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抢了玩具,要不要推他去“抢回来”?

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当孩子在社交冲突中“被欺负”,要不要让孩子“以牙还牙”?

……


很多育儿文章都讨论过这类问题,而且大部分持肯定的态度。很多父母也都赞同”打回去“的做法。


坦白讲,作为妈妈,如果我的女儿被小朋友打了,我的第一反应一定也是希望她能打回去。


不过我知道,女儿的反应,很可能是低头沉默不语。如果我坚持让她这么做,那么,结果有极大的可能是,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她就不会再跟我说了。



李岩老师在他的课里讲过一个例子,虽然不是打架,但很能说明孩子的心理——


一个6岁的小女孩,有一个心爱的图画本。


有一次同班小朋友恶作剧,把她的图画本画得乱七八糟,妈妈看到以后非常愤怒,问女孩是谁干的。


女孩开始不肯说,后来在妈妈追问下说了。于是妈妈跟女孩说:“下次你就大声告诉她们,这是我的本,你们没权利乱画。”


听了妈妈的教导,女孩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地说了一句让妈妈万万想不到的话——“是我让她们画的。”


妈妈当然知道女孩说的不是事实,但是听到女儿这么说,妈妈顿时也无语了。


女孩为什么骗妈妈说“是我自己让他们画的呢”?


我们这里不从道德的角度去讨论“打回去”的是非对错,我们只讨论客观的可行性及后果。


 问题1  如果孩子在冲突的当时没有直接反击,那么事后即使大人教他反击,他能做到吗?


前面故事中那个小女孩的心理感受,相信大家都能猜到。


对于一个性格温和的孩子来说,直接反击的做法难度太大了,她做不到。她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无论是身体的力量还是心理的力量。


如果她有力量反击,那在冲突的当时,她早就反击了,根本不需要大人教她。


进一步来考虑——


要求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什么认识呢?又会让他对交往产生什么认识呢?


他会觉得自己是很能干,还是会觉得自己很无能呢?对将来跟小朋友的交往,他会更自信,还是会更焦虑呢?



其次,即便在少数情况下,孩子真的打回去了,交往的形势就会彻底逆转吗?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乔尔哈勃博士,是专门研究青少年欺负与被欺负问题的专家。他在他的书中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哈勃博士说自己11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时常遭到社区里两个小恶霸的骚扰。


因为自己从小就是一个温和的孩子,因此他每次都选择躲避。但是他父亲认为他必须反击,并买来全套拳击训练设备,教他每天练习拳击。哈勃打心眼里不愿意,但也无法忤逆父亲。


终于又有一天,两个小恶霸又来招惹他。哈勃先是本能地想逃回家,但是一转身,发现父亲正站在家门口看着他。他形容他当时那种无路可退的感觉,简直就是世界末日。


最后,他一拳打在了其中一个小恶霸的脸上。


哈勃因此重新获得自信了吗?他说他没有,相反,他说在他出拳的那个瞬间,他觉得天塌下来了。


那么,哈勃从此就不再被骚扰了吗?也没有,两个小恶霸用更恶毒的手段变本加厉地对付他。


哈勃博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教孩子打回去,是行不通的。


那么,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委屈、被欺负吗?当然不是,我们当然要有效地行动。


 问题2  如何行动?


包括哈勃博士在内的几乎所有专业人员都给出如下建议:

(1)不要试图教孩子直接反击。对于天性温和的孩子,逼他反击,只会让他觉得更加无助,甚至会让他觉得自己很无能。


(2)畅通的亲子沟通渠道很重要,是孩子向我们及时求助的前提。而亲子沟通是否畅通,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同时,跟孩子沟通有关冲突时,不要让孩子觉得他是失败者、很无能,而要对他来找我们求助的勇气予以肯定。


(3)重点要放在事先的预防,而不是事后的反击。



 问题3  如何预防?


