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最近问我,你的育儿理念是不打不骂,那么小D犯错了,你惩罚吗?


当然惩罚啊,但惩罚不只有打骂这两种啊。


朋友接着问,那不打骂,怎么确保这样的惩罚是有效的?总是共情理解孩子,是不是也是一种变相的纵容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让孩子“自食其果”


是的,我的育儿理念应该说是受小D当年在纽约的认知老师影响很深的。


她主张,孩子都是天生的配合者,所有调皮捣蛋背后都有原因。父母需要理解背后原因,帮助孩子成长。


但认知老师也强调,最好的帮助孩子成长的途径,就是让孩子自食其果。


比如孩子总扔玩具,说了几次,也给了替代方案,但是仍然没有效果。那么就索性让孩子扔坏玩具,并且不再买新的了。


那这样孩子就能明白自己扔玩具,等于之后没有这个玩具。



理论听上去很简单,但当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有很多困惑。


首先,“自食其果”有两类,第一类是自然结果,也就是动作本身就会带来的结果。比如扔玩具,玩具坏了,这就是自然结果。


另外一类是逻辑结果,也就是需要人为干预的。比如同样是扔玩具,我们没收孩子的玩具,不能继续玩了,这就是逻辑结果。

很多育儿书,包括我们的认知老师都会建议,要多让孩子承担自然结果,因为逻辑结果仍然是我们人为在惩罚孩子,这容易让孩子引起反抗。

这句话挺对,但并不是绝对。


如果这件事本身的自然结果对孩子毫无影响呢?比如,孩子不想洗澡,那么即使放任他10天不洗澡,似乎对他也不影响啊?

再如果自然结果对家长的影响反而更大。上学前磨蹭,结果迟到赶不上班车,反而需要父母牺牲上班时间送去学校。


又或者,自然结果会有危险怎么办?比如孩子就是非要玩火,是让她去摸一次,然后烫伤吗?



显然,以上这些任何情况,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而这个时候,自然结果似乎作用就不大了。


这时,就需要使用逻辑结果,也就是我们人为干预进行管教。


以终为始


一点不夸张地说,当年我为了区分自然结果和逻辑结果,真的花了很多精力,一点不亚于准备GMAT的逻辑考题。


结果越绕越晕,搞得自己带小D反而更加不自然,很纠结了。


但好在那时的我已经明白一个道理,育儿各种理念和门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给自己按下了一个暂停键,放下各种理论问自己,“惩罚”小D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这么一想,答案就很明确,既不破坏亲子联结,也可以让小D明白道理。


管教重在教,而不是罚。


想明白了这个答案,我顿时不再那么纠结自然结果和逻辑结果了。我给自己制定了五个原则。


五个原则


1、每次“犯错”后都需要有结果承担


这是我强调过很多次的,小D犯错后,我不会花很多时间在她口头表达道歉,而必须让她行动表示。

最终我和她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地上的动力沙收拾差不多,然后再用扫地机器人打扫干净。


很多家长在让孩子自食其果时,往往只关注孩子有没有道歉,也就是所谓的认错态度。


而结果之所以称为结果,一定要对孩子的行动有影响,不然也容易陷入孩子只要说句对不起,就能逃避承担结果了。


这里要注意一点,像小D属于自尊心很强又很倔强的,那么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你想跟进“结果”,最好是找个没有别人围观的情况下进行。




2、持续、坚持、耐心

孩子控制冲动的前额叶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不要妄想我们使用了一次自食其果的方法后,他们就不再犯了。

不管是孩子在挑战底线,还是孩子真的控制不住,我们应对的方式始终是一样的。


小D从出生开始就是高需求倔强的孩子,我们从她1岁多开始就不断地告诉她,该怎样进行情绪管理。


并且告诉她,即使自己再生气,打人扔玩具是不对的,同时一定会跟进每次的“自食其果”(收拾玩具、把打翻的牛奶擦干净等等)。


小D现在5岁了,她仍然会“大怒”。但因为我们的应对方式一直没变过,慢慢地,我们说的话就变成了她的自我对话。


很多次,我能看到,她自己会大哭大叫,边对自己说,“打人是不好的,怪兽要走开”。



说实话,我在小D2、3岁的时候也有过动摇,真的会觉得“学了那么多,似乎也带不好娃”。


好在我坚持下来了,也看到了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对她也是对我们父母的。


所以有一句现在是我一直提醒自己,也想和大家共勉的,孩子需要通过1000次的尝试,才能真正内化任何一个技能。


育儿,和人生一样,没有一步到位,每一小步都算数。


3、可以使用逻辑后果,但必须合理


对我来说,合理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就是关于度,能给孩子一点点小教训,也是帮助她做的更好的,但不至于引发孩子的“抗议”。

比如,小D最近功课完成的情况不理想,那么我就会小D讨论,最近她做功课太匆忙了,每天看视频的时间需要从45分钟变成20分钟,来保证她把作业做完。


这个对我们来说就是合理的“惩罚”,而不是,小D一周再也不能出门去玩了,这样的“惩罚”就有点过重了。


这个度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惩罚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改变这个行为。


不要觉得惩罚重一点孩子就更能长记性,当孩子感觉糟糕或者有对抗情绪时,他们不会想要变好。


第二个层面是没有惊喜。


换句话说,我们是提前心平气和地告诉过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逻辑结果,帮助孩子理解他为什么受到这样的“惩罚”,而且标准是一致的。


我经常见过一些家庭,一开始孩子打长辈,大家都嘻嘻哈哈觉得好玩。结果孩子越打越开心,父母才开始进行管教了。


这种前后情绪大转折,对孩子来说就是惊喜。孩子的认知无法理解,为什么同样的行为之前被允许,现在却不行。


并不是说和孩子之间就不能有玩笑,但内化规则意识永远都是先严后松,先确定再变通,对家长对孩子都好。



4、多发现他们做的好的地方

虽然今天在讲“惩罚”,但我的观念一直是,更要多正面强化。


那正面强化要有效,就不能泛泛地夸,尤其要避免类似,“宝宝真棒,宝宝是妈妈最喜欢的乖宝宝“这类的夸奖。

而需要具体地指出她做的好的地方,“宝宝今天在餐厅可以非常安静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像大人一样了”。


还要注意的是,使用陈述句,千万不要说,“宝宝今天在餐厅没有大叫,真好”,有时这会起反向作用。


我很早前就和大家分享过,父母的关注就像阳光,关注哪里,哪里就会生根发芽。


多关注好的地方,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5、道和术需要结合


今天讲的是“术”,并没有分析孩子犯错背后的心理动机。


但这十分重要,比如是否和我们缺少联结了?是否压根没懂为什么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则?是否是我们家长本身就没以身作则呢?


之所以把“惩罚“作为单独一篇写一下,其实就是希望提醒大家,育儿最关键的是“平衡”。

如果说,“爱与自由”是我们育儿的整体理念,那么“规则和后果”也是在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我身边见过很多父母,过度“爱与自由”,而把父母的位置拱手让出,孩子变得毫无规矩可言。等到父母觉得局面失控时,反而还认为这是“爱与自由”的锅。


育儿就像是冲咖啡,只有“爱与自由”会太腻,只有“规则和后果”会太苦,两者融合,才是一杯美妙的拿铁,一切正正好。


不要因为害怕“破坏”亲子关系而不教育,这不是真正的爱。


教育不只有打骂,也可以平和尊重地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行为错在了哪里。


爱孩子,不是你做什么,我都OK;而是因为我太爱你了,舍不得你这么做。


有规则的爱,有界限的自由,才是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生的财富!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