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到教育,“尊重孩子”总是最被推崇的第一真理。家长们也非常认同,觉得要更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

想想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家长往往是凡事都替孩子拿主意:大到高考报考的院校,小到明天要穿的衣服。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时代变成了父母跟孩子更为平等,很多事喜欢和孩子商量着来。

但凡事过犹不及,这样到底是真的以“尊重孩子”为出发点,还是自己不想为结果承担责任,于是把选择权过度释放给孩子呢?

糕妈身边有个朋友,只要关于孩子的,她都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结果孩子不满意自己的选择后还是会大哭大闹。朋友就搬出一套自认为正确的逻辑既然是孩子自己选的,那结果不管好还是坏,都应该由孩子去承担。如果好,皆大欢喜;如果坏,孩子也不能抱怨,一句“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就堵住了孩子的嘴。

多次聊天后,朋友终于认识到自己才是问题的根源。因为自己平时就有选择困难症,所以遇到和孩子有关的事时,她害怕自己做的选择令孩子不满意,于是干脆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因为害怕孩子对家长买回来的生日礼物不满意,所以让孩子自己选择生日礼物;

因为害怕打断了孩子看动画片导致孩子整晚都吵闹个不停,所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什么时候关掉电视;

因为害怕交了昂贵的兴趣班学费,孩子又不肯去,所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兴趣班课程……

看看吧,这就是典型的安逸型”家长。

虽然这样的家长大部分时候确实能更好的和孩子达成愉快的协议、相处更加随和开心。但如果一味怕麻烦、怕选择、怕做决定,甚至回避决定带来的结果,那对孩子来说其实未必是好事。

当家长觉得“你自己选的,你就得接受”很合理的时候,孩子却不能理解“决定”和“结果”之间有什么联系。

当结果不满意的时候,这种“尊重”和“放权”就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家长也会更头疼。 

大多时候都能保持优雅淡定的法国妈妈中,流传着一句话是“我才是决策者”。这句话传达的意思就是:在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与尊重的同时,也需要给他设立明确的规则界限。 

什么事需要父母自己拿主意,什么事可以放手让孩子选择,其实就是界限问题。

比如对于5岁孩子过生日,家长所谓的充分给孩子选择权,不应该是扔个手机给孩子,让孩子面对满屏的商品自己做决定。设置家长和孩子双方都能接受的界限,就是家长帮孩子对他接收的信息进行限制。比如可以让他们在玩具、书、或是一件新衣服,这些大类里选。这样更容易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做选择时也会更明确。 

做一个成功的安逸型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指导、教他更多东西,在允许孩子做决定的同时教会他懂得如何承担后果。

尊重不是放纵,只有给予孩子正确的方向和指导,才能让他更自信、内心也会更强大。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惑,觉得自己身为家长,已经非常乐意蹲下来理解孩子的情绪,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为什么孩子还是高兴不起来?

其实,原因就在这个“凡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上。父母如果不能提供给孩子任何指导、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没有太多生活经验的孩子来说,这种“放任”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恐惧和不安 。

对孩子而言,最大的安全感,就是有一个在他们的人生赛道上能引领他们的自信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