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写了我关于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做的看法,里面提到了有两类孩子,一类是“慢而深”,一类是“快而广”。


当时很多人留言问,像“快而广”,也就是很聪明,但是学什么都没长性的孩子,应该怎么引导呢?


今天就来谈谈这类孩子。


是否“真的学会”


有些时候,我们会误解孩子“学会”这件事的。


我公号曾经推荐过一款磁力拼图,这是针对3岁以上孩子的,一共有几十关,然后才有下一款拼图,更加难一点。


我记得当时有个妈妈给我留言说,她家孩子4岁不到,已经把第一款的拼图全部拼完过关了。


我当时挺惊讶的,因为根据我判断,一般来说孩子至少可以玩到5岁左右。



然后就细问了一下,才知道,这位妈妈所说的“全部拼完过关”,其实是需要在大人帮助提示下才能完成的。


那我当时给她的建议就是不着急买下一款拼图,先让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目前的拼图。


学习有四大阶段:我做你看-我做你帮助-你做我帮助-你做我看。


从这位妈妈的描述,这个孩子只是处在第三阶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学会”。


因此,开篇第一点就是想提醒大家。


面对“快而广”的孩子,我们先要自己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有没有可能只是被我们“催”着走了而已。


以教带学


那肯定有朋友会说了,你举例的拼图很容易判断,但有些例子并不好判断怎么办呢?


那我经常做的一个小检验方法就是把学习的第四大阶段进行一点转变,从“你做我看”,变成“你教我学”。


这在认知发展中称为“以教带学”的方法,它是非常好的来测试孩子是否掌握一个新技能新方法的途径。


这样的方式在课堂中很常见,比如组队学习,互相说给对方听,这篇课文讲了什么。那在家也是同样可以运用的。


最简单的就是角色扮演,父母变成小宝宝或者学生,孩子变成大人或者老师,然后父母问孩子,“这是什么意思啊?这怎么玩啊?”,看看孩子会怎么说。


像我们家还会有“小D课堂”,就是由她来说给我们听,她新学到的知识。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知道,孩子真正掌握的水平。


有时,就会发现,原来之前以为的孩子“会了”,只不过是在“依样画葫芦”。


这时我们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学什么都很快”,其实是并没有真正掌握的假象。


那如果孩子并没真的掌握怎么办呢?


就可以借着父母假装的“学生“名义提议,“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引导孩子一起重温现有的知识。


开头先谈这个问题,就是希望大家重视“沉浸”的力量。


很多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被我们家长推着走了,我们看到会抬头了,就着急让孩子进入下一个阶段,练习翻身或者坐,并没有给予孩子机会去充分锻炼巩固所掌握的新技能。

这种一直急着往前赶的心态,慢慢也变成了孩子的内在模式,于是导致的真相是,


孩子并没有“学什么都很快”,但的确“学什么都没长性”了,因为他们从未真正沉浸过。


够一够的新挑战


那不可否认,的确是有一群孩子就是真的学什么都很快。但就是不肯深究下去,进一步提高,马上就把兴趣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这种情况有两大最主要的原因,先来谈第一个,就是重复练习带来无聊感。


这类孩子的确会学习能力比较强,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会避免用“聪明”来评价孩子,但大白话说,这类孩子的确就是比较聪明的。


对于聪明的孩子来说,如果日常所做的已经不能让他感到挑战,没有了“征服”的满足感,那么自然他就会转移到其他方面,去寻找“下一个”征服的对象。


而这时,父母可以引导的就是,帮助孩子看到,原来在前方还有一个“够一够的新挑战”。


那具体怎么做呢?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入手。分别举例来说明一下。


比如孩子会脱口而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当你确认孩子是真的掌握了,也就是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含义后。


可以问问孩子还有什么成语/词语/诗句,是来描述春天或者春雨的?这就是广度的拓展。


再比如孩子可以从1数到100了,你可以问问孩子能否倒着数?能否间隔10数?能否间隔5数?能否间隔2数?这就是深度的拓展。


当然,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表现出不会了。


这时我们需要有意识去强调的信息是,“你看,学习新技能多好玩啊,学完了一个,还有另外一个,只要肯钻研,我们会掌握越来越多的”。

而不是轻易评价,“你看,让你尾巴翘起来,人不能骄傲的,你要学的东西多着呢”。

我们的目的是既要保护好孩子目前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让他看到“学无止境”。而不是为了防止孩子骄傲,而进行打压甚至羞辱。


这个平衡的关键,对于“快而广”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一点经常看我公号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了,有点老生常谈的(戳->思维模式决定潜力,这是每位家长该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但对于一部分“快而广”的孩子,之所以总是不愿意扎深的另外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不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类孩子从小是在大人们“聪明”的赞扬声中长大的,因为的确很“聪明”。但也因为如此,这类孩子慢慢形成了固化思维模式。


他们开始害怕挑战,因为任何一个失败都会显得他们不聪明了,所以他们就会用“学一点皮毛,马上转移”来作为掩盖自己害怕失败的借口。


那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怎么办呢?

然后可以先从日常游戏中让孩子去体验失败,同时父母也要多侧重于去赞赏孩子的过程。慢慢让孩子意识到,即使结果失败,只要我努力过,也是另外一种“成功/聪明”。


另外,我也很推荐多和这类孩子玩一些并没有绝对标准答案的活动。比如艺术就很推荐,画画并不是画的好才被表扬,而是你能否把自己画中的想法表述出来才是更加关键的。

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孩子更加关注努力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结果。

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固化思维模式,首先父母需要自我检讨。
毕竟,父母的关注是阳光,我们关注了孩子哪部分,那里就会生根发芽。


写在最后


我其实一直尽量避免给孩子贴标签,其实今天谈的“快而广”也是标签。所以最后还是忍不住再提醒几句。


“快而广”只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某一些孩子在某一个时期所表现的特征。但大家一定要记得,孩子是动态的、成长的。


归根到底,多观察孩子,多从孩子行为出发,这是最关键的。


另外,我是特意把“快”和“广”,“慢”和“深”结合在一起。



我见过很多父母会对孩子“学得快”而自豪,但却会抱怨孩子“没长性”;我也见过很多父母会对孩子“钻得深”而开心,但也会焦虑孩子“学得慢”。


归根到底,这两个标签只是我们父母在“养育心目中理想孩子”的视角。


下一次,当我们抱怨孩子“没长性”时,我们也提醒自己他学的东西挺快的;当我们抱怨孩子“学得慢”时,也提醒自己他掌握了可以“钻很深”。


一个简单的顺序转变,但却能让我们完全改变看待孩子问题的视角。


其实世上本没有那么绝对的“快而广”和“慢而深”。


尊重孩子的学习节奏,够不到的时候帮一下;掌握了以后鼓励跳一跳;任何时候都奖励努力的过程,这才是王道。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