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关系,孩子们每天盯着ipad、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大大延长,说好的户外活动大多也变成了在阳台远眺。许多家长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近视了,有点焦虑:孩子最近有点爱揉眼,会不会看不清了?甚至乎,有些大孩子自己也担心可能近视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近视防控的科学方式。


如何缓解眼疲劳,

减少近视的发生/发展?


其实,科学护眼的重点不在于现在网红款的“防蓝光眼镜”,也不在于护眼灯,而是在于距离和休息。


°距离?对!


在轻松能看得清楚的情况下:屏幕越大,距离越远越好。也就是说电视/投影比电脑好,电脑比ipad好,ipad肯定比手机好!因为屏幕越大,我们就可以距离屏幕越远。


°休息呢?20分钟!


我总是会问孩子,上网课的间歇在做什么呀?在刷手机……


No!休息的时候,要让视线看6米以外的远处。每20分钟至少休息20秒。


°那还能做什么呢?


能做到上述两点已经超级不容易了!如果可以的话,建议到小区里跑一跑,跳跳绳,或者在阳台多发一会儿呆也是可以的。


此外就是:及时发现,早监测,早控制!



出现下面这些情况

建议及时到眼科就诊


发现孩子揉眼,眯眼看东西了


孩子看书看ipad看电视,会不自觉地距离越来越近


孩子出现歪头看东西


实在担心,开始焦虑了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会表达自己看得清不清楚。而是会通过眯眼看东西、坐得离屏幕越来越近等方式,来让自己“看得舒服”。这种情况下,家长最好尽快带孩子到眼科做视力筛查,明确有没有屈光不正等问题。


近视没有后悔药,如果家长们没有及时发现孩子得了近视,由于看不清,孩子无法轻松地看书学习,会导致更疲劳,从而近视增长更快。很遗憾,目前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或者训练可以逆转近视,就如同个子长高了不会变矮,眼轴变长了也同样难变短,近视不可逆。



其实3岁就可以带孩子做系统的眼科检查了,这样当相关检查指标异常,提示孩子的眼睛在向近视发展时,就能及早“预警”,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措施,避免或延后近视发展。


孩子已经近视了怎么办?


很多人知道近视后得配副眼镜戴,但是配戴普通框架眼镜仅能矫正近视,却对延缓近视进展作用甚微。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即使戴了眼镜,每年度数还是在涨,常常戴不了多久就又看不清,需要换眼镜了。当然,不戴眼镜度数涨得会更快!


那有没有什么镜片能够让近视发展得慢一些呢?还真有!现在医学上常用的方式有3种:角膜塑形镜(即OK镜)、多焦点软镜、特殊框架眼镜。这3种镜片均可在卓正眼科进行配镜,下面给大家依次简单介绍下。


°角膜塑形镜(即OK镜)


是一种物理控制近视的方法,通过镜片重塑角膜前表面来矫正近视,还可有效控制近视进展,被誉为“睡觉就能控制和矫正近视的技术”。


使用方法:夜间配戴在角膜上,白天无需戴眼镜。


控制效果:35%~60%


适用人群:建议8岁以上,希望能够有效控制近视进展,且不希望白天配戴框架镜的青少年(角膜塑形镜同样适用于成年人)。


评价:效果相当不错,但对镜片护理操作要求高。



°多焦点软镜


把“光学离焦”应用于隐形眼镜上,可令配戴者不断接受各个视觉距离的讯号,借此改善视力,同时有效减慢近视度数的增长。


使用方法:白天配戴于角膜上。


控制效果:25%~50%


适用人群:适用于无法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尤其是有倒睫或度数较高的青少年。


评价:白天配戴,有日抛型,护理便捷。度数高或没时间护理角膜塑形镜的可以选用。


°特殊框架眼镜


采取独特的“多区正向光学离焦(D.I.M.S.)”设计技术,在镜片上分布有396个微型透镜,在视网膜前持续形成近视离焦的光学状态,可以减缓青少年近视度数的增长。


使用方法:与常规框架镜一样,白天配戴。


控制效果:59%


适用人群:无年龄限制,度数不超过650度。


评价:安全方便,但目前临床数据不多,如果对角膜接触镜有担忧,不妨试试这种特殊框架眼镜*。


*该特殊框架镜指的是由香港理工大学研发,2018年刚在国内上市的多点近视离焦框架镜。根据香港理工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近视控制效果显著。目前已经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应用,以获取全面的临床数据支持。


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人往往在孩子度数很高,镜片很厚时才开始重视。如果能够在度数少的时候,就通过有效手段延缓近视进展,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受益一生。


最后再啰嗦几句,任何近视控制的手段,只能延缓部分近视增长,并不能完全阻止近视增长。所以除了靠谱的医学手段以外,也还是需要孩子注意用眼休息、用眼姿势以及保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视控制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Can Reduce Axial Length Elongation and Myopia Incidence in 6- to 9-Year-Old Children Ophthalmology January 2019Volume 126, Issue 1, Pages 127–136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