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后台经常有人问:“孩子几岁认字好?要不要提前教?”


在“什么时候给孩子认字”这件事情上,自古以来就有两派观点。


早认早学派:早点给孩子认字,孩子就可以自己读更多的书啦,上小学也可以轻松一些。


坚决不超前教育派:这么早认字,无异于揠苗助长,正式上小学再开始也不迟。


而这其中的分歧,多是来源于很多妈妈听说过的一桩“大新闻”。


美国的内达华州有一位妈妈,因为幼儿园老师教给了她3岁女儿伊迪丝认字,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理由是,在幼儿园老师没教孩子认字之前,给孩子看字母“O”时,孩子会说这是苹果、太阳等等圆形的东西。


而自从幼儿园教给孩子识字后,孩子再看“O”时,只说这是字母O,再也不说这是苹果、太阳了。


这位妈妈认为,幼儿园教孩子认字,剥夺了孩子最宝贵的想象力。最终,这位妈妈赢得了官司。



至此,一大波妈妈义无反顾地投身正式上学之前“坚决不教娃认字”的阵营。


但是仅仅2、3年之后,这波妈妈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当身边很多同龄孩子,在学龄前都开始陆陆续续认识很多常见字的时候,自己的孩子对“字”完全不感兴趣。


再加上马上就要升入小学的压力,更是把这波老母亲推向了焦虑的巅峰。


这位妈妈的留言特别有代表性:


一直以来,给娃读故事我从不提醒他去碰“字”,看到别人家孩子认多少字了,还觉得他们这样超前教育毫无意义。


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快!


上了幼小衔接,开始学大量新字,孩子很抵触。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每天读一本绘本。有些6岁孩子竟然能认字自己读,最差的也会磕磕巴巴的尝试“读字”。


只有我家娃,绘本上的字看都不看一眼,他只喜欢看图,特别抵触看字,现在一说学汉字,孩子就压力特别大。


这种情况我不禁反思,没早点教孩子认字,真的是我做错了吗?


undefined


养娃好几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看上去特别有道理的建议背后,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时间”条件


上政治课的时候我们总是背诵“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


为什么父母的知识库要及时更新,那是因为,每个时期孩子教育的侧重点都不同。


拿选绘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不支持超前教育。但是,如果孩子都3岁+了,还只能看机关书;6岁+了,还只会看以图为主的图画书。这就属于父母的养育方式没有跟上孩子的阅读能力。


再说直白点,就是你拖了娃的后腿。



回到识字观点分歧的起点——“图画、色彩对于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大有启发。识字后,孩子会只关注绘本上的文字而忽略图画了。”


那么,教孩子认字,真的就会剥夺她的想象力吗?


还是要看时间维度:


  0-4岁之前的孩子,主要发展的是感知、情绪、情感方面;


  4-5岁之后,才着重发展逻辑能力,而认字发展的正是逻辑能力。


为什么需要明白这一点?


因为字和图画带来的想象力是不同维度的,图画带给我们的是形象、直观的空间想象。


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想象是能够跨越时空、超越眼前的。


不是你看到这个东西,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当你没有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也许更能激发你的想象。


文字和图形是相辅相成的,在想象力方面没有孰强孰弱之分。


所以,在孩子逻辑能力发展完善之前,引导想象力,应该以图画为主,但如果孩子能力到了,教孩子识字绝非是剥削想象力,反而是在创造想象力。


比如,昨天我给CC讲的一本《神奇树屋》:



杰克这一连串的动作,就算没有一张图,5、6岁的孩子也能丰富地想象出这个画面。


undefined


怎么判断孩子具备“可以识字”的能力了?


官方的说法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识字敏感期:一般在4-5岁左右,你会发现孩子突然能关注到周围的文字,对文字感兴趣。


他会经常问你,


“这个字是什么?”


“这本书封面写的什么?”


“我的名字怎么写?”


这就是开始教孩子识字的好时机,抓住这个阶段教娃识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作为过来人,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在合适的时机,可以做“识字”这件事。



不过,就算娃识字敏感期来了,引导也是有技巧的,操作不对,孩子反而会对“识字”失去兴趣,再强大的敏感期也能整没了。


提问:如何顺利地打击娃的识字热情?


答:只需简单的三步


1.机械的为了记而记(比如用字卡)


2.提问(这个字认识了不?昨天不是才教过了?)


3.打断指出错误(这个不对,不念白念日;这个错了,哪是大啊?明明是太!)


正式上学之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引导,都有一个好听而且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启蒙。


启蒙懂伐?


启蒙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和引导兴趣。


CC最开始“正儿八经”认字读绘本时,十个能错一半,但我从不打断并指出她读错了,那些念错的字早晚都会认对,但孩子的热情被打击没可就真没了!


undefined


什么是正确的引导方式?


我给CC一直灌输的是,非正式地识字


在这里,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大家带来两个日常就能用的方法。


undefined

善于利用绘本


非常推荐大家一本书给孩子重复阅读。


对孩子来说,一遍又一遍的阅读里,会挖掘出不同的侧重点,不用担心只读图忽略了问题,也不用担心只读文字忽略了图。


我自己的习惯是先从读图开始,在孩子特别熟悉故事情节之前,不引导她关注文字,等她对这本书特别熟悉之后,可以尝试逐步过渡到文字。


想要让孩子有成就感,也可以翻出一些小时候的低幼绘本让孩子读,CC现在就很喜欢通过给DD读书认字,因为句式都简短而重复。



undefined

运用情境学习


新西兰科学家玛丽·克莱提出过“读写萌发”的概念。


玛丽·克莱和一些其他的学者通过观察发现,只要给孩子丰富的文字环境,孩子就会自然地发展出对文字的兴趣。


孩子识字,就像平时认桌子、椅子、冰箱和电视一样平常。


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丰富的识字环境,而不是把文字看成多么严肃重要的东西,需要单独去学。


在生活情境中,我们随时随地都会看到大量的文字,这些都可以给孩子带来非正式的识字体验。


比如回家的路上,可以让孩子认一认公交路线的名字。



沿路商店、小店的名字。




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也是好的识字情境。


玩具上的名字、蔬菜、零食、商场的指示牌等等,都可以成为开启孩子识字兴趣的工具。



一个好的故事,也可以开启孩子识字的兴趣。


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围绕一个汉字讲一个故事。


只要碰到孩子喜欢的,都可以有意识的去植入汉字。


所以,孩子到底多大识字合适?


我的回答是,只要孩子对识字感兴趣,这种非正式地识字其实多早都可以。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