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来找我“取经”: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每次写读后感都愁得想哭。朋友非常不明白,从小给娃买书就没断过,为什么看尽了千册书,却连句读后感都写不出来?


朋友的意思是你文笔好,给点意见,怎么让孩子会“写作”?


因为CC马上也要上小学,所以,我很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又专门跟当小学老师的朋友咨询了一下这种情况。 


没想到,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启蒙误区,说实话,我很后悔没有带CC早点这样做,好在,现在开始也不晚。


这篇文章,算是给朋友一份答卷,也希望号里孩子还小的妈妈,现在就提起注意,不要娃长大再后悔哦。



当我把朋友孩子的问题,拿去讨教当小学老师的朋友时,她没有半点惊讶,一副阅娃无数大都如此的样子,反而先问我,你听过传说中的“三年级现象”吧,但你知道为什么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们的成绩才开始拉开吗?


因为有了作文。


三年级之前学的知识都是“死知识”,譬如拼音、加减法,或早或晚,孩子们都能学会,只是掌握的快慢和熟练程度不同,但作文就不一样了,作文是活的


想要作文好,大量的阅读积累绝对是必要的,但是“会读”更重要!


作文考察的是孩子阅读理解的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背后,实际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譬如同一本书,有的孩子看完获益良多,并能积累为自己的素材,有的孩子读完就忘。


或是同一个题目,有的孩子能准确明白出题者背后的意图,有的孩子审题都跑偏。 


阅书千册,有的孩子已经能编小故事了,有的孩子却写不出一句读后感。


这个能力是不可量化的,也不是单靠老师能教出来的,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就应该早早的重视起来。


因为如果你不教,孩子只会倾向通过本能去思考问题,而非逻辑路径。


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通过教育者的引导。


这个结论对我的影响很大。


在这之前,我更加遵循的是读绘本不提问题,因为不想让娃觉得读绘本是在做题,因为有压力,进而失去阅读兴趣。


这本身没错,甚至在最初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时没错,但随着孩子长大,读书兴趣的增强,仅仅停留在追求“喜欢阅读”上,是远远不够的。


不提问的初衷是不让孩子回答“标准答案”,而不是“不去思考”。 


聪明的妈妈一定要善于提问题,通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训练孩子的思考力。


可思考却是一件有点费脑子的事。



如果你不要求,想来娃是不愿意揽这件难事的,对宝宝来说,只听不思考,无疑是最过瘾的,就像大人追肥皂剧,但这样是形不成阅读力的!


美国一个研究机构专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划分了几个阶段,C妈结合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小蝌蚪找妈妈》,展示下如何提问,能帮助孩子发展并提高相对应的思考力。


01 第一阶段


阶段特点:


能回答问题,能说出同意或不同意,但不太能充分说出理由。


这个阶段主要帮孩子梳理讯息,完成绘本基础信息的累积。


我们的提问以实现基础记忆为目的,问题要尽量简单,以单一答案或Yes/No为主。


可以这样提问:


乌龟妈妈有几条腿?


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02 第二阶段


阶段特点:


能说出一些同意/不同意的理由,可以用一些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


这个阶段,我们就可以帮娃简单梳理一下故事的脉络了,比如情节的先后顺序、故事的大意等。


可以让孩子尝试复述,看他是否真的懂了,不只拘泥在单一的复述层面。 


乌龟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小蝌蚪长大跟小时候有哪些变化?


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


03 第三阶段


阶段特点:


思想逐渐成熟、丰富,能给出具体的例子和证据支撑自己的想法。


这时娃有能力进行初步的学以致用了,能把从书里看到的知识和其他地方的信息联系起来了。


我们可以问出更深层、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让孩子结合实际说出充分的理由。



比如我是这样提问CC的:


小蝌蚪长大后跟小时候不一样,还有什么小动物小时候跟长大不一样?


她认真地考虑了会儿,惊喜地回答:“毛毛虫和蝴蝶,《好饿的毛毛虫》里讲过,毛毛虫长大了就是蝴蝶,就像蝌蚪小时候和长大了也不一样”。


如果你也像小蝌蚪一样找不到妈妈了,你会用什么办法找呢?


会站在跟妈妈分开的地方不走远,找穿制服的叔叔阿姨,给妈妈打电话


04 第四阶段


阶段特点:


有了前几个阶段的基础,能在各种场景下进行独立思考和提问,并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对自己得出结论的论点进行分析评估。


我们的提问方向可以是让他们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认知出发,去思考它的决定恰当与否。


如果你是小蝌蚪,你会通过什么方法找到妈妈呢?


你觉得妈妈最有特点、跟别的妈妈可以区分的地方是什么呢?


每个孩子的思考能力发展都是先从低阶思考能力开始,只有掌握了这个层面的能力后才能上升到新的层面,然后逐步提高,一直到最高阶的熟练运用。


而每个层面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需要教育者用针对性的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跳一跳,才能帮他够得着。


一项研究发现,父母陪伴孩子阅读时,若引导孩子说话,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与孩子交流,让孩子的大脑必须思考,孩子的智力会提高6分。


如果只是买书给孩子看,却没有互动,孩子的智商不会有任何改变。



现在我给CC讲故事,引导她分析的时间可能比单纯读故事的时间还长。


因为我明白想要把孩子往“独立思考”的路上引,避开传统的“填鸭式提问”,只要注意不打断孩子自己的阅读思路,教育者的善于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高阶思维,比如细节观察能力、因果逻辑思维、事件发展顺序、批判性思维……


最后,C妈再分享给大家几个有效的思维引导句式,努力使你提的问题,让娃做出这样的回答▼(可以写出来贴在墙上,随处看到、想到,对培养高阶思维力很有帮助哦)


我同意,因为 ...


我不同意,因为 ...


我觉得,因为 ...


我推断,因为 ...


我预测,因为...


我质疑,因为 ... 


我认为,因为 ... 


我的理论是,因为…


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教育的本质,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训练大脑学会思考。


而父母有启发性的引导和提问,才是帮助孩子武装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关键!


我坚信,独立思考的能力绝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今后审时度势、抓机遇的能力都非普通孩子所能及,它甚至能决定孩子今后事业的高度和人生的成就。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