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曾经问我,逢年过节带小宝回家,爷爷奶奶就会把她责怪一通,说让她看看邻居家的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她家小宝怎么那么瘦呢?是不是没给他吃好营养不良了?


朋友说她也不知道,作为母亲肯定是给孩子吃最营养的食物,而且每次医院定期体检都没有发现营养不良,她问我是不是应该多给小宝买点补品吃。


那么到底怎样才是营养不良?生活中如何避免营养不良呢?


营养不良是什么?


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特征为体重不增、体重下降、逐渐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而容易感染等。


营养不良早期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较差、体重不增,继而体重逐渐下降,表现为消瘦。严重营养不良可出现精神萎靡、反应差、低体温、低血糖、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等,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由此可见“瘦”并不是营养不良的代名词,比如2008年奶粉事件中的“大头娃娃”也是一种严重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怎么诊断?


与传统观念不同,营养不良并不是简单地根据胖瘦来判断的。对于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我们进行如下分型和分度:


(1)体重低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以下。主要反应慢性或急性营养不良。


(2)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一般反映慢性长期营养不良,因为只有长时间的营养不良才会出现身高不增的情况。


(3)消瘦: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这种主要反映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以上三种类型的营养不良可以同时存在。注意我们诊断营养不良参照的是人群,往往会有统一标准,而不是邻居家的某孩子。


营养不良的原因


(1)摄入不足:这是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原因,主要有喂养不当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等。


(2)消化吸收不良:往往由疾病所致,如腹泻、过敏性肠炎、消化道存在畸形或消化功能异常等。这些情况需医院就诊并进行治疗,长期不治疗会导致严重营养不良。


(3)消耗过多:像急慢性传染病(如麻疹、结核)的恢复期、糖尿病、发热、癌症等疾病、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及体力活动量过大均可使营养的消耗增多而导致营养不良。像慢性疾病、癌症等容易导致严重营养不良。


(4)蛋白质合成障碍:肝脏可以合成各种蛋白,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时肝脏合成蛋白减少,从而引起营养不良。


如何预防营养不良


(1)做好孕期保健: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多是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继续,而婴幼儿营养不良又多源于胎儿期营养不良,因此从孕期开始就应该注重胎儿的合理营养。


(2)合理、均衡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按时合理添加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搭配儿童的一日三餐。



(3)重视医院定期体格检查及营养监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营养不良,并早期干预和治疗。


(4)积极防治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腹泻等疾病是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营养不良如何治疗


营养不良的治疗主要包括处理各种合并症、去除引起营养不良的病因、调整饮食加强营养、促进消化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