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呼吹,儿童医院却热闹非凡,其中七成是感冒咳嗽发烧的病人,那么,是不是只要咳嗽就该找医生呢?今天咱们就说说咳嗽的是是非非。





咳嗽分哪几种呢?


咳嗽有以下几种情况:


正常的咳嗽:宝宝早上起床偶尔的咳嗽,是清除晚上寄存在呼吸道的粘液;外出冷空气刺激也可以引起刺激性咳嗽,所以,秋季就要少穿衣(春捂秋冻),多外出去冷空气浴,增加孩子的抵抗力。


异物吸入:孩子在吃奶、吃饭时引起误吸,这样的咳嗽是自我保护,有助于排出异物。

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过敏:是对某些食物、花粉、尘螨或者动物的皮毛引发的过敏反应,剧烈咳嗽,会持续或者反复发作,感觉喉咙发痒,同时伴有流鼻涕、流眼泪或者皮疹;哮喘大部分也是过敏因素所致,诊断较为复杂,症状和家族中有无过敏或者哮喘史可以帮助诊断。






咳嗽的声音能听得出疾病的发生部位吗?


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据咳嗽声音大体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


喉部的刺激,例如急性喉炎,会引起一种类似于犬吠或海豹叫的声音;鼻窦炎的咳嗽是一种清嗓子样的咳嗽;支气管炎的咳嗽声听起来可能会有湿湿的感觉(有痰或者咽喉充血的感觉),但也有刺激性干咳同时伴有喘息,如果还伴有发热和呼吸困难(呼吸过快、呼吸过慢、呼吸杂音、出现胸骨上凹陷等三凹征的出现)可能患上肺炎;百日咳会有明显的鸡啼样回声;需要立刻看医生。











咳嗽的时候有明显的痰的声音,但是宝宝咳不出来,吐不出来咋办?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拍背,有助于排痰。大人可以通过吐痰将分泌物排出来,小孩子不会吐痰,而是吞咽到消化道通过大便排出来。也就是说,通过拍背,让肺部的痰液通过拍背震颤和咳嗽送达到咽部,就算达到目的,而不是看着孩子把痰咳出来。


拍背的方法:


手法:手指并拢并弯曲成勺状,拍宝宝后背,也就是“空心掌”,力道要比拍嗝重一些,由下到上,由外向里。


时间:最好选在吃奶前1小时,或者喝奶后2小时左右,结合雾化后拍背效果更好。


频率:一般要求每分钟100下左右,持续三分钟左右,每天拍打3次。


体位:建议侧位或者家长抱着也可以排痰。


注意:观察宝宝的神态反应,如果宝宝明显表现出不适,立刻停止拍背。






孩子一咳嗽就会吐奶,大口大口吐,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不用担心。


宝宝的咽反射比较敏感,咳嗽引起呕吐是常见的,咳嗽引起的呕吐只要注重咳嗽本身就好,不要担心呕吐的事情。在经过拍背后,孩子咳嗽引起的呕吐物中会发现很多粘液状粘痰,这样也可排出痰液,有助于疾病的好转,但是一定要预防吐出物误吸。







孩子咳嗽到底该要不要吃药,吃什么药,怎么吃?


相信每个家庭都有常备小药箱,咳嗽药首当其冲,一般会有止咳药、化痰药和抗生素。


止咳药物:不管其机制是作用于咳嗽中枢还是末梢,都是作用于神经而达到抑制咳嗽的效果,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不建议用,如果想用,建议选用相对安全的不含任何阿片成分的止咳药,一般来讲止咳药对于痰多的孩子不建议使用;


化痰药:如果分泌物粘稠,或者听着咳嗽声音很深有痰的声音咳不出来,可以考虑使用化痰药物,分泌物被稀释,排痰顺利,药物选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抗生素:如果确诊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咳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于普通的感冒引起的咳嗽,不可使用抗生素,但是,大多数的家庭都会把上次医生开的药留在药箱里,这次生病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着,孩子也好了,殊不知,这种无厘头的乱用药,给孩子造成了太多不必要的伤害。


总而言之,各种咳嗽药琳琅满目,广告满天飞,有中药、西药;我个人建议,三天后咳嗽如果没有明显好转,请到医院就医,寻药一定找医生,不是广告不是百度。





雾化吸入治疗有用吗?


雾化是直接将药物作用在呼吸道局部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且副作用较小。


医生检查没有明显异常时,可以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帮助湿润呼吸道预防继发感染,如果伴有其他问题,医生会加入相应的药物,可以到医院做雾化吸入,也可以租一套雾化机在家做,至于用药当然是要按着医生的建议。




孩子咳嗽在家该如何护理?


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增加液体摄入(多喝水):对于痰液粘稠的孩子来说增加液体可以把痰液稀释,液体不一定就是清水,果汁、牛奶、蛋汤都可以,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苹果水止咳,我们的枇杷水也很好;


2、抬高头部:用枕头垫高头部有助于呼吸顺畅;


3、保持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开加湿器或者洗热水澡,潮湿的空气有助于湿化气道;


4、合理使用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药物:


5、选择适合的止咳食疗方案:白萝卜蜂蜜汤、烤橘子、冰糖雪梨汁、鸡蛋花蜂蜜、芝麻冰糖水等等,既不伤害身体还能补水润肺。






咳嗽什么时候该去找医生?


以下情况必须立刻就医:


1) 2个月以下的婴儿咳嗽


2) 对于大一点的婴儿,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立刻就医:


气喘、呼吸急促、或者伴有呼吸困难;


疼痛,持续时间长,伴有喘鸣(呼吸时发生尖利的声音)、呕吐或者皮肤青紫;


影响进食和睡眠(或者嗜睡和睡眠异常)

咳嗽突然出现,而且伴有发热;


在孩子被食物或其他物体呛到后出现咳嗽,无法缓解或者引起窒息青;


咳嗽一周,有时连续咳嗽超过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