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近在情绪打卡营里大家的留言:


我家儿子4岁,急脾气,拼乐高,很着急,弄不好就很生气地把玩具拆了。我也使用了共情,陪伴他情绪平静后,再和他复盘,但这样的情况总是没改善。


上周推送的文章下也有朋友留言:


我女儿从小急脾气,现在上小学了更加明显,还发展成有点“完美强迫症”了。写字没写好,就非要写到好,然后就着急。一着急就更加写不好,我在旁边劝说,不需要每次都很好的。但根本没用,经常就是边哭边发脾气,还边说,我写不好了!



小D 5岁多了,我也学了5年多的育儿知识,小D急脾气,而且一做不好事情就发脾气的情况的确慢慢在进步,却仍然没有完全改善。


小D的脾气会有多大呢?小的时候曾经大哭大叫到邻居报警,现在大了就直接撕书,扔Ipad,或者就是躺在地上大哭了。


难得拍过一张,这次征得她同意的情况下,晒一下。


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她如此大怒吗?就是她搭的动力沙城堡,最上面的塔尖放上去后,整个城堡垮掉了。



一月份我们去开家长会时,还就这个问题和校长老师们探讨了一下。


有不少引导方法我以前公号分享过,这次也和校长交流了。


校长肯定了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切,但两个提问点醒了我,今天就一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都有启发。


急脾气是抗挫能力差吗?


急脾气孩子一做不好就大哭,这容易让大家想到抗挫能力差、输不起,这估计也是大家希望引导的最主要原因吧。


做不好或者输了不开心是正常的,因为在乎,所以在意,人之常情


做不好或者输了后大哭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还不会情绪管理,更加不懂掩饰



急脾气输不起的孩子的确需要引导,但不要一上来就上纲上线地贴标签。


发脾气时教育听不进,是脾气太差吗?


急脾气和脾气差基本上就是“难兄难弟”。


小D就是先急脾气,然后没做到,然后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后,脾气更急,最后脾气更差,永远是这样的循环。


这时,出于家长本能,我们就会教育引导,但往往,越教育越引导,小D的火山爆发威力越大。


这也是之前我和大家分享的,孩子情绪的当下不要教育,只会起反效果。



这次我和老师们分享了我的做法,得到了校长的认可。老朋友们估计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展开了,把步骤总结一下。


1、冷静地陪伴在一旁,不说话,如果孩子一直找你、让你抱,可以简洁地说,你需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2、看到孩子大哭大叫的喘息间隙(哭声变小或者换气档口),提醒孩子使用冷静方法,深呼吸,吐掉,怪兽走开;


3、等到孩子完全冷静了,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安抚一会。然后和孩子一起收拾弄乱的现场,根据孩子状态选择立即复盘,或者待会复盘。

这就是五年多来,我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


她是不是想表现给你们看呢?


当天在学校,老师们都觉得我们做的挺好的,觉得小D也许还需要一点时间,慢慢会越来越好的。


而在一旁听完我分享后的校长问了我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你们是不是也是脾气很急的?


我还没说话,先生就已经在一旁努努嘴。


哈哈,是的,我其实就是脾气急的人,在微博上还和大家分享过:



我当时分享道,“我以前脾气一直很急,说实话是有了小D后才慢慢学会管理脾气的,因为发现,对着她急也没用,受挫多了,我就换策略了”


然后校长又问了第二句话,有没有可能,Dorothy想要表现给你们看呢?


