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经历过严格不允许女儿吃任何零食的阶段。


当时小D对于其他小朋友零食的渴望,对我冲击很大,让我意识到,一味地禁止,只会增加孩子的匮乏感。


至那以后,我开始重新调整了自己对于零食的观点,开始和她谈论健康饮食的概念,鼓励多样化饮食。


其实想想,这一点和我自己饮食也很像啊,我也好吃,但我饮食基本上遵循的就是“二八法则”,保证80%的饮食是健康丰富的,问题就不大。


但在小D的零食中,有一类我是尽量避免的,现在她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意识,就是“空热量食物”(empty calories food)。


空热量食物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词是否熟悉,它指的是光占着热量,却不提供任何有益营养的食物。


换句话说,只提供了脂肪和糖分,其他都没提供。比如下图中的糖果豆就是绝对的“空热量食物”了。



我在小D 3岁左右的时候就和她讨论过,身体和大脑需要食物,就好比车子需要汽油。


太少的热量就会让身体和大脑“饿着”,这样不好;但是太多的热量也会让它们“撑着”,这也会让它们不舒服的。


每个人每天需要的食物热量是不同的,妈妈个头更大,需要的热量更多,所以妈妈经常吃的比小D多。


我们每天可以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没有绝对的不健康的食物,我们只要保证每天吃的丰富多样,再美味的东西也不要吃太多,那就可以了。


为了帮助小D更好理解“丰富多样饮食”,我们还引入了“彩虹饮食”。 


每天数数,自己一天吃了几个颜色的食物,至少要达到五个颜色,才能拼出彩虹。



当时,我就提到了“空热量食物”这个概念。


那时的她太小了,不能直接引入这个抽象概念,我就和小D说,


但吃有一类食物会很亏,它只提供热量,却不提供任何营养。你想想是不是这样,它占着你的肚子了,却没有“喂饱”身体和大脑。


3岁多的小D当时正好处于对于自己身体非常感兴趣的时候,当时也进行了身体科普。


因此对于怎么爱护身体,怎么照顾好身体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自然的,这些饮食的概念就像种子一样埋在了她心里。

这篇文章里有一首非常魔性的关于大脑的儿童歌曲,再放一下。




有一段时间,她经常会问我,妈妈,这个是“吃亏”(空热量)食物吗?

我就经常会和她解释,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哪些可以控制量地吃一点,哪些最好尽量不吃。


举一些例子,比如针对甜食,我相信这个是任何孩子天生都喜爱的。

那么像冰淇淋,就被归为了“可以控制量地吃一点”,因为尽管它的热量和糖分也很高,但是大部分冰淇淋里面也是含有奶制品的。


当然,这类食品我也是买少一点,买品质好一点的,尽量选择迷你装。然后我们也知道,今天吃了冰淇淋,那么饮食中需要多吃蔬菜了。

再比如,这次万圣节要来的糖果,小D自己就会做判断。


比如纯糖果类的,像小熊软糖这些的,她就没吃,因为她明白这是完全的“空热量食物”,除了糖分没有其他了。


而巧克力,我们就约定了每两天吃一块。


有没有例外?


当然,分享这些并不是说,我们就绝对没有例外情况了。


我始终相信,没有人是100%自律的,自律也不是过苦行僧的日子。而是有知情权,同时在权衡利弊下的最优选择。



那首先需要明白的就是怎样才是“健康饮食”,避开一些隐藏的坑很关键。


然后不要走极端,饮食是一辈子的,忍这件事绝对不会长久。


比如,完全“空热量食物”最常见的就是糖果、汽水、薯片,不得不说,这些食物都是口感极好的。

我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这些食物属于“空热量食物”,同时提供一些相对更好的替代品。


比如糖果对应的是巧克力或者冰淇淋,再健康一点的就是水果或者水果奶昔了;


汽水对应的是我们自制水果饮品,就是把水果或者蔬菜切块放进饮用水,或者是苏打水/气泡水(一般来说孩子不喜欢苏打水口感的,但对成人来说是不错的替代)


薯片对应的是烤薯块、蔬果条。



我一直觉得,不该剥夺饮食的快乐,但是我们在饮食的时候需要有知情权。


同时,也可以聪明地进行选择,享受快乐的时候有更加健康一点的替换产品。


最后,如果真的哪天,我们一起吃了完全“空热量食物”。比如外出吃饭点餐,或者和其他小朋友聚会,总是难以避免的。


那么就全然地和孩子一起享受,也不要总是各种担心制止,和她一起分享美食,开心自在的状态比难得的“不健康”对我来说更加重要。

那接下来几顿有意识地多引入蔬菜,同时当天也有意识地多带着孩子运动一下,其实单顿的影响对于我们长期健康的饮食计划来说,是非常小的。


日常健康饮食就好比是“银行储蓄”,让我们有底气说难得去多花一点,也不会出现赤字。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奶奶。她算是苏州的大家闺秀,记忆里永远是纹丝不乱的头发,直到晚年,体态还是非常好。


苏州人好吃甜食,奶奶慢悠悠地优雅享受各种食物的记忆至今印象深刻。


我记得自己当时到了青春期,开始在意自己身材了,经常边吃边担心,这么下去要变成胖子了。


奶奶就和我说,身体吃下开心的食物就不会胖,会发胖的人都是对食物不敬畏,不认真用心吃东西的人。


我想这是我最初的欲望管理课吧。


了解什么对自己好,但也尊重听从身体的声音。认真做选择,但真的选择了,就全然享受,而不是患得患失。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