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了,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眼中的那一个“儿子”,就是主动替妈妈拎水桶的儿子,一个懂得孝顺母亲、有教养的孩子。


那么,另外两个孩子呢?即使他们跟头翻得再好看,歌唱得再好听,又有什么用?因为他们连最起码的对母亲的孝顺和尊重都没有。他们身上,教养缺失。


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是本末倒置的。


生活中,有教养的孩子,会比没有教养的孩子,拥有更多“好运”。


朋友Z是小学老师。她告诉我,她当一年级班主任时,新生开学那天,特地在班级门口的走廊上放了一把扫帚,且故意倒在地上。


她想看看,孩子们会不会将扫帚扶起来。


结果,大部分孩子都视而不见,从扫帚旁边走过……终于有一个孩子,经过扫帚旁边时,蹲下身,将扫帚轻轻扶起,靠在墙壁上。

她欣慰地笑了,记住了这个孩子。


朋友G的孩子,前几年参加杭州一所私立学校的面试。那一年,有1万多名孩子报考,但只录取500个孩子。


结果,朋友孩子顺利通过了。


朋友G说,孩子的成绩固然不错,但令面试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成绩本身,而是孩子身上的教养。


据面试老师说,面试结束后,大多数孩子站起身就走,但朋友孩子起身后,却主动将椅子放回原位,再轻轻掩上门离开


这个细节给面试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留给世人一本《曾国藩家书》。


当大多数官宦之家难以逃脱“盛不过三代”的魔咒时,曾氏家族却英才辈出,涌现了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曾国藩的教育秘诀,就在《曾国藩家书》中。


他有一个著名的“三看论”,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


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第二看,看子孙做不做家务。勤劳的习惯一旦养成,会让人受益终身。


第三看,看子孙读不读圣贤经典。“人不学,不知道。”唯有饱读圣贤书,才能辨是非明道理。


这三看中,早起是“修身”,做家务是“齐家”,读圣贤书是“正心”。这些,其实就是教养。


有教养的孩子,不仅不会学坏,而且更容易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