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长钟情于补什么?


你家宝宝夜里闹,缺钙!

你家宝宝说话晚,缺钙!

你家宝宝头发少,缺钙!

没错,就是钙。


不管宝宝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异常”,都能跟缺钙扯上关系...


然而,有一种营养素比缺钙更普遍,也更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缺铁!



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贫血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而铁元素和血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影响到人体的造血功能,并参与血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


如果体内缺少了铁元素,就会影响宝宝发育,造成缺铁性贫血。


铁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主要有这3项:


参与血红蛋白结合


70%的铁都在这里,保证血红细胞不多不少,因为管理着血液循环,还会影响宝宝的体温。


参与肌红蛋白结合

3%的铁会来这里,在肌肉细胞中运输和储存氧,保证宝宝活力满满,心脏“嘭嘭”有力量。


输送氧气


肌、血红蛋白如果是运输氧的货车,铁就是货车的车轮,保证货车正常行驶。


缺铁对宝宝的危害


影响大脑发育

儿童早期缺铁,将影响感觉运动、认知语言、社会情绪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


缺铁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造成认知功能损伤,且是不可逆的。



虽然,铁元素可以通过后天补充,但早期缺铁所导致的一些大脑认知和发育缺陷可以持续至儿童期甚至青少年时期。


影响生长发育



和健康的宝宝相比,缺铁性贫血宝宝的体重、身长、头围及胸围发育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


等到了青少年时期,则易出现夜醒频繁、夜间睡眠时间缩短等情况,睡眠时间的减少和睡眠质量变差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为什么宝宝容易缺铁?


一般来说,足月出生的宝宝体内储备的铁可以维持4-6个月,但是随着身体不断发育完善,对铁元素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辅食添加的太晚

食物搭配不合理

食物太过单一

(有些宝宝挑食,经常只吃那么几样)

这些都可能导致摄入的铁无法满足宝宝身体发育所需的铁,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



如何判断宝宝有没有贫血?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血常规检查。


宝宝在出生后的6个月可检查1次,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


WHO给出的参考标准:

6个月~6岁的儿童,血红蛋白(Hb)低于110g/L诊断为贫血。


轻度:(Hb)浓度90g~110g/L
中度:(Hb)浓度60g~90g/L
重度:(Hb)浓度30g~60g/L

其次,家长还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


长期缺铁性贫血或严重缺铁性贫血的宝宝,通常伴有:






少数会出现异食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卫生纸等)


由于这些诱因很容易与其它病因混淆,所以很多宝宝早期贫血并没有引起重视。


TIPS : 缺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在早期(轻度和中度),爸爸妈妈是看不出来的。当真的能“看出”缺铁时,情况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与其发现之后的弥补不如早早的做预防。



宝宝每天吃多少才能保证铁元素的摄入?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显示,不同年龄儿童每日所需铁量为:



如何科学补铁?


通过食物来补铁是最理想的方式,添加辅食后,从宝宝的日常饮食入手,做到均衡膳食,便不再需要额外补充铁。


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中指出,铁的主要食物来源:


黑木耳、干紫菜、芝麻酱、鸭血、黑芝麻、猪肝、口蘑、扁豆、豆腐皮、海参、虾米、猪血等,经常摄入这些食物就不容易产生缺铁性贫血。


多吃促进铁吸收的食物


维生素C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 是一个强还原剂,能使食物中的铁转变为能吸收的亚铁,猕猴桃、柑橘、橙子、西红柿等果蔬都富含维生素C。


吃强化食物


在奶粉、米粉、豆浆中,有很多都是特别添加了铁的,“铁”的强化食物中食物标签上都有特别注明,选择合适的购买就可以。(符合婴幼儿食品国家标准)


TIPS: 如果血红蛋白浓度非常低,食疗补铁显然是不够的,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



补铁的3点误区


铁锅补铁



有报道称,使用铁锅烹饪,可增加铁的摄入量。实际上铁锅炒菜中产生的铁遇上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会变成铁离子。溶解的铁离子基本是非血红蛋白铁,吸收率并不高。



搭配牛奶



有人说,吃含铁量高的食物时搭配牛奶,更有利于铁的吸收,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各种食物中所含的铁须在人的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才能被胃肠吸收,在转化过程中,牛奶中的磷、钙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不易溶化的含铁化合物,反而不利于人体吸收,因此,喝牛奶后2小时再吃补铁食物比较适宜。


补多比补少好


铁过量容易造成铁中毒,可能直接腐蚀胃肠粘膜,以致出现呕吐、腹泻、黑便、腹痛和胃肠炎等症状。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2、威廉·西尔斯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南海出版公司 2009

3、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P325,P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