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娃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出门碰到人不打招呼;

到公园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

被别的小朋友打也不敢还手;

怕黑、怕一个人、怕闪电打雷、怕一切未知陌生的东西;


这么胆小将来可怎么办?估计这是所有宝妈的一块心病啊。


谁能赐给我娃一些胆量。



无论是开朗还是内敛,内向还是敏感,每一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的独特属性来到我们身边,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性格不存在优劣好坏之分,但我们很容易就会将胆小和懦弱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男孩子,稍微表现出一点点害怕的情绪,就会被家人无限放大。


昨天晚上C爸带CC去小区游乐园玩,我们刚走到那儿,就听到一个男娃的哭泣声和奶奶的责备声:


“你个男孩子怎么这么胆小,滑个滑梯都不敢!”

“多丢人,别玩了,赶紧回家!”


老阿姨气哄哄领着小孙子回家了,把刚来的老父亲吓得一头雾水。


不滑滑梯就是胆小吗?胆小很丢人?丢谁的人?听说后的我一连在心中打了三个大大的问号,今天赶忙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探讨孩子胆小这件事。



有些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胆小,一部分原因是由后天养育形成的。


父母的这些行为可能才是导致孩子胆小的原因:


1过度严苛


当一个孩子总是受到批评时,他会由对批评的恐惧转移到受批评的这件事上,从而抵触再做这件事。


说到这,想起了我的一个中学同学,非常优秀的一个女孩子。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演讲比赛,这位同学一路过关斩将,杀到决赛。但决赛时,同学因紧张而失误,与冠军失之交臂。



同学的母亲当场就一通责备:有什么好紧张的?下面的人能吃了你啊?真是给我丢人。


之后,我这个同学再也没参加过类似的比赛,甚至在班会上发言也是唯唯诺诺的。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优秀,所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鞭策,不允许孩子出一丁点错。我们以为孩子会吸取教训,由此会变得完美。但其实,动不动就批评,反而会使孩子做事畏手畏脚 。


因为害怕犯错误,孩子整天在心里琢磨或担忧那些潜在的可能会犯错误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又怎么会不胆小,怎么会爱说话呢?


2过度保护


我见过一些老人,对孩子保护得是滴水不漏,但凡孩子可能会有一丁点存在的危险,就赶忙去阻止:


不许碰这个,不许碰那个,脏死了,有细菌怎么办?

不许跑不许跳不许爬高,摔跤了怎么办?

不要和这个玩,不要和那个玩,欺负我家宝宝怎么办?


虽然说保护孩子是没错,但凡事过而不及。


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性,变得依赖父母,不敢去尝试和探索,也不敢与人交往。长此以往,就会变得“胆小”起来。


研究证明,过度保护会使孩子依赖性太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信心、自理能力差,胆小等。


3经常说吓唬小孩的话


孩子出生时就如一张白纸,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在好奇的探索中,也伴随着诸多危险。所以,父母便会经常对孩子实施“大灰狼”式的教育方法。


“大灰狼”式教育是什么?举几个例子你就会明白啦。

“你再哭,晚上就让大灰狼把你叼走!”

“你再不睡觉,大灰狼就来咬你了!”

“不好好吃饭,晚上大灰狼来找你!”


这些话听上去会不会很耳熟,这是老一辈吓唬小孩专用句,小的时候谁还不是被这样吓大的?所以,小时候C妈也不敢一个人睡觉。


在孩子不听话或有对抗行为时,父母常常以恐吓办法方式阻止,却不知这样,会影响儿童心理的正常发育,造成孩子胆小怕事、懦弱等性格。


4在孩子面前吵架


爸爸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会让孩子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会觉得父母是因为自己争吵,而变得愧疚自责。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不敢讲话。


遇到困难或者有什么烦心事,也不敢向家长寻求帮助。更因为怕自己犯错误,而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更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



