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根据书单买了推荐的绘本后,总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


我们都知道绘本好,孩子们也喜欢看,就是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讲,总觉得可读的内容十分有限,不知如何才能把绘本蕴含的内容更佳的展现。


那么针对绘本,我们应该如何选和如何读呢?

 

怎么选绘本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绘本


绘本在创作和发行时都会有相应的年龄分段,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经验不一样、兴趣不一样、思维水平、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不一样。


0~3岁的幼儿选择绘本时,需要考虑绘本的图画色彩清晰明快,背景单纯、图像简单,绘本里的文字语句短小且韵律感强。


undefined


由于孩子们的手指灵活性稍差,因此绘本书页易翻阅,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啃咬东西,如果选择绘本要考虑绘本的材质。一些布书、洞洞书为小宝宝而设计,避免孩子啃咬和撕扯。

                 

undefined


可根据一些比较可靠推荐和大奖作品来选择你和孩子喜欢的,或根据幼儿发展的关键期选择绘本。

                 

还可根据你想要引导的方向选择,比如:日常生活习惯,遭遇的育儿难题······


场景1


我家妞妞曾经一度非常想念她从未见过面就早已离世的爷爷,因为小区里好几个爷爷,妞妞每天下楼都和爷爷们打招呼,时间久了妞妞很好奇的问:妈妈,我的爷爷去哪了?


其实我一直很担忧孩子会问到这个问题,我也不太确定应该怎样告诉一个3岁孩子亲人离世的消息,她的理解会是怎样的,我担忧她对死亡的恐惧。


但我还是很直白的回答:爷爷去世了,不在了。


听到这个回答,对于只有3岁的妞妞来说是没有概念的:死了是怎么样的?就像我们睡着了一样吗?她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的爷爷还在,自己的爷爷不在了。



生命和死亡,可能是最难回答的童年问题之一。它很难表达,也很难理解。


死去的人和物去了哪里?他们还能思考吗?和他们说话,他们还能听到吗?以及面对生死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我们的悲伤、困惑和心痛呢?


很多学龄前期的孩子面对亲人的死亡并没有表现出我们预想的悲伤的情绪,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并不理解死亡是不可逆的,更多的害怕和伤心是因为“分离焦虑”。


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并了解,人去世与否都不会改变那个人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不会改变对他的爱,虽然我们看不见这个人了,但我们依然会想念他。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来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死亡。


《爷爷变成了幽灵》


这本书写了爷爷去世的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名叫艾斯本。他的爷爷心脏病的发作去世了,艾斯本伤心极了同时,爷爷也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小艾斯本,他出现在艾斯本的房间,坐在他的衣柜上,艾斯本想爷爷可能是忘记了什么,于是帮爷爷找,一面找,爷爷一面回忆起他的一生……


我和妞妞还一起阅读了《爷爷一定有办法》《风到哪里去了》,慢慢的,妞妞很顺利的度过了这个阶段。




当我们解答不了生命和死亡问题的时候,就让书来陪伴和安慰孩子们吧!


场景2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妞妞总是说自己做了不好的梦,时常感到害怕。于是我买了《我的衣橱里有个大噩梦》系列,还有《我的情绪小怪兽》《杰瑞的冷静太空》等,和她一起了解情绪、面对恐惧,后面她便常拿书上的内容来教导我了。


如何引导绘本阅读


早期习惯的养成是良好的开端,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可以引入绘本,从黑白卡开始,伴随孩子的成长,选择与月龄相对应的绘本内容。


读绘本的时机,不是家长想读的时间,而是孩子想和你在一起共处的时间。



可以是小睡后

也可以是晚睡前

或者是每天固定的亲子时间


我和妞妞基本是睡前一读,从她在我肚子里开始的习惯,偶尔有买来的新书比较急迫想要看的时候,陪她看一会。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来安排属于你们的亲子阅读时间,同时以孩子为主导。


