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是个十足的磨人精!!!


从出生到现在19个月,逢睡必抱,小的时候还能奶睡,现在大了、光奶还奶不晕,最后还得抱个几分钟才能睡着。从来没有睡过超过5小时的觉。最近每晚嗨到12点才睡,白天只睡半小时依旧精神抖擞。


什么都能哭:洗澡哭、洗头哭、吃饭哭、刷牙哭、坐车哭、睡觉哭……脾气倔强,稍不如她的意就哭,瞬间落泪的技能绝对能拿奥斯卡小金人。



曾和好朋友一起带娃出门吃饭,朋友的宝宝是那种给他一点水果就可以安安静静吃上半天的类型。而我的宝宝却是各种不满意:坐着不舒服、抱起来也不行;要在餐厅走来走去,我站在一边还不行、必须坐在她指定的地板上,而我当时穿着裙子实在不方便,跟宝宝解释很久、就是不理情,于是宝宝开始尖叫、大哭,我只能妥协、坐在了她手指的地板上。然后宝宝开心的继续转悠,中间还时不时回头看我有没有离开她规定的范围。从此,再也不敢一个人带娃出门吃饭。


正是因为宝宝的难带,连原本的二胎念想都给吓退了。


我和家人经常反思:是不是我们平时太“纵容”她了,以至于她如此的“需求无度”,甚至是“无理取闹”?



后来,当我读到西尔斯的书之后,我了解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类型的宝宝——高需求型。她们什么都要的多,尤其是拥抱和吃奶,只有睡觉恰恰相反。西尔斯的前三个孩子都很好带,到了第四个孩子时,他和妻子遭遇了挑战。但是他没有用“难带”和“爱哭闹”等负面、贬义的词去给孩子下定义,而是用了一个更积极的词汇——高需求。这个词精准地指出了宝宝的要求为什么如此严苛,也让我卸下了“自己育儿方式有问题”的思想包袱。



当我意识到宝宝的这些高需求表现不再是一个问题时,我面对她就从容多了,和她的相处也就容易多了。


那么,高需求型的宝宝都有哪些特点呢?


超级敏感

这类宝宝对环境非常敏锐,很容易因为一些变化而感到不安,白天易醒、晚上也睡的不安稳。咳嗽声、脚步声、拉窗帘、开个门……都可能把他们惊醒,这就使得他们对主要看护人产生了很深的依恋,不会接受陌生人的陪护。


放不下

独自睡小床对她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她们喜欢被抱着、走动着睡觉,或是靠着妈妈的乳房入睡。只有睡的特别沉了才能轻轻放下,否则在浅睡眠时期即使是抱着她坐下,她都有可能突然醒来、睁大眼睛看着你。


不会自我安抚

这类宝宝对于妈妈的替代品非常挑剔,如安抚奶嘴、安抚巾,她会表达出强烈的抗议和拒绝。妈妈的大腿是她的靠垫、爸爸的怀抱是她的床,妈妈的乳头是她的移动安抚奶嘴。也正因此,她们更愿意与人亲近,而不是物。


精力充沛,情感强烈

她们好像永动机,每时每刻都很兴奋,做每件事都投入很多的精力。哭得很响亮,笑起来格外带劲,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脾气也格外大。他们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努力地探索,所以经常让大人精疲力尽,但他们的高创造性也会给爸妈带来无限的乐趣。


整天想吃奶

对于这类宝宝而言,吃奶没有固定的时间。随时随地想吃奶,享受被妈妈抱在怀里吸吮的感觉。


经常醒来

白天小睡时间短、晚上夜醒多,经常会让父母感觉疲惫不堪。虽然睡的比别人少,但是精力依旧旺盛。


难以满足,难以预料

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天起作用的安抚方法,明天也许就失效了。唯一不变的,就是她每天都在变化。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所有宝宝都是“高需求型”,比如对于宝宝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在“抱”和“吃”方面的需求会很高,频繁的要吃、频繁的要抱抱。


只是高需求型宝宝要的方面比别人更多,表达需求的情绪也更为强烈。所有的宝宝都需要亲密的抚育,性格温顺的宝宝可能在父母没有注意到信号时会转而用其它的方式安抚自己,而高需求宝宝则不放弃表达他们的意见,直到父母满足为止。


每个宝宝的性情差异,也是为了传达他的需求水平。那我们该如何安抚哭闹的高需求型宝宝呢?


频繁喂奶

研究表明,喂得勤的宝宝哭闹得更少。因为吸吮能让宝宝释放压力、减轻疼痛,在妈妈怀里吃奶可以极大的安抚好宝宝焦躁不安的情绪。有节奏的边移动边喂奶,可以让宝宝吃得更好、更安静。


对哭闹迅速反应

宝宝发出哭闹的信号,妈妈积极响应。宝宝就会很享受妈妈的反应,进而发出更多的信号,因为他知道他会得到想要的反馈。这样的结果就是妈妈和宝宝彼此习惯、彼此适应。宝宝学会更好的交流,妈妈学会更好的倾听与照顾,双方都对彼此很敏感,母婴关系能够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反之,当妈妈没有接受宝宝的信号、而采用一些相对冷淡、克制的育儿方式时,宝宝得不到回应,就会哭的更厉害。当宝宝花了很多精力用来哭闹时,用于成长的精力就会少很多,他可能就会长不好。而另一种结果是,宝宝会放弃哭闹、关闭信号,退回他自己的世界,养成各种各样自我安慰的习惯。


多把宝宝背在身上

抱的越多的婴儿,行为表现和发展也越好。使用背巾,把宝宝贴在身上,不仅让父母更轻松,也让宝宝受益。


养育一个高需求宝宝,是对父母耐力和精力的极大考验。如果真的遇到了一个如此特殊的高需求宝宝,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宝宝的个性也都千差万别。所以不能拿一套标准去养育所有的宝宝。作为父母,需要放低期待,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多一些耐心。


父母与宝宝的配合

虽然宝宝的高需求主要是个性使然,但是婴儿的个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父母对于宝宝的敏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高需求的个性是否能转变成一种优秀的性格特质。每一对父母,最初都具备一定程度的育儿能力。当父母积极参与到育儿中,与宝宝的需求相对应,才能激发出宝宝和他们身上最好的一面。



高需求意味着宝宝需要的更多:更多的安抚、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有创造性的抚养方式。所以高需求型宝宝往往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


而我相信,一个在无限包容的有爱的环境里长大的高需求宝宝,未来会变得更富有创造性、情感更丰富,因为她的世界是温暖、且值得信赖的。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