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测:随着疫情发展,将会有更多年幼儿童被感染,但不要恐慌,因为种种迹象显示,冠状病毒似乎一直对儿童手下留情。


2月4号看到《中华儿科杂志》在线发表《面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大疫情:儿科医生的思考》的专论,介绍了目前儿童感染新冠状病毒后的常见症状以及诊治措施。


看完后,我松了口气。因为这篇临床分析的结论和我的推测近似。也就是: 


目前尚无儿童危重症病例报道。 


和成人病例比较,儿童的病情明显更轻,恢复更快,排毒时间更短,预后更好。


这篇文章介绍,截至 2020年1月31日24 时,全国累计报告儿童确诊病例74 例,(当时)最小1.5月龄,最大18岁。(目前的患儿数肯定更多。2月5号,一出生30小时的新生儿被确诊感染,至新闻报道时,生命体征平稳。估计这是目前国内最小的感染者) 


该文对收集到的38例儿童确诊病例进行了分析。 


发现儿童感染新冠状病毒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和咳嗽。其他症状有:乏力、肌痛、恶心、呕吐或腹泻等(一个1.5月龄婴儿仅有频繁呕吐),这些症状多在1周内消失。 


症状中以发热最常见,31例记录体温患儿中,28例有发热,3例体温正常。热程多为1~2 天,最长8 天(该儿最高温度40.2 ℃)。


20例有拍胸片和CT,13例CT呈磨玻璃样或感染性病变;4例胸片示肺纹理增粗;3例无异常。 



胸片和CT显示: 


  • 13例为普通型肺炎(34%),其中2例临床无症状,为亚临床型(5%); 

  • 1例完全无症状者肺部影像学亦正常,为无症状感染(3%);

  • 其余病例均提示轻症感染(63%)。 


所以你看,孩子的肺部症状不严重吧。 


3例患儿观察到咽拭子病毒核酸转阴的时间:2例在病后9 天,1例为病后12 天。(目前认为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性即无传染性) 


血常规多正常,未见淋巴细胞绝对数降低,CRP多正常或一过性轻度增高(<20 mg/L)。 


为何儿童的症状不严重?这篇文章也给出了有意思的推测。


推测一:儿童体内的病毒载量可能不高


目前认为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通常与其致病性、传染性相关。病毒载量越高,则致病性、传染性越高。


儿童患者症状不严重、传染性低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儿童体内病毒载量偏低。


研究显示新冠状病毒进入细胞需要借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蛋白。


这个ACE2蛋白可以认为是新冠状病毒入侵身体时的受体。


儿童患者肺部症状轻微,可能是儿童肺泡上皮细胞内ACE2蛋白和新冠状病毒结合力低下或者儿童肺泡上皮细胞内ACE2诱导的细胞内反应低下导致病毒不易进入呼吸道(简而言之,就是儿童的新冠状病毒受体—ACE2蛋白发育可能不完善,导致新冠状病毒不易进入身体)。


这种推测有相当合理性。但要想证实,我认为需要检测患儿体内的新冠状病毒载量以及分析儿童呼吸道ACE2蛋白表达的特点(可能需要动物模型)。



推测二:儿童天然免疫发育不完善有关


临床观察到,成人患者在病程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明显或进行性减少,提示新冠状病毒可消耗淋巴细胞,这可能是病毒得以增殖和播散的原因。


成人重症病例常在起病7~10 天后出现病情迅速进展,提示适应性宿主免疫参与这个时期的免疫性病理损伤。


而儿童患者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绝对数大多正常,未发生淋巴细胞消耗现象,可能与儿童天然免疫发育不完善有关,而后者可能导致后续适应性宿主免疫应答水平低,从而不易发生后期的宿主免疫损伤。


这个和我推测的分析一样。


好的,接着谈谈关于这篇临床分析(其实还不算是正式的临床论文),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首先,非常感谢文章的作者—方峰医生和罗小平医生,他们身在疫区一线,在艰难、危险的环境中收集临床资料,汇总分析成文,揭示了儿童新冠状病毒感染后的特点,分享给大家,对指导其他医生的诊治甚至安抚家长有重大意义。


但是,看了这篇文章中对于目前儿童感染新冠状病毒的诊治,我仍然有一些看法,在这里摆出来,供讨论。



(一)希望在今后儿童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中,尽量避免CT检查(因为CT辐射暴露过大);如果没有指征,胸片检查也无必要。


为什么呢?


因为选择某个辅助检查主要看这个检查是否会影响到对患者的干预。如果一个检查项目对患者的干预无影响,不管是否有伤害,都不建议。如果对孩子有潜在伤害,则更要谨慎。


要知道,儿童感染新冠状病毒后,症状通常不重,何必采用CT检查?CT检查即使有肺部感染表现,因为症状不重,也不会采取干预措施,何必要做?


而在这篇专论里的20位儿童,13位采用高辐射暴露的CT检查。当然,医生在面对一种新病原体感染时,采用一些对儿童有创伤的检查方法去了解新冠状病毒对肺部影响,这种检查可以接受(但也得告知家长,征得同意)。


但我想,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播散,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发生新冠状病毒感染,如果儿童临床症状不严重,氧饱和度正常,没有呼吸费力或者急促的表现,没必要刻意采用影像学(包括胸片)检查去验证孩子有无肺炎。


临床医生在选择辅助检查手段时,要慎重,务必注意避免选择对孩子有伤害而对临床干预无特别意义的检查手段。



(二)希望在治疗新冠状病毒感染患儿时,不要使用没有证据证明有用的药物


目前认为,新冠状病毒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即使目前最有可能的Remdesivir(神译成“人民的希望”),也正在接受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检验。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对于儿童感染者的治疗用药要规范。


更何况,目前的数据显示儿童就不易发生重症,那么就更不要过度检查和干预,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对症处理就行。


我建议,如果一个“药物”,没有明确证据支持有效,就不要轻易用于儿童。


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安慰剂”,不需要被强迫灌下或者静脉使用那些没用的“药”。



(三)不建议夸大宣传


医护人员诊治、护理患儿很辛苦,我能理解。但如下图这样的夸大宣传容易使老百姓产生儿童患者病情极其严重的错觉。


对大多数患儿而言,就是一个自身痊愈的自限性过程,我们给患儿提供的治疗算不上“高精尖”,通常也就是对症处理,够不上“医学奇迹”。 


对于儿童患者,因为总体症状轻微,不建议过度干预(包括检查)。不能因为患儿住院隔离了,就非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治疗。 


总之,就目前公布的数据看,对于大多数新冠状病毒感染的儿童,整个病程类似于流感症状(发热症状似乎还不及流感顽固),医生和家长无需过于恐惧。


另外,对于儿童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3%(26/61)有疫源地暴露史;56%(34/61)有明确的感染家庭聚集史,目前尚未发现儿童可作为成人传染源的证据,这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儿童患者的传染性低。但不管如何,我们仍然强调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防护。




参考文献


1. 方峰,罗小平。面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大疫情:儿科医生的思考。中华儿科杂志, 2020,58(02) : 81-85.

2. 蔡洁皓,王相诗等。上海首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华儿科杂志, 2020,58(00) : E002-E002.

3. ZhouP, YangXL, WangXG, et al. 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 [J/OL]. bioRxiv,(2020-01-23)[2020-02-01]. 

4. XuX, ChenP, WangJ, et al. 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 [J/OL]. Sci China Life Sci, (2020-01-16) [2020-02-01].  

5.ZhaoY, ZhaoZ, WangY, et al. Single-cell RNA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ACE2, the putative receptor of Wuhan 2019-nCoV [J]. bioRxiv. (2020-01-26)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