有些妈妈说我家不爱看书,待不住,也不感兴趣。


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兴趣也是需要时间来生根发芽


我们可以尝试多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去寻找她感兴趣的书籍,很多时候孩子们去了图书馆就能待上一整天。


undefined


同时,还可以在家营造一个相对温馨的阅读环境,循循善诱引其“上道儿”。

 

绘本究竟应该怎样读?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绘本加起来一共也没几个字,读起来不到3分钟搞定,如果是这样来读绘本,那就完全颠覆了绘本存在的意义。


绘本是图优于文字内容,家长会对无字或少字绘本无从下手,翻两下翻完了,其实,绘本内容是需要家长来帮助做转换的,陪着孩子一起依照情景,运用想象力去做链接和联想。


幼儿起先是分不清字和画的,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语言领域的目标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倾听与表达


二是阅读与书写的准备



绘本阅读对于这两方面的目标达成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图画书的文字和图像都包含大量信息,阅读的过程会刺激幼儿的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和大脑皮层的活动。

 

绘本透过了纸本、画面还有父母亲的声音来传递出绘本的讯息,我们首先需要让口语更加的生动有趣。注意我们在讲绘本时候的口语表达方式。


孩子会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之间来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在讲绘本的时候,不必担心这些东西会不会太难,要不要用儿童化的方式来讲,其实大可不必。


我们可以用语气来取代解释,比如我们跟孩子讲数量:一个大苹果,我们可以把“大”字拉长音,来凸显大的意义。运用声音的轻重缓急给孩子最直接的体验感。


我们的语言底蕴丰厚,不同的声调代表不同的含义,附带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讲绘本时透过语调来帮助孩子理解文字,解锁含义跟内容。


同时讲述过程注意停顿之美,适度的留白,留白的意境要靠心领神会,并不是从物质的角度来看到这个部分。慢下来可以从中找到更多蕴含的乐趣。



我们从成人的角度是在讲述,孩子从孩子的角度是在观察,孩子不但在听这个故事,还在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他对画面的解读,构建属于他的奇思妙想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点,孩子注意得到,很多我们忽略的地方孩子却有着非常规的解读。甚至我们觉得挺简单的叙述怎么孩子就能乐的咯咯大笑。


正所谓,孩子的世界我们很难同频,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诠释高手,他们需要合理的引导和适度的自由,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局限不控制。


对孩子来说感知变化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成长的过程中给予这样的资源,资源就是丰富的载体,透过载体去发现和感知生活之美。


比如《小牛的春天》画面简单、内容简洁,一条主线讲的是春夏秋冬,一条主线讲的是小牛的变化。






看似简单的画面却有着丰富的细节和完美的色彩搭配,即便只是通过画面我们也能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得到四季的变化,嗅得出泥土的芬芳,抚触得到草地的柔软。


在给孩子讲这本书时,每一个细节的解读,每一页变化的对比,每一种感觉的体会,都是需要孩子身临其境的去参与。


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去感受:

现在的小草怎么了?

为什么雪花不见了?


每翻一页都需要和前面的一页做对比,引导孩子去发现,去表达。


我们不去直接解读我们所看到的内容,而是让孩子从自己的视角来诠释,哪怕和你看到的相差甚远,也无需纠正孩子。


那孩子打断我的讲述,我需不需要听孩子说?


当然


我和妞妞共读时,她不接受我随意更改书本内容(其实有的时候是念错了)或者加以通俗的解释,但她并不喜欢。


在她想要表达的时候,我会给她时间让她慢慢的讲出来,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讲的可能我也不太能够理解她话语里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伴随时间你会发现孩子在慢慢进步,表达也越来越精准而且独具特色。



亲子共读是以孩子为主导,一切她说了算,耐心听她讲完,你会发现,噢,原来她是这样理解的……

 

时常感慨有绘本的时代是多么的的幸福啊,在文化与美学的滋养中感知爱和生活的美好,我们给予养分的灌溉,给予空间的留白,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独特的自己。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