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小孩最喜欢的游戏,非过家家莫属了,即角色扮演。


无论年龄大小,角色扮演的游戏,就像拥有魔法一样,让孩子无法拒绝。几个孩子围在一团,或扮演家长、老师、医生、警察,或进行情景演示,一玩就是一下午,真的好不快乐。


如果问,有没有一种游戏可以同时锻炼孩子的十几种能力,那也非角色扮演莫属了。


我们在解决或锻炼孩子的很多问题或能力上,都有提到过角色扮演或情境演示。可以说是非常nice了。


应对于孩子的喜爱和家长对这类游戏的重视,市场上也出现了好多职业扮演类的游乐场所。


有个简单的场景,有些简单的工具,孩子们可以穿上职业服装拿着工具玩耍,虽然我们大人觉得很无聊,奈何孩子们就是喜欢啊。



为啥我一直倡导带孩子玩角色扮演类游戏,因为它是真的好啊。毕竟娃成长上的诸多问题,我都是靠它解决哒。


今天我就和大家叨叨角色扮演,也可以叫做过家家游戏,它的那些神奇的作用:


01

情景再现,了解孩子的学校日常


我想很多妈妈们在娃上了幼儿园后,都迫切的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都发生了啥,老师好不好,同学好不好,有没有受欺负?奈何娃就是一字不说。


这时候角色扮演的作用就要突显出来啦。



最初我就是通过和CC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来了解CC幼儿园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都是CC扮演老师,我和一众玩具扮演学生。


一旦游戏开始,CC就挺直腰板,拿出一副C老师的模样,当然更多时候我就扮演调皮捣蛋的学生。


往往这个时候C老师就一脸严肃地说:小板凳要坐好,小脚要并齐,小手放膝盖。


当组织我和“同学”排队玩滑梯时,我还是捣乱的那一个。


“你不能插队,要等前边的同学玩完,你再玩。”


“如果你再插队,下一轮就不能玩了。”


“呜呜~为什么不能插队?”假哭,戏精妈妈的基本功。


这个时候,C老师走过来抱了抱我,“我知道你想玩,但是我们需要遵守秩序。如果随意插队,容易撞到其他小朋友”。


今天幼儿园是谁插队了?有没有撞到其他小朋友?

今天judy插队来,撞到了莉莉。

那莉莉受伤了吗?老师怎么做的呢?

莉莉没受伤,但哭的很伤心,老师先安慰了莉莉,然后让judy和莉莉说对不起,然后抱抱。


“哦,那我以后不插队了”捣蛋C妈改掉坏习惯。


就这样,通过游戏轻松了解了幼儿园的情况以及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没有被询问甚至逼问的反感,而是从游戏中自然地回应和流露出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


02

解决养育难题,培养好的行为习惯


CC小时候睡眠很渣,为了给她建立睡前程序,我们费了不少力气,后来发现引入角色扮演之后效果就很棒。


别看她对安排在自己身上的程序各种不配合,但是照顾起小宝宝来,那是相当老练。


给玩具娃娃刷牙、洗澡、换睡衣、然后躺在床上跟CC一起睡觉….


在这个过程里她既是流程的制定者,又是流程的执行榜样,双重角色会让她变得特别有动力。



脑补一下,大概就是小学班长的赶脚,自己不做出个样子给别人看,怎么服众啊?


除此之外,饭前洗手、玩玩具轮流、午睡时不能聊天等可能让你头疼的养育难题,都可以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解决。


把想到的良好行为习惯,告诉宝宝或者角色中的宝宝,在不断地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可比我们直接耳提面命的强调要有效果的多。


当我们把这些平常宝宝不爱听,也不太懂的行为规则,设计到游戏中时,孩子才真正的开始关注并思考这些行为规则,今后他们也就会更自觉地去遵守。


03

克服挫败、恐惧等情绪


其实,3岁内的小宝宝内心都是很无力的,对他们而言,周围的一切都是不受控制的。


尤其是在经历大的挫折后,内心的恐惧常常让孩子感到不安,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去克服,只能选择逃避。


虽然我们会安慰孩子没事的,不用怕。但这些语言对孩子来说,显得太过无力,这些语言上的安慰并没有起什么作用,孩子还是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的恐惧,也无法从我们的安慰中获得战胜恐惧的力量。


就拿小表弟来说,之前特怕打针,每次CC小姨带他去打疫苗都要哭的死去活来。


后来生病,也是死活不打针,甚至是一看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哭。想来小表弟为数不多的几次大哭,几乎都是来自打针。


最后,还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从“打针”的恐惧中走出来。



家里有一套仿真的医疗套装,CC和小表弟总是玩扮演医生的游戏。


CC:医生医生、我好难受!

小表弟:哪里不舒服?

CC: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很热,头很疼。

小表弟:可能发烧了,量一量体温。



嗯,39℃,确实是发烧了,得打针!

CC:啊,医生,我不想打针。

小表弟:不行,不打针病就不能好,你就还是会不舒服,也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CC:好吧!

于是小表弟一本正经地给CC来了一针。

CC:打完针,果然舒服了,我又可以开心的玩喽。


慢慢地小表弟通过自己扮演医生,将自己看医生时的无力感和恐惧感释放出来,在一次又一次的扮演医生的游戏中,不仅实现了自我安慰,也更了解了“去医院”的过程,消除了对医生的恐惧,下次再看到医生也就不那么怕了。


当然,除了打针看医生,其他的很多场景也同样适用,比如说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不知道怎么办

遭受了什么小挫折

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


通过不断的演练,在游戏中抒发自己的情绪,也在游戏中获得经验,找到自信。

等下一次真的再遇到类此的情况,他也能更好的应对。


04

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角色扮演的作用,不是说锻炼孩子的某一种能力,而是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综合能力。


● 锻炼孩子想象能力


孩子将生活中自己所经历或看到的事情,通过扮演游戏演绎出来,孩子需要对事件进行回想,并加入自己的想象。


妈妈是如何哄宝宝入睡、医生如何给病人诊治、老师上课又是什么样子,整个过程不仅锻炼宝宝的记忆力,更提升孩子的想象力。


● 学会换位思考,锻炼社交技能


孩子在独自进行扮演游戏时,需要一人分饰多角,自己既是维持纪律的老师,又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同时也是受伤害的小可怜。


既要解决矛盾,教育不听话的孩子,也要安慰受伤的同学。


不同的身份,自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计不同的对话。孩子也就在这个过程学会了换位思考,在今后的社交中,也更容易做到共情,锻炼孩子的社交技能。


● 提高专注力


CC这只坐不住的猴子,据我观察至今只有做两件事的时候可以安静下来。


如果长时间听她没了动静,去房间里找,不是在安静的看书,就是在低声的玩角色扮演。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这个世界是我的,规则我说了算。



最后,为了帮助小宝宝更快的把角色扮演这个用起来,需要父母的鼓励和引导,扮演游戏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最初的游戏采用孩子熟悉,并真实的场景。可以利用绘本里面的故事,进行模仿表演。


为孩子准备一些合适的角色扮演玩具,如娃娃、仿真玩具等。


游戏中尽量让孩子主导,我们打辅助,不过多干预。


随着宝宝生活阅历的增加,他游戏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游戏内容也会日益丰富,最终成为他折射自己世界的一个缩影。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