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任何事情都习惯“以终为始”,尤其在焦虑的时候,在被大环境影响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来,问问自己,我要做这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这样的提问是在帮助我们抬头看路,而不会被“大众”带着一会这一会那。今天又是我们读者“宝藏女孩”的分享时间,分享的也是“以终为始”的体现。


要知道,我们孩子的未来环境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目前在上小学的孩子未来至少有一半的工作是现在没有的。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更加需要多抬头看路。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很多,但是思维模式是无法替代的。



思维模式有很多,除了今天文章分享的三个,也欢迎你留言,告诉我你最想给孩子的礼物是什么。


我给孩子的三个思维“礼物”


这个问题是我有天晚上,玩了一个关于“爱和给予”游戏后,对自己的提问。


游戏是孩子的另一种表达,自从知道这点后,我就又开始间接性玩游戏,虽然和孩子的游戏完全不同,但很想去体验乐趣到底能带来什么,总结起来有三点最明显:


1.和别人的合作——团队打怪比单兵作战更开心


2.不怕失败——可以复活


3.任务背后的奖励——有挑战,也有收获



联系到育儿,这三点也是相通的。对于我来说,这三个思维“礼物”是我想帮助孩子获得的,让孩子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里,掌握不变的思维能力。


第一个思维礼物

同理心


简单说,就是“把别人的鞋穿在自己脚上去感受”,它能帮助孩子在社交上的大部分问题,我常常开玩笑说,这是一个不需要通过吵架就能解决人际关系的思维。


很多时候,当同事、好朋友和家人提出与我们不一致的意见时,我们第一反应总是不舒服的。


继而陷入“为什么你要反对我”的思路,开始找各种回击的理由,或者反击不成无奈接受。



如果我们有同理心思维,可随时换位思考,站在他人角度去感受、思考,就会理解对方观点、行为、处境了。


原来他们只是和我们不一样,我还是可以有我自己的观点。这和前面的“被害人”思维,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那说回孩子,这种思维就可以让她在“被抢玩具”、“和朋友产生冲突”、“情绪管理”等场景里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我女儿心心刚入园时,她面对社交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被抢玩具。


我没有急于给出建议,而是提了一个问题:那你觉得,他为什么要拿走你手里的玩具呢?


心心带着眼泪的脸愣了一下,她明显被这个问题带到了另一个视角,从而开始思考。



我接着又提问:他是不是看起来很喜欢这个玩具?她点点头。


接下去的时间,心心去体会对方是因为很喜欢玩具才想抢,同时也看到自己也很喜欢的状况,我们聊天的内容自然而然往“怎么让两个都喜欢这玩具的孩子都开心”的方向走。


学会拒绝,提议轮流玩或者向老师求助等方法,是我们共同思考的解决方案,因为是自己想的,心心也更快地去做到独立去处理这种状况。


同理心日常游戏

用乐高为居民搭建舒适不无聊的超市、

候车厅等空间


同理心思维让我们能心态平和地看待对方和自己的不一样,既尊重对方,也不会说有讨好心理而委屈自己,求同存异,不是“传说”。


第二个思维礼物

成长型思维


大J的文章曾提过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 


前者让人认为努力没什么意义,聪明的人才会永远成功;后者认可失败虽一样让人难受,但强调下一次如何改善,错误是学习的正常过程。


这个理论对我提问的是:你能给予多大的试错空间或成本给孩子?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却还是忍不住让孩子识别正确的形状、发出正确的读音、做出友好的社交礼仪、选中题册里正确的答案等。


因为这些都是“对的”,“错的”一面会让我、孩子在社会环境里显得尴尬、煎熬、压抑、内疚。


我越是在意正确答案,孩子就会形成“错误是不被接受”“错了就完了”的思维。


开始越追求唯一的答案,不敢再去做探索,这对孩子的质疑能力和创造力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试错,是认知、知识学习更新迭代的动力。



其实我们能在家里实现很多的试错空间:


当心心把牛奶撒在地上时,不用上火,趁势观察液体形状不固定的特征,和她讨论抓牢杯子的方法等;


当心心把题目做错时,多问“为什么你会选这个”、“还有其他路可以走吗”,而不是标准答案的解题思路;


当心心没有遵守班级规则而犯错时,我们会更多讨论“为什么需要这个规则”、“你的想法和规则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而不是“你就这样做”的粗暴式命令。


在“彩虹杯”实验中体会试错

糖的分量、颜色、剂量都会影响结果


孩子天生不怕犯错误,重要的是我们父母能放手多少。


错误或失败,和正确成功一样自然,重要的是我们真正从中学到了什么,或者我们可以做什么在未来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孩子也因此更好接纳不完美的自我,开放、探索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才是成长型思维的魅力。


第三个思维礼物

解决问题的思维


乍一看,这个思维简直就是“废话”一样。但是仔细回想,我们平常类似“快点吃饭”这种命令说得多,还是“你认为怎样”的引导式提问多?


这也是很多孩子一上小学就表现出对老师提问“迟钝”的反应,因为以前是命令式环境,孩子照着做就行,突然到了一个要自己动脑的环境,当然觉得可怕。


再看到未来,学校、职场、生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不会让我们陷入“问题好麻烦”的情绪和僵局,而是“如何解决、我又可以学到什么”的兴奋和动力。



提问,是一种能力,也需要环境去浸润。


这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定义问题。


再举个例子,心心的“十万个为什么”模式,我一直不觉得很烦,“为什么要吃蔬菜?”“为什么水涨上来了?”“这个是什么用的?”


我不会去打断她的脑洞问题,因为阻止提问,或嫌弃说“别整天问乱七八糟的”,意味着让孩子停止思考,这对于希望她成为独立思考的我来说,是南辕北辙的养育行为了。



下一步,假设和验证答案环节。


我知道的会给她讲,不知道的就大方承认,然后和她一起去找答案,有时甚至查到的答案过几天发现是错的,又开始新一轮查找。


我觉得,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才是最好的学习示范。不知道,没什么可怕的,整个人类历史发展都是从“不知道”走向“知道”,又发现新的“不知道”,不断循环。


思考的过程,意义要远远大于我们找到的答案,这是我想告诉心心的。


植物一定需要水、土壤和光吗?

心心在观察空气中也能生存的植物——空气凤梨


只有孩子有了强烈的解决问题思维,在面对学业、生活的困难时,才不会只有痛苦和埋怨;


在追求自己梦想时,才能到达最想要的边界,在与未来社会的变化相处时,才能真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我希望心心成长为爱自己、也学会快乐与他人相处的人,那这三种思维,将会支持她保持自我,也有“社会人”属性。


这些,也与我想给心心无条件之爱毫无冲突。


也有人曾聊天时说,这样育儿太功利了,和鸡血知识有何区别。


一个是帮助她找到自我、认清想做什么的能力,一个是帮助她捏出学生模样、完成阶段性任务。这对我来说,有本质区别的。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