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反社会行为及其相关社会事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受到公众重视,而相关社会报道中常常会提到:事件罪犯在幼时就已经表现出高攻击性。


这让不少宝爸宝妈们形成了一个这样的朴素认识:儿童早期的攻击行为与其成年后的反社会倾向密切相关。



基于这样的认识,宝爸宝妈们往往对自己孩子所表现出的 “攻击行为”十分敏感,并对之非常焦虑。


诚然,一些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早期的攻击行为的确能够很好地预测孩子以后是否容易出现攻击和其他反社会倾向,但有的宝爸宝妈在这件事上存在一些不太准确的认识。


攻击行为是什么?


当我们开始讨论攻击行为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的应该是——攻击行为究竟是什么?


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则是禁止孩子伤害他人,一旦孩子表现出伤害的他人的行为,就认为这是一种攻击行为,不管这些行为的意图是什么、孩子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根据Coie和Dodge在1998年提出的定义,攻击行为指的是一种有意伤害生物体的行为,且被伤害的人会力图避免这种行为。

这是目前心理学上广泛接受的定义之一,但是它与我们语义理解上、日常交谈中所指的攻击行为并不完全一样。


我们仔细来看这个定义,他是根据行为发出者的意图来界定行为的,并没有考虑行为的后果,也就是说当行为的发出者完全没有伤害意图的时候,即使行为造成了伤害,也不属于攻击行为,这是爸爸妈妈们首先需要注意的。


我的孩子是不是表现出了攻击行为?


在充分认识了攻击行为的定义后,判断孩子(特别是婴幼儿)的攻击行为比成人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生理发育上、心理发展上的限制,不能想当然的根据成人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故意的、有伤害意图的来判断孩子的行为。


下面举2个典型的例子:


①1岁以内的宝宝“动手打人”?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7个月大的儿子在想要够取一个目标物体的时候,把自己的手挡在物体的前面,结果发现小儿子会拍打他的手。


1岁之前的孩子心理发育尚不成熟,难以想象他人的痛苦,通常无法认识到“伤害”的存在,将挡着物体的手仅仅看作是一个无生命的障碍物,我们很难说其行为是否具有攻击性意图,不宜将其当成攻击行为看待。



②2~3岁的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玩玩具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玩具脱手的现象,在传递玩具的过程中还会误伤到同伴(比如扔球的时候扔到了另一个小朋友身上),这是一个造成了伤害的行为,


但这一阶段的孩子肌肉发育尚不成熟,仍旧不能很好地掌握精细动作,其行为结果完全是意外(孩子并不知道球会脱手),并不属于攻击行为;


上述的两类行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明确的攻击行为,但从实际后果来看,属于问题行为,若是频繁发生此类行为,在行为发生后得到强化,孩子就容易将这个行为当作一种达成目标的方式,并学会通过伤害他人来达到其他目的,即表现出工具性攻击行为。


从简单行为到攻击行为的界限?


从最初的简单行为到攻击行为的界限其实并不明确,受个体经验影响很大。刚刚我们提到了,孩子年幼的时候会拍打他人的手臂以清除障碍,在最开始,这种行为并不是严格意义“攻击行为”。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意识到躯体攻击可以清除障碍,帮助自己达成目标,由此会在玩伴妨碍自己的时候进行躯体攻击,这个时候孩子不再将妨碍者当作一个无生命的障碍,已经能够认识到伤害的存在,且将攻击行为当作一种达成目标的方式。



1岁左右的宝宝喜欢扯妈妈的头发、喜欢咬人,这些行为的根源其实是宝宝在认识世界。


在4个月之前,孩子会频繁地练习先天反射,并利用相应行为认识环境,比如婴儿具有手掌伸开或合拢、张嘴、闭嘴的先天反射,她们会尝试抓握自己手边的行为、吸吮、咬自己嘴边的物体。


在最开始,扯头发、咬人都只是简单的探索环境,但在这些尝试中,婴儿会得到一些强化,比如一扯妈妈的头发/咬妈妈,妈妈就会调整抱自己的姿势,并逐渐利用这种方式,来达成调整姿势的目的。


如何应对孩子的问题行为?


早期的简单行为虽然不具有攻击意图,但也可能导致不好的后果,且频繁发生容易使孩子习得用攻击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可以做什么呢?当孩子真的表现出攻击行为的时候,家长又可以怎么做呢?


有些妈妈觉得转移孩子注意力,但只是治标不治本,被忽略的问题本身仍然会暴露出来。


其实,早期的简单行为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攻击行为都可以进行针对具体行为的干预矫正,我们以治水做比喻,谈一谈应对孩子问题行为的一疏一堵一引。



“疏”指的是家长积极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一种思路是从源头上抑制行为的产生,其核心是创造一个能将“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最小化的生活环境。


比如,婴幼儿的争抢、攻击通常是围绕玩具、食物、空间或是其他有价值的资源,工具性攻击行为背后往往是资源不足而产生的冲突,因此,提供充足的空间、玩具能够简单有效地减少儿童攻击行为。


针对孩子们生理、心理发展限制所导致的问题行为,还有另一种思路是帮助孩子认识自身能力、认识行为结果。


比如在孩子面前示范正确、标准的动作,并鼓励孩子进行动作模仿与锻炼,让孩子在实践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实际能力;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与孩子分别扮演动作的发出者、承受者,帮助孩子学习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联系。



“堵”的核心思想是让孩子知道攻击是一种不起作用的问题解决方式,这需要家长通过具体的行为、情境分析孩子表现出攻击行为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不给孩子提供目的相关的“奖励”。


比如,有的孩子表现出攻击行为是想要获得某个物品,那么此时家长可以通过拿走这个物品让孩子意识到攻击行为是无效的,但若孩子的目的不是物品,而是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那刚刚的方式就恰好起了相反作用,此时更有效的方法是忽视孩子的攻击行为,不给孩子提供“关注”的奖励。


需要注意的是,“堵”要与“引”相结合,要给予方向的指引,不能让孩子没了方向。在刚刚的例子中,当家长拿走孩子想要的物品时,也要向孩子示范如何才能重新获得物品,当家长忽视孩子的攻击行为时,也要及时关注、表扬孩子的非攻击行为。



其实,当孩子表现出攻击行为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自己切莫慌神,要认识到攻击行为的发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并不意味着孩子具有反社会倾向,也别给孩子轻易贴上“攻击性”的标签。


这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孩子们能够学会和平协商、友好解决大多数争端,需要各位家长和善而坚定的陪伴。


上述的两类行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明确的攻击行为,当类似的行为出现时,家长无需紧张。


END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