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问大家一个扎心问题:你家孩子的牙膏,是跟风买的网红款吗?要是答案是“是”,那可得赶紧自查!
上周的后台留言里,就有位宝妈踩了坑——她家6岁的孩子平时早晚都坚持刷牙,去看牙时却查出6颗龋齿,2颗浅龋正往深里发展,牙医直叹“可惜了这口牙”!
每天刷牙还烂牙?问题很可能出在“网红牙膏”上!
01
网红儿童牙膏的
3个“伤牙陷阱”
很多宝爸宝妈选儿童牙膏,只看“娃爱不爱用”“颜值高不高”,却忽略了核心的护牙逻辑。小豆苗曾经实测 10 款儿童牙膏,结果网红款全踩雷!今天,特意整理了网红牙膏最常见的3个坑,快对照家里的牙膏检查下!
01
为“可吞咽”牺牲氟含量,等于“刷了个寂寞”
第一个陷阱就是“低氟甚至无氟”。
很多网红牙膏把“无氟可吞咽”当核心卖点,抓住家长“怕孩子吞牙膏”的心理。但中国疾控中心明确规定,3岁以上儿童牙膏氟含量需在0.05%-0.11%之间。那些氟含量不达标甚至无氟的牙膏,刷再多遍也只是清洁掉表面食物残渣,根本挡不住细菌侵蚀牙釉质。
家长们要记住,氟是预防龋齿的“黄金成分”,它能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细菌侵蚀牙釉质。

02
重口味调味+隐形糖,越刷牙越蛀牙
为了让娃喜欢,网红牙膏把口味玩出了新花样:水蜜桃、巧克力、甚至可乐味都有。但这些诱人味道,大多靠人工香精和甜味剂撑起来,更隐蔽的是“隐形糖”——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成分。
这些成分虽不如蔗糖直接,但长期残留在口腔里,会被细菌分解成酸性物质,慢慢腐蚀牙齿。她家孩子就是因为太喜欢草莓牛奶味,刷牙时故意含着不吐,反而让糖分在牙齿上“扎根”,难怪烂牙速度这么快。
03
跟风加“美白研磨剂”,磨薄儿童牙釉质
成人牙膏流行“美白去渍”,网红儿童牙膏也跟风添加研磨剂。可家长们要知道,儿童牙釉质比成人薄30%,就像脆弱的陶瓷,研磨颗粒会在牙釉质上磨出小坑。
牙釉质一旦受损就无法再生,反而会让牙齿更敏感、更容易藏污纳垢,形成恶性循环。对孩子来说,牙齿健康比“美白”重要100倍!
02
3步选对儿童牙膏,
比跟风网红靠谱
其实选儿童牙膏没那么复杂,小豆苗总结了“一看二选三拒绝”法则,新手爸妈也能轻松搞定:
看氟含量:选对浓度才有效
买之前先翻成分表,找“氟化钠”“单氟磷酸钠”字样:3-6岁选0.05%-0.07%的低氟款,6岁以上选0.07%-0.11%的标准款。
如果孩子偶尔吞一点也别慌,只要氟含量合规,少量吞咽不会有风险,刷完及时漱口即可。
二选口味:越简单越安全
优先选原味、淡薄荷味,或成分表干净的淡水果味。那些闻起来甜腻的“奶茶味”“蛋糕味”,大概率加了大量香精和甜味剂,直接pass。其实孩子的味觉习惯可以培养,没必要靠重口味讨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三拒绝:花里胡哨的附加功能
儿童牙膏的核心功能只有“清洁+防蛀”,美白、去渍、清新口气这些功能对孩子来说都是“多余项”,反而可能添加不必要的化学成分。包装再精致、博主吹得再神,也别为无用功能买单。
03
选对牙膏只是第一步,
护牙还要做对这些
最后再跟宝爸宝妈强调:牙膏选对了,刷牙方法不对也白搭!
3-6岁孩子手部协调能力不足,必须由家长帮忙刷,用“巴氏刷牙法”(刷毛45度角对着牙龈沟,小幅度震颤)刷够2分钟;6岁以上可以让孩子自己刷,但家长要全程监督,刷完用牙线清理牙缝。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另外,建议每月检查一次孩子牙齿,发现牙面有小黑点、孩子喊“牙疼”或吃饭塞牙,一定要及时看牙医——早期浅龋补起来不遭罪,等发展成深龋伤到牙髓,孩子就要吃苦头了。
快把网红牙膏换成了氟含量达标的基础款,让孩子养成“刷完吐干净、不舔牙膏沫”的习惯吧。记住:儿童牙膏的核心是“护牙”,不是“哄娃”。
*本文撰稿人:静待花开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