现场安静了30秒,先生主动进行“忏悔”,他说,的确,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我陪她的时候发生的,而且我承认,我对她有期待和要求。


谈话到这里,其实校长都不需要给任何建议了,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孩子从出生开始后,就会和我们每个养育者和家人形成一个独特的相处模式,而他们也是从我们的互动中,慢慢形成了应对世界的方法



我本身不那么在意结果的,但是我行动力强(急脾气的一大特点),我最容易发脾气的“触发点”就是,自己计划好的事情无法完成。


虽然这几年育儿学习,慢慢在改善自己这方面,但毕竟这已经伴随了我三十多年,并不是立马靠5年就能完成的。


这样的“行动导向”,自觉不自觉的影响了女儿。



而我和女儿不同的一点就在于,我活在这个世上的时间比她久,现在很多事情我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做到了,而小D却还不能。


同时,我已经差不多“社会化”完整了,即使遇到受挫,我的疏解渠道很多,而小D只有一种,就是发脾气。


再来说先生,他和我不同,非常结果导向,学一样东西他就觉得需要学好,过程尽管重要,最终还是需要结果导向。


先生工作忙,陪小D的时间有限,而且比我更愿意尝试好动冒险的事情,小D更喜欢和他玩。



而与其同时,小D在和爸爸有限的相处中,也似乎下意识地希望给爸爸展示一些她的“成绩”。

这也不难解释了,为什么小D总有那么几次因为做不好而崩溃到大哭,只是因为她太希望让爱她的人看到,她可以做到了,但却事与愿违。


在孩子的眼里看到了我们自己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就会不自觉地映射到我们为人处事,和孩子互动模式。

所谓互动模式并不是我们嘴上说什么,而是我们的肢体语言、脸部表情、说话口气,这些孩子都会敏感捕捉到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当年小时候,虽然爸爸妈妈都和我说,一次考试成绩不好,没关系的。

但我至今都会记得,如果我拿了双满分回家,我妈妈那种兴高采烈和邻居说,连当晚晚餐都会多加一个菜的情景。


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当我没有拿到满分,虽然他们会说没关系,下次努力,但是妈妈的眼神明显是沮丧的,那天的晚餐总是会偏咸。


他们要求过我吗?没有直接要求过。但是这些举动从小就让我明白,我需要拿满分。


分享这个小故事,其实也是想提醒我们每个父母都自查,当我们开始指责孩子急脾气、脾气臭的时候,先停下来想想自己是不是这样的?

再停下来想想,我上一次面对她赢的时候的表现,和面对她输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我们有没有不自觉地在暗示孩子,只有赢我们父母才会开心,虽然我们嘴上说的是另外一套?


育儿育己,真的已经被说滥了。但如果我们不能有自我察觉,我们永远无法改变。



那后来呢,我和先生做了什么呢?


最近一次,我和小D本来计划一起去MOMA的“小小艺术家”活动,但我们错过了一辆公交车。


我对小D说,你知道吗?我们可以按照计划做到自己想做的,这很棒。


但这个世界不会一直按照我们的想法运作,有时就会出差错,比如我们错过了今天的活动,比如你搭不起玩具了,做不好一件事了。



没按照我们计划发生的事情会很多,我们可以伤心,但同时也要学会耸耸肩膀说一句,这就是现实。


那天我们在车站互相耸了很多次肩膀,直到后面一辆车到来。虽然错过了活动,但仍然是开心的一天。


很巧,最近小D学校在学习什么叫“学会灵活”,她又教会了我很多,回头和大家分享一下。


而最近一次先生和小D比赛俯卧撑(不标准的)。


他对小D说,你知道吗?你每次能赢,爸爸的确会很开心。



但你要知道,每个人不是每次都能赢,你输的时候、做不到的时候,爸爸仍然为你自豪的,因为你敢尝试。


虽然你会觉得,爸爸的表情不如看到你做到了的时候那么灿烂,但是你要相信,任何时候你只要尝试了,我都是为你骄傲,你也该为自己骄傲。


我们约定一下可以吗?下一次,如果你看到爸爸脸色不对了,你可以问我,爸爸,你为我骄傲吗?


然后,我在旁边插了一句嘴,小D问爸爸的时候,也可以问问自己,我为自己骄傲吗?

我们输的时候,即使全世界都不给我们掌声了,我们自己内心可以给自己一个掌声!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