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今年的流感疫苗已经能打了?这才8月啊,给娃现在接种会不会太早?万一到冬天流感真来了,疫苗的保护力会不会就没了?” 


作为每天和家长们打交道的小豆苗,特别懂这种纠结——但说句实在的,对孩子来说,现在安排接种,可能比硬等到秋冬更稳妥,尤其是家有小龄娃的,真不用非熬到九、十月再行动。



01

儿童流感疫苗:

现在打比等秋冬更稳妥


为啥这么说?可不是随口建议,全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往年经验里总结的——


避开秋冬接种高峰,现在打更省心


每年一到九、十月,社区医院的接种点就排起长队,家长带娃早起挂号、排队两小时是常事,有时候热门的鼻喷疫苗还会断货。现在疫苗刚上市,不仅接种的人少,三价、四价、鼻喷减毒等品种也齐全,选起来余地大,带娃去不用耗太久,何必非得凑那个热闹呢?


开学就是“大考验”,提前防护更踏实


家长们可能不知道,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里,90%都集中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孩子们回到集体生活,几十人在教室里朝夕相处,一旦有人感染,病毒很容易“一传十、十传百”。


孩子得了流感,轻则发烧咳嗽好几天,重则可能引发肺炎、中耳炎,不光娃遭罪,家长还得请假带娃跑医院,耽误工作不说,看着娃难受也心疼。


提前打疫苗,相当于给孩子的集体生活加了层“防护罩”。


指南早改了说法,别被老观念绑住


以前总听人说“10月底前打上就行”,但最新版的《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早就把这个时间限制删了,明确建议“只要有疫苗,尽快安排接种”。


毕竟流感流行期很长,北方能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南方甚至能到4月,疫苗的保护力完全能覆盖整个高峰,根本不用担心“早打会失效”。



给抗体留足“成长时间”,小龄娃尤其要算好账


疫苗不是一接种就立马“生效”的,就像种子发芽需要时间,身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抗体,通常得2-4周。更关键的是,8岁以下从没打过流感疫苗的孩子,按规定要打两针,两针之间还得间隔至少1个月。


举个例子:现在(8月)打第一针,9月打第二针,到9月底刚好完成接种,等10月流感可能开始活跃时,抗体已经稳稳“上岗”了。要是拖到9月才开始,两针打完都快入冬了,万一流感来得早,孩子就可能暴露在风险里。




02

今年儿童流感疫苗怎么打?


哪些孩子必须打?


6月龄及以上的孩子都建议接种,尤其是这几类重点人群:

① 6月龄-5岁儿童(免疫力较弱,感染后容易发展成重症)

② 有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孩子

③ 幼儿园、小学的学生(集体生活感染风险高)


疫苗选哪种?


目前有三种可选,按需求挑就行:


① 三价灭活疫苗:适合6月龄及以上,覆盖3种常见流感病毒

② 四价灭活疫苗:在三价基础上多覆盖1种乙型病毒,防护更全面,6月龄及以上可用

③ 三价鼻喷减毒活疫苗:3-17岁孩子专属,不用打针,喷鼻子就能接种,方便又友好,且能产生黏膜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三重保护


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根据孩子年龄和接受度选就行。


 8岁以下几针?记好这个规则


① 首次接种:打2针,间隔≥4周

② 之前打过1针及以上:打1针就行

③ 9岁及以上:只需要打1针




03

接种前这些细节要注意


1

禁忌人群别接种

对疫苗成分过敏、正处于急性发病期(如发烧、严重腹泻)的孩子,建议痊愈后再打;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孩子,不能打鼻喷减毒活疫苗。


2

接种后留观30分钟

少数孩子可能出现接种部位红肿、轻微发烧,一般1-2天会自行缓解,万一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皮疹等,要立即告诉医生。


3

接种后正常护理

当天别给孩子洗澡,避免抓挠接种部位,饮食清淡些就行,不用刻意“忌口”。


说到底,给孩子打流感疫苗,“尽早行动”比“纠结时间”更重要。现在疫苗充足、人少,趁这个时候安排上,既能避开秋冬高峰,又能让抗体稳稳到位,孩子少受罪,家长也能更安心,这才是最实在的~


*本文撰稿人: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