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发烧了,家长在带着孩子就诊时常常会问医生 “是否需要抽血化验一下?”在每年流感爆发的季节,医院的儿科急诊有时等候时间达到4小时以上。这种情况下,一些医院出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医疗风险的考虑,甚至会统一安排每个发烧的宝宝都先去抽血化验,等拿到报告单后再来看医生。


在发烧的宝宝中最常开具的抽血检查往往是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这两项。如果拿到一张结果正常的抽血报告单,医生的解释往往是“病毒感染,过几天就好了”。家长看到化验结果正常,往往也会放心一些。


但是,抽血化验对于发现宝宝发烧的原因真的是“万能”的吗?抽血化验结果正常就可以“高枕无忧”吗?


答案是:不一定。




我们来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统计学原理解释“为什么抽血化验不是万能的?”


任何一项抽血化验对于医生的诊断之所以有辅助作用,一定是因为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群与不患有该病的人群之间,在某个化验指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理想状态下,它们遵从一种“非黑即白”的规律:凡是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或“阳性”时,就可以断定该位患者的确患有这种疾病;而结果“正常”或“阴性”时,就可以断定他没有患这种疾病。


然而,这样的理想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在真实的临床实践中,“患病者”和“健康人”这两个群体的某项化验指标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重合部分。




下图中,横坐标代表某种化验结果的分布;左侧的蓝色正态分布曲线代表不患某病的健康人群;右侧粉色的正态分布曲线代表患有某病的人群。两者重合的三角形部分,则代表患病者和健康人之间在化验指标上的重合部分。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三角形,却可能让医生在解读化验结果时谨慎再三。



判定化验结果的“正常”和“异常”之间的临界值应该选定在哪里呢?假设我们把A作为临界值,就意味着A右侧的相当一大批健康人(从图中看甚至会接近一半)的指标也被误归为了“异常”,也就是有一半的健康人都会出现“假阳性”,这无疑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为它会导致大量在健康人身上的过度治疗。


假如我们把C作为临界值呢,就意味着C左侧有相当一大批患有某病的患者却被误归为了“正常”,也就是“假阴性”。这更是灾难性的,因为它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所以可见,“假阳性”和“假阴性”是不可能同时被消灭的。在两难之下我们只能在A和C之间选择B来作为实际操作中的“临界值”,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同时接受一部分“假阳性”和“假阴性”,也就是图中相对较小的两个白色三角形。


例如,儿科医生常常用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作为区分“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指标。然而,很多综合性医院的实验室在出具血常规报告时都把成年人的白细胞总数正常范围作为“参考范围”。由于成年人的白细胞总数普遍低于儿童,这就会像选取A值一样,带来非常高的假阳性率。很多家长甚至医生看到被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都会急于得出“细菌感染”的结论,而忽略了正常值参考范围重要性。这无疑会导致抗生素的使用指征过宽甚至“滥用”。



如果我们使用按照年龄范围界定的参考范围,就可以“明察秋毫”了吗? 恐怕没那么简单。


例如,在细菌感染的较早阶段(出现发烧的2-3天内),白细胞总数的升高往往不明显,这是因为身体发现细菌感染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动员”骨髓中存储的白细胞进入外周血。这时图中蓝色和红色的两条曲线分布非常非常接近,甚至两者几乎完全重合。


这就意味着如果选择在这时做血常规检查的话,无论把临界值选在哪里,它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会很低,这个血常规检查几乎没有任何临床指导意义:看似“正常”的结果也许是因为虽然有细菌感染但白细胞还没来得及升高;看似“异常”的结果也很可能是一种过度解读,因为除了细菌感染外还有很多可能导致白细胞轻度升高的原因,常见的包括病毒感染如手足口病、身体的应激状态、高热惊厥、脱水、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等。


抽血化验只是在医生的临床决策中,提供一些客观的信息。而判断孩子的病情,需要儿科医生通过仔细地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来综合评估。


首先,医生一般会通过孩子的症状组合、查体发现、接触史和其他危险因素等来综合判断最可能导致的感染部位;在感染部位不那么明确的时候,有时还会考虑通过检查小便来排除尿路感染。其次,孩子在生病期间的精神状态和胃口,以及发热的频率与间隔时间、最高体温等,也会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总之,抽血化验不是万能的,而只是辅助判断病情的一个工具。“看病一定要抽血化验才放心”、“化验结果都正常一定没事”等概念都不免有些舍本逐末了。化验结果对帮助判断病情的指导价值也受到化验时机、参考值范围、感染部位和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解读时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更重要的是家长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新的症状或提示病情加重的线索。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