近视了,听说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了,能不能先不戴?做一些恢复练习?


留言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即将上一年级的小朋友。


朋朋今年6岁,之前就已经近视了,大概200度左右。


在幼儿园上学时,朋朋基本上是全天都配戴眼镜,也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


疫情期间,因为在家不出门,便没再坚持戴,只有在线上课的时候才会戴。


这不,上周学校开学了,朋朋完全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第二天妈妈就带他去了医院。


一查不要紧,已经将近400度了!



妈妈又惊讶又后悔,但已为时晚矣。


原来疫情期间在家,她觉得孩子度数不高,而且用眼不多就没一直戴眼睛,为了能够使视力有所恢复,还专门买了“视力恢复仪”,并配套了一套“视力训练法”,为避免交叉感染,也没有定时到医院复查。


结果还不到半年,就增长了近200度!


很多人对近视认识的误区之一:近视能被治愈。


孩子近视后,家长担心是难免的,所以各类治疗近视的“神药”、“神器”也应运而生。


但事实是,一旦真正近视,无论几岁的孩子,都是不能治愈的,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药物或器械或训练方法,被证实可完全治愈近视。


所以,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而言,不佩戴眼镜,反而热衷于给孩子做各种“恢复训练”、配戴各种“理疗仪器”,无疑是在交智商税了。


关于近视的另一个常见误区是:


眼镜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了,能不戴就不戴,能少带就少带!


我在医院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验光后明明知道孩子已经近视了,而很多家长却不同意配镜,认为度数不高没必要,或者配镜后不科学配戴,比如看书写字时戴,日常就摘下来,认为眼镜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了,而且越戴度数越加深。


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近视度数迅速增长!


朋朋的问题既是因为轻信了“恢复仪”,也是因为没有坚持配戴,所以才出现了不到半年就增长了近200度的情况。


这里明确告诉大家,只有科学配戴眼镜,才是防止近视加深的最佳方法。



因为配戴眼镜后可以使影像聚焦到视网膜上,提高视觉质量,进而改善用眼疲劳,也能够减缓近视的发展。


所以,当孩子出现视力问题时,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科学配戴眼镜,定期复查,切勿自行给孩子“治疗”,否则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4岁,他家娃视力0.8,我家孩子是1.2,美美哒!


4岁儿童视力1.2比0.8好?


未必!


孩子刚出生时都是远视眼,孩子的眼球发育,是从远视眼到正视眼的过程,正常情况,会在 12 岁左右发育到成人水平。


在这之前,会存在一定的远视储备,也叫生理性远视。


正常情况下,3岁儿童的平均屈光度数为远视275度(+2.75D),换句话来说,就是有275度的“远视储备”。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的变化,眼轴的数值也会慢慢增长,3~12岁儿童远视屈光度数逐年降低。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年降低约38度(+0.38D),大概在12岁前后成为正视眼。



简单来说,12岁前远视储备(正常范围)越多、可以用得越久的孩子,近视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反,如果孩子的视力过早达到成人水平(正视化)那正是因为“眼轴过早、过快地发展,消耗远视储备”所致,反而不是好事。


这就是前面4岁儿童视力1.2未必就比0.8要好的原因了。按照正常的远视储备,4岁孩子的视力就应该是0.8,而早早的就1.2了,有可能是远视储备消耗地更快。



举个例子,一个裸眼视力1.0的儿童,如果散瞳验光结果是远视150度甚至更高,这就代表还有一定的“远视储备”,离成为近视还有一定的距离,继续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将能够很好地避免近视。


但如果同样视力是1.0的孩子,而远视是50度或者更低,这就代表“远光储备”不足,如果不及时干预和调整,按照之前的速度发展下去很快就是近视了。


所以说,学龄前儿童是“远视眼”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是才应该注意。


预防近视这样做!


当然了,与其等孩子的视力出现问题后再治疗,不如提早预防,尤其是近视。


前些年一直是在小学后才关注孩子的视力,但实际上,0-6岁才是预防儿童近视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提前干预,定期了解孩子视力情况、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最后关于保护视力和缓解视觉疲劳这方面还是要唠叨几句。


我们的建议是:有增有减。


“增”指的是增加白天户外运动这件事,建议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以上。


我们都知道国外学龄前小朋友使用屏幕的时间和频率并不比我们短,但平均视力水平却比我们要好,这主要就是因为人家的户外时间更长。



经常户外活动的孩子,接收足够明亮阳光的机会多,这可以促进眼睛视网膜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保护眼轴不会变得过长,从根源上可以防止近视。


另外,在户外充足的自然光线和适当的紫外线照射下,宝宝的瞳孔会变小,可以使成像更加清晰。


有研究表明,每日每增加1小时的户外活动,近视发生概率可降低2%。


甚至,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


当孩子每周户外活动达到14小时以上时,就算父母近视,遗传基因导致近视的可能性要小三倍。孩子在户外度过的时间越多,他们的近视风险就越低。



“减”指的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证明,电子产品会直接导致孩子近视。


但美国眼科协会发布的文章明确指出,电脑屏幕、智能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不会给眼睛带来永久性的生理损伤,但会让眼睛感受到干涩和疲劳。


所以,控制时间和距离很重要!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公布的儿童观看视频时间:


18-24个月,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2-5岁,限制每天观看视频的时间为1个小时。


值得提醒的是,这1小时是累积时长,中间一定要有间隔和休息。


如果是学习需要,也要遵循20-20-20原则,也就是用眼20分钟后,抬头眺望20英尺(6米)外的远方至少20秒。


距离上要优先选择大屏幕,建议顺序是投影仪→电视→电脑→pad→手机。



所以,能在户外玩的时候就别在家玩,能给孩子讲绘本、指导他做手工的时候,就别交给手机或平板。


还是那句话,建议从孩子3岁开始,每半年到专业的眼科做定期检查,虽然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这比起孩子视力以及对眼睛的保护而言,却是一生都受益的。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