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推送了美国FDA发布的孟鲁司特钠相关精神副作用被要求加黑框警告并限制其用于过敏性鼻炎的通知后,我在评论区看到有人质疑我,说我怎么敢比GINA指南权威?



这条质疑后面打了一堆的问号和感叹号,让人看上去好像孟鲁司特钠在GINA指南中推荐地位很高似的。


那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GINA。


GINA是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简称。它由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联合创立于1993年,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哮喘的防治策略。


1995年,GINA联合全球哮喘专家制定的诊疗指南首次出版。之后不断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更新每年进行修订,成为哮喘防治的金标准。


2019年4月12日,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组织发布了“2019版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袖珍指南(GINA2019)”。


在这一版中,我截取一张6-11岁儿童哮喘治疗药物选择的图片,大家看一下孟鲁司特钠在儿童哮喘中的治疗地位。



图片比较复杂,非专业人士看起来头大。


我只大概说一下吧,哮喘药物治疗的基础,是对孩子的哮喘病情进行分级,按症状表现,6岁以上孩子的哮喘分为5级,级数越大,症状越重,需要的药物种类越多,剂量越大。


从上图下部的橙色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个级别的哮喘,首选控制药物都是糖皮质激素(ICS,如布地奈德或氟替卡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吸入激素,然后根据哮喘病情轻重再联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比如福莫特罗或沙美特罗)。


那孟鲁司特钠在哪里呢?在上图的其他控制药物选择里,即图上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换句话说,就是当首选的吸入激素效果不好时,才考虑选用孟鲁司特钠或者选择联用孟鲁司特钠。


可是,在我国,仍然有大量患者因为惧怕所谓的吸入激素副作用而放弃首选药物,仍有大量的医生为了迎合患者而放弃吸入激素的规范治疗,或者因为医生的知识没有更新而给患者进行不规范的治疗,

从而导致哮喘这样一个可以控制得很好的疾病在我国的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


尽管我已经多次科普过哮喘这个疾病,今天仍然有必要再科普一次。


什么是哮喘? 


哮喘的全称叫作支气管哮喘,它是一种发生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这类小气道上的慢性炎症。


哮喘易导致气道发生阻塞、气流受阻,从而引发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通常运动后明显,夜间或凌晨喘憋加剧。多数人可自己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但是,如果哮喘不及时治疗控制,反复发作的哮喘会导致气道的炎症不断加重,最终可能发生不可逆性气道变窄,从而影响肺功能。



  哮喘的病因是什么?

 

诱因1:遗传因素


患者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可以追溯到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病史,导致患者自身遗传了过敏性体质。


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病后症状越严重。


诱因2:环境因素


接触、服用或吸入可能诱发过敏反应以及刺激气道的物质和颗粒,我们称它们为过敏原。



诱因3:其他


冷空气、病毒感染、愤怒或恐惧等负面情绪、体育运动、食物(如贝类),甚至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都可诱发哮喘。


  哮喘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孩子得了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重点1:哮喘的治疗原则


1)尽早启动治疗

2)防止加重和复发

3)评估-调整-监测


重点2:遵医嘱长期规范使用控制药物,必要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症状。



重点3:治疗哮喘,家长配合很重要


儿童哮喘与过敏原密切相关,一旦确诊患了哮喘,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哮喘的治疗管理是一个整体,即今年世界防治哮喘日强调的“全程管理”,其中包括下面至关重要的三点:



哮喘是一个易变化的疾病,需要在治疗中定期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评估,微调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


每个孩子的个体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家长们千万不用轻信所谓的偏方秘方而放弃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出现下列情况,家长需要带孩子及时到医院看医生⬇️


● 说话困难。

● 呼吸时鼻孔张大。

● 嘴唇和指甲变灰或青紫。

● 呼吸时颈部周围和肋间的皮肤内陷。

● 心跳或脉搏非常快。

● 走路不稳。

●支气管舒张剂作用持续时间短,或完全不能缓解,呼吸仍急促、困难。


如何预防儿童哮喘?  


孕期和婴幼儿期避免接触烟草烟雾是可以改变的环境因素。如果爸爸吸烟,在妻子孕期和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建议戒烟。


母乳喂养可减少哮喘的发生,因母乳含有丰富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的第一口奶是母乳尤其重要。


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只在必要的时候才遵医嘱规范地使用。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