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饭时间。


CC拖拖拉拉的不肯吃早饭。


因为要准时送到校车上,所以奶奶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一直催快点吃,一会儿咱们不能迟到。


CC拿着筷子一动不动,突然冒出一句:“我中午不想在学校吃饭睡觉,我想回家。”


奶奶如临大敌,毕竟我们现在这种情况,她中午不太可能回得来,于是不容反驳的问:“为什么!”


当然,CC也进行了反驳:“我想妈妈!我想回家!”


奶奶下意识的回绝:“你都这么大了还想妈妈,你已经是小学生了,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


再说,小学放学多早啊,4点多就回家了,比幼儿园还早一个小时呢。你上幼儿园都不想妈妈了,现在就想妈妈了?


别生幺蛾子逃避吃饭了,快点的。”


显然,CC是没心情吃饭的,她更磨蹭了,原本搭在碗边的筷子,都滑到餐桌上了。


奶奶看着时针一圈圈的转,焦虑的坐都坐不住了,生怕来不及,也是没有心情安慰CC的。


我立马介入了这场「祖孙之争」——“妈,今天我送CC上校车吧,你带D宝玩吧。”


“CC,不想吃今天的早饭就不吃吧,跟妈妈说说,为什么中午不想在学校了呢?饭不好吃吗?中午睡不着吗?还是跟小朋友相处的不开心?”


“饭好吃,小朋友也开心,我就是一到吃饭睡觉时候就想你,想回家。”


“我也是想你的,我每天一到中午都时刻关注着微信群,手机一响我就要看看是不是老师发你们照片啦,我得看看我的CC吃饭的样子,睡觉的样子呀。”



听到我的反馈,CC安心了许多。


“可我还是很想你。”


“那不然我们带个玩偶去吧,中午的时候你把它带到你床上,跟你一起午睡,让它陪着你。”


CC眼睛一亮,可以吗?


当然可以,现在你先吃完饭,然后去找一个玩偶吧。


对话耽误的时间不到一分钟,CC立马呼噜呼噜吃完饭,麻溜的找好了一个玩偶,跟我出了门。


一路开心的说,我要把玩偶放在我枕头底下,每天中午都跟它一起睡。


至此,早餐纷争结束了,目送着CC的校车离开,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



“一个6岁的孩子,新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学习着陌生的知识、相处着陌生的同学,执行着陌生的一日流程,在吃饭或午睡停歇的某一刻,想妈妈、想家,有错吗?”


自然没有。


我初中开始住宿,最开始还因为种种不习惯,半夜偷偷躲在被窝里哭呢。


可为什么我们下意识的,就会否定孩子的感受呢?


而且,还不遗余力的,把这件事一路从小做到大。


2岁的时候孩子跟你说:妈妈我吃饱了。


你回答:你才吃多点就饱了,把碗里的吃完了。


为什么啊?他明明都告诉你吃饱了?他不可以偶尔不想吃完吗?


4岁的时候孩子跟你说:妈妈,我不喜欢王老师。


你回答:王老师哪里不好了?又会弹琴,又会跳舞,对你严厉也是为你好~


为什么啊?他明明都说不喜欢了,他不可以不喜欢某个老师吗?


6岁的时候孩子上一年级跟你说:妈妈,我不喜欢小学。


你回答:上小学多好啊,可以交新朋友,可以学本事。



为什么啊?陌生的环境,孩子有抗拒之心不可以吗?


18岁的时候孩子跟你说:我不想报师范。


你回答:师范有什么不好的,女孩子家家的毕业以后当老师有个稳定的工作不好吗?


为什么啊?她不可以有自己喜欢的未来吗?


28岁的时候孩子跟你说:我不喜欢这个相亲对象。


你回答:有什么不好的, 有车有房有稳定工作……你有啥不满意的?


为什么啊?她没有对某个优质男没有好感的权利吗?


