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男宝阴囊里就只能摸到一个蛋蛋,需要手术吗?

 ● 孩子阴囊里一个蛋蛋高,一个蛋蛋低,有问题吗?

 ● 阴囊里的蛋蛋洗澡时摸得到,天冷了摸不到,正常吗?


过年走亲访友,C爸被好几位家有男宝的热情亲戚拉着考察自家娃的“蛋蛋”,还有一堆长辈关切的问:会影响发育吗?会影响生育吗?


今天就给大家解惑家有男宝的操心事儿之——“蛋蛋”的问题(关于隐睾那些事儿)。


正常情况下,每个男宝宝阴囊里应该有两个“蛋蛋”(睾丸),爸爸妈妈们都可以摸得到,如果摸不到,那就有可能是隐睾了。


什么是隐睾?


隐睾,来自于希腊文,是指阴囊内无睾丸。


睾丸对男性来说,特别重要,因为这是生产精子的地方。


但你知道吗?胎儿早期,“蛋蛋”是在肚子里的,随着发育,到了胎儿后期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腹股沟,再降入阴囊内。


但是一部分宝宝没有顺利按照这个发育轨迹,蛋蛋停留在了腹腔内,或者腹股沟里,就成了隐睾。


隐睾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单侧明显多于双侧。


单侧隐睾中呢,右侧的发生率又略高于左侧。


隐睾有什么危害?


然后,咱们说说隐睾的危害。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睾丸是生产精子的地方,精子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最适宜的温度是比人体体温低1.5-2度,阴囊恰恰能提供这样的温度。


可是如果睾丸没有正常下降到阴囊里来,而是停留在比阴囊温度更高的腹腔和腹股沟,睾丸就不能正常发育以及影响未来制造精子的能力。


成年后,生育能力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据统计,正常男性不育率为6%,单侧隐睾不育的发生率约为10%~20%,双侧隐睾不育发生率为40%以上。


除了这个危害之外:


 ● 隐睾患者可能伴有睾丸附睾发育畸形,容易发生睾丸扭住坏死,还容易合并疝气等。

 ● 隐睾患者睾丸癌变的几率是正常位置睾丸的18-40倍。

 ● 还有隐睾可能造成孩子心理及精神上的创伤。(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



爸爸妈妈们如何自查是否隐睾呢?


一看:

一般在较温暖的环境下,观察可以发现。

正常者阴囊较饱满,发育好;隐睾者阴囊扁平,发育差。


二摸:

正常者,阴囊内可以直接摸到睾丸,一侧一个。


异常者,阴囊内空虚,摸不到,可能一侧摸不到、也可能两侧都摸不到,当然,也有可能一侧摸到两个。


这时候家长们需要去医院了,需要挂的科室是小儿外科或者泌尿外科。


医生一般需要触诊加超声检查,首先确定睾丸内有没有睾丸,然后确定没有的睾丸去了哪里。



● 大多数的隐睾位于腹股沟,我们可以在同侧的腹股沟摸到睾丸。

● 少部分睾丸位于腹腔内,我们是不能摸到的,只能依靠辅助检查。

● 还有部分人天生没有一侧睾丸甚至双侧都没有,称为单侧睾丸缺如及无睾畸形。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殊说明:


部分宝宝的隐睾位于腹股沟,触摸到的睾丸可以用手推挤进入阴囊内:


松手之后睾丸又缩回腹股沟,称为滑动睾丸,这种情况仍然属于隐睾,需进一步就医处理。

如果松手之后睾丸能在阴囊内停留,则非隐睾,称为回缩性睾丸。


回缩睾丸多发生在提睾肌反射比较活跃的5-6岁宝宝,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需要找医生确定是回缩睾丸。


对于那些在洗澡时可以摸到睾丸,天冷了就摸不到睾丸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正常的,有些可能是家长没摸到,有些可能就归于回缩睾丸。



对于那些一侧睾丸高一侧睾丸低的,只要是在阴囊内,都被认为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


对于那些一侧睾丸大,一侧睾丸小的,如果是略大或略小,大多是正常的,两个长的不一样呗。


如果大小差距比较大,一般建议去医院查查,因为有可能是鞘膜积液,有可能是睾丸、附睾炎,有可能是萎缩或发育问题等等,需要医生确诊。


那么怎么治疗?什么时候治疗呢?


隐睾一经诊断,就应适时进行治疗。


目前认为,足月儿出生后3个月内,早产儿在预产期后3个月内睾丸仍有可能降至阴囊内,因此对于新生儿建议积极随时观察。


6个月后如睾丸仍未下降,则自行下降的机会已经很小了,1岁后已无可能自行下降。


对于隐睾的手术时间,目前国外建议不晚于9-15月,国内推荐在1岁左右,2岁之前。



手术主要为睾丸固定术——即找到未降的睾丸,将其松解,引降并固定于阴囊内。


对于“不可触及隐睾”可能行腹腔镜手术探查。


对于“高位隐睾”可能行分期手术或自体睾丸移植。


最后,C爸建议家有男宝的家长们,给孩子洗澡时,除了观察小JJ,也别忘了确认一下小蛋蛋。


不要过度担心,但也别贻误终身。


参考资料:

1.Undescended testes (cryptorchidism) in children: Management

2.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fant with cryptorchidism

3.Hutson, John M.a,b,c; Thorup, Joergend,e

4.《中国男科学杂志》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