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幼儿园家长群里的“求助信号”越来越密集:
“我家娃半夜烧到39.8℃,抱着我喊喉咙痛、浑身酸,这是不是流感啊?”
“娃刚退烧,爷爷奶奶就接连中招,全家轮流倒”
“孩子烧得没法去幼儿园,我跟老公请假都快请秃了”
……
相信不少家长都经历过这种全家作战的崩溃:孩子一发烧就整夜守着,物理降温、喂药、量体温连轴转,好不容易孩子精神好点,自己或老人又被传染,整个家都被流感搅得鸡犬不宁。
这波让娃遭罪、全家折腾的“感冒”,十有八九是流感在作祟!
01
流感不是感冒,千万别“扛扛就好”
很多家长觉得“感冒而已,扛扛就好”,但对孩子来说,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差别真的太大了!
普通感冒多是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孩子顶多流点鼻涕、喉咙有点痛、轻咳几声,照样能玩玩具、吃零食,一周左右就自愈。
可流感是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到可怕——孩子在幼儿园、学校共用玩具、凑头说话、共喝水杯,都可能被传染,班里只要有一个孩子被感染,不出几天就会出现连锁中招的情况。
孩子得流感后,症状更是来势汹汹:潜伏期一般1-7天,发病就突然烧到39-40℃,还会哭着喊头痛、肌肉酸痛,有的孩子会咳嗽、咽痛,要是感染了乙型流感,还可能又吐又拉,精神差到连最喜欢的动画片都没力气看。
更要警惕的是,孩子免疫力还在发育,流感很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看着孩子蔫蔫的样子,家长们肯定都在问:有没有办法能让孩子少遭罪、全家安稳度过流感季?答案其实很明确——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02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全家少遭罪
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变异出新毒株,去年孩子感染过或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力,根本挡不住今年的新病毒。
疫苗是预防流感最靠谱的手段,能大大降低感染概率,就算真的不幸中招,高烧、肌肉酸痛这些症状也会轻很多,恢复得更快,更能大大减少肺炎这类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对家长来说,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也能显著减少家庭负担:孩子不用承受病痛,家长不用频繁带孩子跑医院,也能避免因照顾生病孩子而请假耽误工作,更能降低老人等家人因密切照顾孩子被传染的风险,从根本上减少全家患病的可能。
尤其是6个月到5岁的孩子,属于流感的高危人群,更应该尽早接种。
03
纠结选哪种流感疫苗?四价保护更全面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价和四价两种流感疫苗,都可以给孩子接种。
关键差别就在乙型流感病毒的覆盖上:三价疫苗能覆盖甲型H1N1、H3N2亚型和乙型Victoria系;而四价疫苗在三价的基础上,多覆盖了一种乙型Yamagata系,防护范围更广,无论是幼儿园中流行哪种乙型流感毒株,都能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04
对流感疫苗还有疑问?看完就行动吧
给孩子接种,时间一定要踩准——现在正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黄金期!疫苗接种后要2-4周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赶在流感高发期前接种完成,等孩子去幼儿园、学校时,就能全程守护。
就算错过了这个时间,整个流行季都能接种,早打一天就多一天保护。
哪些孩子需要接种?有没有年龄限制?
A:6月龄以上的孩子可以接种,尤其是6月龄-5岁的宝宝,属于流感高危人群。6月龄以下的小婴儿没法接种,建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看护人都接种流感疫苗,给宝宝建一个家庭防护圈。
孩子接种安全吗?会不会有副作用?
A:我国给孩子用的流感疫苗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安全性有保障。少数孩子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疼、低烧(38.5℃以下)等轻微反应,一般1-2天就自己好了,不用特殊处理。
给孩子接种后,就一定不会得流感了吗?
A:疫苗保护率不是100%,但能大大降低重症风险。如果孩子接种后还是生病了,大概率是感染了疫苗没覆盖到的罕见毒株,或者刚接种完抗体还没产生就接触了病毒。但即便生病,症状也会比没接种的孩子轻很多,恢复得更快,也不容易出现并发症。

去年给孩子打过了,今年还需要打吗?
A:需要。
一方面,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异,上年的疫苗针对的毒株和当年的可能不一样,今年对甲型 H3N2 流感病毒亚型疫苗组分就进行了更换;另一方面,孩子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只能维持6-8个月,过一年就明显减少了,没法提供有效保护。每年按时接种,才能给孩子持续的防护。
给孩子选疫苗,三价和四价该怎么选?
A:孩子在幼儿园、学校里接触的人多,感染风险高,四价疫苗比三价多覆盖一种乙型流感毒株,防护更全面。不同年龄段有对应的疫苗规格(比如3岁以下选儿童专用剂型、3-17岁有鼻喷剂型),接种时听医生的安排就行。
流感季对孩子和家长来说确实是一段需要多加注意的时期,但只要做好科学防护就能顺利应对。与其等孩子生病后焦虑忙碌,不如现在就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为孩子做好防护。希望这个秋冬季节,每个小朋友都能健康成长,每个家庭都能安稳度过。
*本文撰稿人: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Z]. 2025.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