有的孩子天生胆大,喜欢冒险;但有的孩子可能天生胆小、不爱说话。先天原因我们无力改变,但是,后天养育不当造成孩子性格上的胆小、害羞,还是可以避免或弥补的。


1不强迫孩子改变

有些娃天生就是内向、慢热的,他们对陌生的人或事会感到焦虑或害怕,这都是很正常的,我们没有必要硬要娃改变。


如果娃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变得胆小,那我们可以耐心地帮助孩子改变。


最开始的时候不要把娃带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直接让他融入。这样宝宝估计会更抵触接触人群了


可以先让宝宝和熟悉的人一起玩(谁还没有几个玩得好的小伙伴了),多帮孩子主动邀请小伙伴到家中来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更能放开。然后再尝试在陌生的环境玩耍(朋友家或者外边)


总之,一切要在尊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去引导孩子。



2允许孩子犯错误


孩子天生就是冒险家。冒险就存在风险,就容易犯错或者受伤,我们应允许孩子在尝试中犯错误。


有一回,CC和一个小男生一起在公园的水池旁看金鱼(水池很浅),我们家长都没有太在意,没一会小男生湿哒哒的就跑了回来,吓得我赶紧看了看CC,还好娃没事。


原来是男孩想要去捉水里的金鱼而摔到了水池里,我正想说赶紧带娃回家换个衣服,结果对方妈妈拉过孩子对着屁屁就是两巴掌,边打边说:“让你离水远点,就是不听,下次再到水边去,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虽然我明白她是着急加担心,但是,反应未免有些过激了。对于孩子来说,在玩耍的过程中难免磕碰,相对于责骂,我们更重要的应是教会孩子去分辨危险,而不是一竿子打死,以后让孩子看见水就三米开外绕道而行。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犯错,本身他们自己就已经很自责了,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再批评指责,那孩子会感觉到更害怕,进而不敢再继续尝试。父母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聪明的家长会忍耐,忍受孩子弄脏的衣物,留下的烂摊子,允许孩子的“调皮捣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尝试中,靠自己的力量,突破自己,渐渐变得更自信、更勇敢。


3为孩子创造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子对陌生事物表示出恐惧很正常,爸爸妈妈多耐心地陪伴孩子去尝试,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会慢慢克服恐惧的。


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模仿和学习,有时候比大人的鼓励要好使的多。


CC姥姥之前给姐弟俩买过一只仿真的玩具狗,没成想小表弟特别怕,当时就有“围观群众”说,你是男孩你怕啥呀,你姐姐都不怕。


我们并未理会,CC姥姥拿在手里反复说假的,但小表弟还是不敢碰。虽然是不敢碰,但小眼睛一直往狗那瞟,又好奇又害怕的样子。


我们也不催他,给他时间让他看姐姐玩,并不断鼓励他尝试看看,观察了很久看CC玩的开心,这才敢伸手摸,后来确认狗狗不会咬人,才放心的和姐姐一起玩。


比起早早给娃贴标签,有时候成年人最大的宽容就是退一步,然后闭嘴。



4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具体的鼓励


当孩子鼓起勇气去尝试之前不敢做的事情时,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鼓励和帮助。一旦孩子在尝试过程中存在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避免好不容易激起的勇气和兴趣又被打压下去。


同时,也要对孩子的进步行为提出具体的表扬。比如,不敢一个人睡的孩子,第一次要求自己睡,我们应立刻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表扬,予以强化。


并且表扬要具体到事情,如:“今天你主动要求自己睡觉,真勇敢!妈妈小时候都不敢一个人睡呢”,而不是“你真棒!你真厉害!”这样宽泛的语言。


因为这样孩子能更加准确地接收到妈妈的信息,妈妈是因为“我自己睡”这件事而表扬我。慢慢的孩子也会逐渐明白,父母的表扬或批评,都只是指的某一件事,而不是对自己的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



C妈说:


想让孩子更加勇敢,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陪伴与鼓励,而不是逼迫和打击。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去自由得探索和体验这个世界。


虽然可能会碰壁,可能会受伤,但那些都将是孩子成长路上的财富。成长的魅力,就是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秒迎接孩子的是怎样的风景。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