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被问爆的问题特别集中:“今年流感疫苗能打了吗?现在带娃打会不会太早?当流感真来了,疫苗保护力还够不够?”


作为每天和家长打交道的小豆苗,特别懂这种纠结。但说实话,现在安排接种,对孩子来说可能比硬等到冬天更稳妥。尤其是家有小龄娃的,真的别再拖了!


要知道,给孩子全面的流感防护,光孩子打疫苗还不够,全家一起接种才是关键。孩子的免疫力还在发育,家人接种能减少自身感染流感的可能,从源头切断病毒传给孩子的途径,相当于给孩子筑起 “双层防护盾”,让保护更周全。



01

儿童流感疫苗:

现在打比等冬天更稳妥


为啥这么说?可不是随口建议,全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往年经验里总结的——


避开冬季接种高峰,现在打更省心


每年一到冬天,社区医院的接种点就排起长队,家长带娃早起挂号、排队两小时是常事,有时候热门的鼻喷疫苗还会断货。现在疫苗上市不久,不仅接种的人少,三价、四价、鼻喷减毒等品种也齐全,选起来余地大,带娃去不用耗太久,何必非得凑那个热闹呢?


上学就是“大考验”,提前防护更踏实


家长们可能不知道,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里,90%都集中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孩子们在集体生活,几十人在教室里朝夕相处,一旦有人感染,病毒很容易“一传十、十传百”。


孩子得了流感,轻则发烧咳嗽好几天,重则可能引发肺炎、中耳炎,不光娃遭罪,家长还得请假带娃跑医院,耽误工作不说,看着娃难受也心疼。


提前打疫苗,相当于给孩子的集体生活加了层“防护罩”。


指南早改了说法,别被老观念绑住


以前总听人说“10月底前打上就行”,但最新版的《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早就把这个时间限制删了,明确建议“只要有疫苗,尽快安排接种”。


毕竟流感流行期很长,北方能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南方甚至能到4月,疫苗的保护力完全能覆盖整个高峰,根本不用担心“早打会失效”。



给抗体留足“成长时间”,小龄娃尤其要算好账


疫苗不是一接种就立马“生效”的,就像种子发芽需要时间,身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抗体,通常得2-4周。更关键的是,8岁以下从没打过流感疫苗的孩子,按规定要打两针,两针之间还得间隔至少1个月。


举个例子:现在打第一针,下个月打第二针,到11月底刚好完成接种,等流感可能开始活跃时,抗体已经稳稳“上岗”了。要是拖到11月才开始,两针打完都12月底了,万一流感来得早,孩子就可能暴露在风险里。




02

今年儿童流感疫苗怎么打?


哪些孩子必须打?


6月龄及以上的孩子都建议接种,尤其是这几类重点人群:

① 6月龄-5岁儿童(免疫力较弱,感染后容易发展成重症)

② 有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孩子

③ 幼儿园、小学的学生(集体生活感染风险高)


疫苗选哪种?


目前有三种可选,按需求挑就行:


① 三价灭活疫苗:适合6月龄及以上,覆盖3种常见流感病毒。

这里要提一句,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会盯着全球流感趋势,专门推荐当年最该防的 3 种病毒株,三价疫苗就是照着这个来的所以从防护效果来说,日常给娃防流感,打三价完全够用。




② 四价灭活疫苗:在三价基础上多覆盖1种乙型病毒,防护更全面,6月龄及以上可用。

多防1种病毒,就等于给娃的防护网多织了一层。如果想给娃更全面的保护,选四价更安心。




③ 三价鼻喷减毒活疫苗:3-17岁孩子专属,不用打针,喷鼻子就能接种,方便又友好,且能产生黏膜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三重保护就像在娃的呼吸道门口先筑了一道 “小城墙”,流感病毒想进来可就难多了。




另外,想跟大家说,疫苗没有 “最好”,只有 “最适合”。

三价和四价各有各的好三价符合 WHO 的推荐,防当前主流病毒够用,价格还更实惠,性价比特别高;四价多防一种病毒,适合想给娃更全面保护的家庭。大家根据娃的年龄、怕不怕打针、接种单位疫苗备货情况和自己的需求选就行,不用纠结!目前接种正当时,建议尽快接种。


 8岁以下几针?记好这个规则


① 首次接种:打2针,间隔≥4周

② 之前打过1针及以上:打1针就行

③ 9岁及以上:只需要打1针


*温馨提示:对鼻喷流感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



03

接种前这些细节要注意


1

禁忌人群别接种

对疫苗成分过敏、正处于急性发病期(如发烧、严重腹泻)的孩子,建议痊愈后再打;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孩子,不能打鼻喷减毒活疫苗。


2

接种后留观30分钟

少数孩子可能出现接种部位红肿、轻微发烧,一般1-2天会自行缓解,万一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皮疹等,要立即告诉医生。


3

接种后正常护理

当天别给孩子洗澡,避免抓挠接种部位,饮食清淡些就行,不用刻意“忌口”。


说到底,给孩子打流感疫苗,“尽早行动”比“纠结时间”更重要。现在疫苗充足、人少,趁这个时候安排上,既能避开秋冬高峰,又能让抗体稳稳到位,孩子少受罪,家长也能更安心,这才是最实在的~


参考文献: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免责声明:本文意在健康科普与信息分享,由撰稿人提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内容供大家参考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各地接种政策以各医院门诊、当地疾控单位发布为准,具体预约服务项目以各医院门诊实际提供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