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吃零食了,等会儿晚饭都吃不下了。”话音刚落,娃就开始一哭二闹三打滚,妈妈只好又递给孩子两片饼干。


“跟你说过多少次,电视看久了对眼睛不好,怎么又打开了?”等妈妈去厨房炒个菜的功夫,孩子又拿起了遥控器。


上面这些场景,你是不是觉得无比熟悉?虽然老妈子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唠叨,可孩子根本没听进去几句。大部分情况还是以妈妈对孩子的妥协告终。


所以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不如看看你有没有对孩子做过这样的事,说过这样的话吧。





嘴上说“不”,

 行动上并没有阻止


“不要过去,那边容易滑倒。”妈妈一边警告着危险,一边跟着宝宝走到了刚拖完地还沾着水渍的阳台。


“不要跑来跑去了,好好吃饭行不行?”奶奶一边喊着不要跑,一边拿着饭碗追着宝宝左一口右一口地喂。


为什么很多人嘴上说着“不要不要”,行动上却依然迁就宝宝呢?原因无非两个:要么事情本身并没有那么严重,大人嘴里的“不要”也就是随口一说;要么怕孩子不高兴,撒泼打滚难收场,于是牺牲规则来换取一时的安宁。


如果大人对孩子嘴上说“不”,行动上却没有阻止,会让孩子觉得“做了也不会有什么后果”。次数多了,孩子自然会无视大人的“不要”,继续我行我素。


所以对孩子说“不”,务必要认真:说“不”前先问问自己,这件事情真的不能做吗?如果说了“不”,就一定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总是预计孩子犯错


宝妈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越是不让孩子做什么,他们就越是要做。


比如宝宝正在研究餐盘里的食物,要是外婆催促他:“快吃快吃,饭菜别乱扔哦”。通常这句话刚说完,宝宝就会“听话”地把胡萝卜扔在地上。


当孩子还没有做出不当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提前警告他不要犯错误,一方面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信任。这种不好的感觉会推着孩子去做大人不允许他做的事。


另一方面,当孩子听到“不能吃”“小心别摔跤”“不要尖叫”这些话时,他们脑海里原本关于“吃”“摔跤”“尖叫”的那些记忆就会被唤醒。或许宝宝本来只是想捡起地上的树叶好好看看,却在我们“不能吃”的提醒下,把树叶放进了嘴里。


所以说,预计孩子犯错,不仅起不到防范作用,反而还会加速孩子的犯错,真的是得不偿失啊!


“拜托啦,乖一点,不要乱跑了!”“求求你了我的小祖宗,安静一会儿不行吗?”“看在妈妈这么辛苦的份上,别再把房间搞乱了。”


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无助和伤心,偶尔用一次或许会让孩子有所触动,暂时变得听话。但用的次数多了,却是后患无穷。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用这种方式去跟孩子交流。


当妈妈主动把自己放在弱势的位置上,乞求孩子乖乖配合时,孩子会发现,原来这件事的主动权在我,我可以选择做,也可以选择不做,全凭我高兴。这样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没有一点威信。日子久了,孩子会变得麻木,甚至觉得妈妈很烦,怎么还可能乖乖听你的话呢?所以奉劝妈妈们,千万别为了一时的方便,给自己挖这么大的坑。


马后炮:“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句父母教训孩子的口头禅,除了表达自己的怒气,增加孩子的怨气外,没有任何作用。因为这句话本身就宣告了我们的“耳提面命”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与其反复唠叨“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饭前要洗手”,不如事前定下规矩——食物只提供给洗干净手的人,然后执行到底。当孩子没洗手就上餐桌时,妈妈可以果断移开餐盘。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行动绝对比语言更有效。


 “为什么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再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如果再这样胡闹,以后都不带你出去玩了。”这些让孩子左耳进右耳出的话,总是不自觉得从我们嘴里蹦出来。没有效果不说,还会带来很多负面作用。



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一方面,他们觉得爸爸妈妈这样责备自己,“一定不爱我了吧”;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大人拿自己没办法,而觉得自己占了上风,于是继续挑战权威。


想要改善孩子的行为,赢得他们的合作,爸爸妈妈们不妨下达明确的指令,并且尽量用正面的话语来表达。譬如:孩子吃饭的时候老是打翻汤碗,搞得脏兮兮的。一般的妈妈会语带责备地说:“怎么老是弄得到处都是?”睿智的妈妈却会平静地告诉孩子:“让汤水留在碗里。”


So,文章的要点妈妈们get到了没?别再说上面那些没用又伤感情的话了,不然孩子迟早会变成“妈妈的聋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