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句俗语“Terrible2,Horrible3(糟糕的2岁,恐怖的3岁)”,用来形容2-3岁的宝宝,让许多妈妈深有同感。


2-3岁的宝宝,管教起来真的够父母头疼的。


超级喜欢说“不”,一个不小心就发脾气,喜欢打人,还经常在公共场合大声尖叫……


很多妈妈都搞不懂,曾经那个乖巧可爱的宝宝,怎么一下子就变得这么跋扈了呢?





妈妈们别担心,搞清楚这个年龄段宝宝的思维模式,能更好地引导宝宝。


今天,豆苗妈就2-3岁宝宝的一些行为特点,分析其思维模式,看看宝宝心里到底在想啥。


喜欢说“不”


“宝宝,吃饭吧!”“我不!”


“宝宝,喝水吧!”“我不!”


“宝宝,妈妈帮你穿鞋吧!”“我不!”


“宝宝,收起玩具睡觉了!”“我不!”


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大概从两岁开始,宝宝真的很喜欢说“不”,时常做一些和大人要求相反的事情。妈妈心想:“小家伙怎么就这么叛逆呢?”


其实,宝宝这是进入“第一反抗期”了。




与一岁时候相比,这个时候的宝宝动作和认知能力有了显著发展,探索欲望和自我主张也越来越强烈,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开始发展起来,开始认识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及“我”的力量。


但他们的欲望和要求常常遭到父母的禁止和限制,于是就用反抗和拒绝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告诉爸爸妈妈“我长大了”、“我能行的”


 


对于宝宝的说“不”,爸爸妈妈既要懂得满足宝宝独立的需要,又要给予足够的爱与引导。


当宝宝拒绝爸爸妈妈的帮助,想要自己独立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放手让宝宝一试。


就拿穿鞋这件事来讲,当宝宝要自己穿鞋时,你可以在旁边有技巧的鼓励和提醒:“先穿左脚,左脚是哪只呀?”


如果你想让宝宝做某件事情,在说话上要讲究点技术,尽量用选择式问句,而非“是or否”。


比如,你想让宝宝吃水果,你可以这么说:“宝宝,你想吃苹果,还是香蕉呀?”


大声尖叫


两三岁的宝宝喜欢大声尖叫,可不是因为生气,也不是为了故意要激怒你,他们是在玩很有意思的“尖叫游戏”。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正在探索声音所能产生的力量,并且试验一下通过声音可以做些什么。


比如,宝宝总喜欢在楼道里尖叫,因为楼道里的声控灯一叫就亮,宝宝觉得这可真神奇真有趣。


宝宝喜欢大声尖叫,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者在你正跟人聊得起劲的时候大声尖叫。


这是因为宝宝想要通过尖叫声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告诉爸爸妈妈:“快点看我呀!”“快按照我说的做呀!”

 

这个时候,你跟宝宝大声说“不要尖叫”,不但没有用,还会激发宝宝大叫的兴趣,让现场变成看谁能更大声的比赛。


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宝宝尖叫,当宝宝尖叫的时候,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跟他玩一个“比比谁声音小”的游戏。


 



爱发脾气


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个妈妈带着两三岁的宝宝进电梯,妈妈按下了要去的楼层,结果宝宝突然大发脾气起来,哇哇大哭,急躁地说:我要按电梯,我要按电梯……


于是妈妈带宝宝出去,然后进来,让宝宝亲自按了电梯,宝宝这才挺住了哭闹,开心地跟妈妈比“yeah”。


宝宝这样无缘无故发脾气,真的很令人费解。这是宝宝的秩序敏感期来了

 


两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进入秩序敏感期,对“一致性”相当看重。无论是位置、顺序、方式、路线、物品归属......


他会自己立下一些“规矩”,一旦你破坏了,他就会大发脾气,要求重来一遍。


这总情况下,要么顺应宝宝需求,要么想办法转移宝宝注意力。跟宝宝来硬的,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

打人、咬人


2-3岁的宝宝,总是被投诉打人、咬人,让妈妈非常苦恼。


比如,堆好的积木,被别人弄倒了,“呼”的一巴掌扇过去,把其他小朋友扇哭;又或者许多小朋友一起玩球,结果一个小朋友摸了一下宝宝,宝宝反口一咬,就把人家咬出两颗大牙印子。诸如此类的情况,真的很多很多!


这是为什么呢?


 

宝宝长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长齐,而2-3岁大致处于宝宝萌芽的后期,喜欢咬东西,或者咬人,是出牙期的生理需求。


至于打人嘛,可以理解为宝宝的一种试探性行为


2岁左右,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却还很贫乏,有时候他们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心里有苦说不出,于是就通过打人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是,这个时候的宝宝,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与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打人是不对的”这一概念。


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首先应该制止,明确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千万不可以“以暴制暴”,这样反而会让宝宝觉得,打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的宝宝在2-3岁的时候,经历过哪些让你头疼的事儿?


评论区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