不知道为何,有时候父母与孩子好像天生相克。


他们的每一个诉求,都刚好长在我们的否定点上。


我们当然很爱孩子,这里面的哪一句答案,不是老母亲用人生经历凝结出来的爱。


但是,我们又总是带着「自以为是的条框」去爱,以期望得到一个「方方面面令人满意」的孩子。



TA们最好是个情绪管理大师,不会失控、不会发脾气、不会害怕、不会尖叫、不会顶嘴,最好被批评都能没感觉、永远不会有负面情绪,喜怒不形于色。


TA们最好是个学习的永动机,可以一直沉迷学习不知疲倦,自觉的写作业、读英语、读完英语练钢琴永远不要需要父母催。


TA们最好能自律到极致,不用催、不用管,可以按部就班的把自己所有该做的事都安排好。


TA们最好能察言观色、八面玲珑,在父母心情愉悦的时候调皮捣蛋、在父母心情不好时谨言慎行,永远不给父母丢脸,不给别人添麻烦,做个乖孩子。


陈可辛曾拍过一部微电影:《三分钟》。


讲述的是一位列车乘务员妈妈,因为跑的是中国最长的一条线,一趟就要历时6天,许多时候只能把儿子丁丁交给小姨照看。


为了让TA好好学习不给小姨添麻烦,离别之前妈妈吓唬丁丁说“如果背不会乘法表,就上不了好小学,也就见不到妈妈了。”


又一次她值班,妹妹带着丁丁在老家凯里站台,利用列车停靠的三分钟,与妈妈见面。


短暂的三分钟,单是组织旅客上下车就已经耗掉了1分多钟。等她终于能把孩子抱紧怀里跟他说说话的时候。


孩子什么都没说,反而是背起了九九乘法表。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她焦急的对孩子说:“今天时间不够了,咱们先不背了好不好?”


孩子顿了顿,不说话,妹妹打断她:“让他背完吧,丁丁已经准备好久了。”


还有45秒的时候,丁丁嘴里依旧背着:“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还有29秒的时候,列车门即将关闭,她不得不上车了,最后问孩子:“还有什么要和妈妈说的吗?”


孩子仿佛听不见,继续背着乘法表“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


在车门关闭的那一刹,孩子终于大声背完最后一句:“九九八十一!”


乘法表终于背完了,可是火车也已经开动,母子之间没有再多说任何一句话的机会了。


这个短片,我看一次,哭一次。


我们总是站在成人立场去审判孩子的行为和感受,并下达要求、给予指示。


这种上帝视角,让我们觉得:那些我们认为不重要的事,孩子就应该觉得都是小事;那些我们认为莫名的情绪,孩子就不应该无端生出。


不反抗、没情绪的孩子,是听话了,是省心了,但背后是为了换取父母之爱,放弃自我意志、忽略自我感受的妥协。


这样孩子虽懂事却莫名让人心酸。


孩子本来就是问题的创造者、麻烦的带来者、父母修行路上的拦路者,做父母没有贪图省事这回事。

如果你只想快刀斩乱麻的要个结果,那么过程你就会失去很多。


儿童心理学家把父母分为两种,一种是木匠,一种是园丁。


木匠式父母,是奔着「塑造一个成品」去养孩子的。



所以,一旦出现不符合成品要求的部分,忽视、否认、压制!


而园丁式父母:会浇水、施肥提供适合生长的环境,必要时修剪让你不要长歪、助你成才,但花草树木可以各自美丽。


这一世,作为父母,我们会干预孩子很多事,管他的学习、管他的习惯、管他的择偶、管他的就业,但这个过程中,唯一不能忽略的,就是始终承认和接纳孩子的感受。


C妈说


养CC这么多年,我觉得十分幸运的一点是,她从不避讳向我敞开心扉,即便是在爸爸/奶奶/老师那吃了瘪,她也会来找我诉说,听我开解。


我觉得母子一场,父母之于儿女最大的价值就是接纳。


孩子幸福的至高点,就是被父母无条件接纳。


长大后与父母渐行渐远,唯有回到父母身边的这一刻,他们不必做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朋友、爱人眼里的好妻子/丈夫、孩子眼中的好父母,他们就是那个「可以畅所欲言、为所欲为,不管说什么,都有人会听、有人愿意接纳、有父母疼的」幸福小孩儿。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实,孩子想要的并不多,先接受他想表达的,再传递你所期待的,才是双赢。


就像开篇的CC,你「听到」了孩子说话,孩子才愿配合你做事。


处理孩子之事,永远应该先解决情绪,再处理问题。


所以,下次孩子的言论、观点,不合你意时,请说服自己,先别习惯性去急着否认,等一下、听一听好吗?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