相信这肯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


我们这里所说的预防,不是指:看到哪个孩子容易欺负人,那我们就躲他远点。


我们要讨论的是更长期的预防——就是帮孩子成为不容易被欺负的对象。


一方面,真正会造成心理伤害的欺负行为,通常都发生在8、9岁之后,因此我们还有时间做准备。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8、9岁以后那些容易被欺负、被排挤的孩子,身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作为欺负行为的专家,哈勃博士在他的书中明确指出——


容易受欺负的孩子通常朋友不多,甚至还被多数孩子排挤。


他们身上最大的共同点是: 当遇到冲突的时候,他们容易激动,会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比如过度慌张或者过度愤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容易急”的状态, 并且会因为过度的“容易急”的情绪反应,而做出在同龄人看来“不恰当”的行为表现。


这些所谓不恰当的行为通常被孩子们称为“不够酷”的行为。


比如,被别人叫了外号,一下就急了:“你们不可以这样嘲笑我!太欺负人了!我要告诉老师去!”类似这样的反应,对于四五岁的孩子还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8、9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就显得太幼稚、太不够酷了。


那么,为什么遇到冲突有些孩子就能比较酷、而有些孩子就容易急呢?


再来看个故事——


小区游乐场里,有老两口带着孙女在玩滑梯。小女孩两岁左右,特别喜欢这个滑梯,一遍一遍地玩。


这时候跑来两个4、5岁的大男孩。前面跑的男孩冲上滑梯,正好赶上小女孩站在滑梯口正要往下滑。这个男孩玩得正兴奋,因为后面有人追他,所以顾不上等小女孩了,一把把小女孩扒拉到一边,自己先从滑梯上滑下来。


一看这情景,坐在旁边的奶奶不干了:“喂,这谁家孩子呀,怎么推人呀!”


老太太正要过去训斥男孩,爷爷一把把她拉住说:“哎呦,别嚷嚷,多大的事儿啊,再吓着孩子。”


爷爷把奶奶安抚住,站起来走到滑梯那边。


这时,小女孩是一脸茫然。她虽然被推了一把,而且差点摔倒,但是并没有任何委屈的表现。显然,对刚刚发生的事,她是不确定应该如何反应。


这时候爷爷走过去对小女孩说:“小哥哥跑得真快对吧,下次小哥哥再跑过来,你就赶紧站到旁边,抓紧栏杆,这样就不会摔倒了。”


爷爷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教小女孩怎样让开通道、紧贴着栏杆站稳。


不一会儿男孩又冲过来了。爷爷说:“小哥哥又来啦,快,站到旁边,抓住栏杆,对,就是这样,真行!”这时候,小女孩也笑了。


之后,每次男孩跑过来,小女孩都会迅速侧身让开,每次让开后,都会一脸得意的地看着爷爷笑,笑得特别灿烂自信。


这种笑当中,传递的信息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看,我学会了,我做到了。当然,爷爷每次也在一旁鼓掌。


显然,爷爷的做法,不仅教会了女孩不必慌张,而且还教会了她如何有效地应对眼前的情况。


如果这件事换成奶奶来处理,奶奶愤怒地把男孩教训一顿,相信一定是另一番结果了。


奶奶把男孩骂一顿,效果上只是让自己出了一口恶气,但是小女孩从中能有什么积极的收获吗?


大人的愤怒反应,只会教给孩子愤怒,以及在未来对冲突的紧张。



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这样的观点:


孩子在判断身边发生的某件事情的性质时,会有一个重要的参照,就是大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如果大人是镇定的,那么孩子会倾向于认为这件事不用紧张,而如果大人是紧张的,那么孩子就会倾向于认为这件事值得紧张。


哈勃博士也指出:


7、8岁以前的孩子对于社交冲突的感受,很多时候是不确定的,他需要通过父母的感受来学习“如何感受冲突”。


也就是说,遇到冲突时,如果父母的反应是愤怒,那么孩子可能就会从中学习到:对这种事应该感到愤怒,并且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更加紧张。


除此之外,大人的过度反应还很可能给孩子制造一个更危险的认识,就是:我是受害者。


当孩子在冲突中受挫,我们当然需要安慰孩子一时的挫败感,但是如果反应过度,给孩子留下“我是受害者”的心理认识,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为这种受害者心理,正是孩子将来无法从容面对冲突、进而可能成为真正的受害者的根源。


总之——


(1)孩子将来不容易被欺负的前提,就是面对冲突时不容易急、不容易慌。


(2)要想锻炼孩子从小镇定从容地面对冲突,第一步就是我们大人自己,在孩子发生冲突时要做到镇定从容。


当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冲突处于下风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会本能地想冲上去,这种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让自己不要反应过度,更不要把事情定性为“被人欺负了”,也就是不要轻易给孩子造成“我是受害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