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以下内容:
疾病预防动画课堂之-麻疹
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宝宝就要打疫苗。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到6岁前,只算国家规定必打的疫苗,就有23针,这还不算家长自费带娃接种的二类疫苗。
补钙,是中国家长们过不去的一道坎。小月龄的妈妈担心,“我家宝贝枕秃/睡觉不安稳/容易出汗,是缺钙吧?”大月龄的妈妈也担心,“宝宝O型腿/长不高,肯定是缺钙吧?”
孩子到了两三岁,一大批适龄宝妈就开始纠结“入园”这个大问题了。什么时候送宝宝上幼儿园最合适?应该早一点还是晚一点才最好?
夜间如厕这件事,如果宝宝年纪还小,妈妈们不必太着急。娃还没有准备好夜间如厕的时候,还是推荐给他穿纸尿裤。一般晚上穿到5、6岁都没啥问题。
一味的宣传,什么都没有,没什么可怕的;一味的鼓励孩子勇敢,其实都没什么实际上的用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她一起经历,让她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生出勇气,帮助宝宝未来能够走的更远些,去克服更大的恐惧!
今天,我们就跟妈妈们来聊聊“宝宝睡觉时的这些小问题”,哪些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反应,不用过多担心;哪些又是TA身体出现问题的“信号”,如不早发现早治疗,可能误娃一生!
孩子的性安全教育真的是很难把握的一个度,不能灌输的太少,但是也不能灌输的太过。而反思我们日常给宝宝灌输的性启蒙知识,确实存在很多误区,最常见的这三个,你遇到过几个?
一般来说,1岁以前的宝宝仅会说1~2个词,之后迅速增加,1岁半时词数约100个,2岁时300-400个,3岁时1000~1100个,4岁时1600个,5岁时2200个,6岁时2500~3000个。
哺乳期多吃点,保证营养充足的确很重要。毕竟,妈妈吃好了,奶水也会更多更有营养,妈妈和宝宝的身体才会更棒嘛,但吃,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吃得正确。
在胃不舒服或者大鱼大肉之后,来点清淡的粥确实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但是如果把粥,尤其是米粥当成宝宝日常的主要食物,那可能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健康。
走亲访友自驾游,总有一个是你过年的主旋律。可家里要是有个晕车的娃,说走就走就成了老大难——出门前千难万难、孩子晕车后又吐又闹看着也心疼。做些什么,才能帮宝宝克服“晕车”这个麻烦呢?
关于哺乳期的妈妈在公众场合喂宝宝吃奶已不是什么新闻,反正是每隔一段时间都能引来一波讨论在母乳喂养的道路上你耳边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疑声。
给娃挑选到一款好的牛奶,成了妈妈特别关心的事:毕竟,长个子必需的钙和优质蛋白,牛奶可是最有效、最方便也最重要的来源呢!今天我们就来手把手地教妈妈们,怎样选到一款适合宝宝的好牛奶。
事实上,选对参考标准,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少这些麻烦,否则就有可能在“坑娃没商量”的路上越走越远。看生长曲线的时候,不要只盯着最中间那条标准线看,实际上宝宝的发育曲线只要沿着其中一条曲线增长就没问题.
中耳炎往往在6个月到3岁的宝宝中发病比较频繁。得了中耳炎,耳朵难受,耳内疼痛,吃东西还不舒服,人都没精神了。有时候还会流脓,看着略恶心。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损伤听力。
宝宝的胸部的正中央位置,多能看到一个小凸起,向上翘着,这个是正常的,大家都知道这是剑突,也就是胸骨的最下端。但是如果这个部位之前没发现,突然出现包块,还会进行性的增大,长的很快,那就很吓人了,会不会是肿瘤呢?
有些妈妈可能觉得:思维导图不就是随便画画嘛,我们在家偶尔也会这样画啊;还有些妈妈教宝宝画导图的时候,会以孩子画的像不像、漂亮不漂亮为标准。
每个宝宝都会有一些小敏感,有时甚至会感觉到孤单,“爸爸妈妈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是不是不爱我了?”“小伙伴们都玩儿的好开心,为什么就没人陪我呢?”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分享的确是情有可原。家长虽然应该尊重孩子,但是正确的引导更是不能懈怠。看看我们给大家支的招,是不是能帮到“小气鬼”宝宝呢?
客服电话:4008304188
Copyright© yeemiao.com,深圳三代人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