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9月份,一大批孩子就要进入幼儿园了,不知道各位老母亲老父亲是何种心情。反正CC小姨是焦虑的不行,早早地就开始对小表弟进行各种训练了。作为过来人,C妈表示,这是每一届老母亲都要经历的。


听闻,一旦进入集体环境,上厕所要排队,老师叫到名字才能发言,看到别人玩玩具要忍耐等待,一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们,都将要变成作息规律文明礼貌的小标兵。


不知,各位老母亲对自家的娃进入集体生活是否有足够的信心。


不管怎样,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既然阻止不了它的到来,不如从现在开始提前做好规划,帮助孩子做好面对集体生活的一切能力。


好啦,话不多说,我们开始进入主题吧。



基础自理能力


吃、喝、拉、撒,别看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很多家庭都是一送园才发慌,觉得孩子什么都不会,哪哪都没准备好。



想培养基础技能其实很简单:停止大包大揽,停止对孩子的过度满足。


不管孩子在家如何,到了幼儿园老师可没时间单独长时间的照顾一个孩子。所以,孩子需要自己吃饭、喝水、上厕所、睡觉。


1

吃饭、喝水

····

····

····

千万不要追着喂,让孩子学会自己用勺吃饭,用水杯喝水,不要怕孩子洒出来。可以一同和孩子研究如何才能不把饭或水洒到外面。


2

独立上厕所

····

····

····

这一条不太好控制,很多如厕训练很好的孩子一上幼儿园也会因为紧张或不适应而尿裤子,这一点要做好心理准备,千万不要一味责备。


但是,有一些如厕习惯还是可以提前培养的。



出门前去一下厕所

在幼儿园,如果在“该”上厕所的时候不上,一回到教室又立马要去,老师也会很头大的。



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不要非憋到最后一秒才告诉大人要尿尿,如果3岁的孩子非得玩到憋不住才肯去尿,有的时候,是因为没有承担后果的责任意识。


所以,要试着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憋到憋不住才说,别急着抱他飞奔去厕所(因为老师不会这样做),可以让他体验尿裤子,这样他才能理解“提前”的概念



3

调整作息、独立入睡

····

····

····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幼儿园都需要午睡(之前我们写过有些孩子真的不需要午睡),为了更好的适应幼儿园,还是要培养一下孩子的午睡习惯。


而且,午睡的作息时间尽量和幼儿园统一,一般的幼儿园都是12点半-1点之间开始,睡两个小时。但在家里孩子可能折腾到两点才睡,四点才醒,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应最少提前两个月帮孩子调整作息。


4

独立穿脱衣物

····

····

····

中午有午睡就要涉及到孩子自己穿脱鞋子和衣服,所以这个能力也要现在就开始着手锻炼啦。


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对孩子要有耐心,鼓励孩子多尝试。




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里一个老师可能要面对十几个孩子,不可能各个都能照顾得到。在家中,可能娃一哼哼,家长就知道孩子是想尿尿还是想拉臭臭。娃小手一指,家长就知道是想要饼干还是想要玩具。


但在幼儿园不一样,老师可听不懂婴语,如果语言沟通不到位,老师很难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从而无法及时提供有效帮助


因此,提前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自理能力暂时无法提高的小盆友。及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得到的帮助,才能更快的得到老师的帮助。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因此,关于生活中常用到一些需求表达,要提前和宝贝多练习哦。比如:


 老师,我想尿尿/拉粑粑;

 老师,我想喝水;

 老师,我尿裤子了,请帮我换条裤子好吗?

 老师,我不饿,想少吃一些;我饿了,想多要一些饭;


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情景演示、角色扮演或利用绘本来帮助孩子提前学会并运用这些语言,以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社交技能 


 明白公共玩具的使用规则

排队,先到先得,不能一直独霸,要轮流玩。

如果这些基本的规则都不能明白,那么去了幼儿园绝对是一大折磨。他会觉得为毛全世界都不给他让路,都跟他作对。



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问题


 与小朋友有争端时,能不能尝试讲道理;

 想玩其他小朋友玩具的时候,试着提出交换;

 不想做的事知道说“不”;

 当被人拒绝时也知道怎么做。


如果这些事情之前一直由父母出面帮忙交涉,那么是时候放手,让他自己去沟通了。


开始可以引导,教他礼貌的表达方式,只要没有冲突,尽量不要插手,把解决问题的机会还给孩子。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多跟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些技能就自然而然锻炼出来了。如果没有固定的玩伴,父母也可以模拟。



应对分离焦虑 


说到入园,很多全职妈妈都很惶恐,觉得宝宝从未跟过外人,适应起来会不会特别艰难?但其实,需要做分离练习的不止是宝宝,各位宝妈宝爸也需要提前练习适应哦。



培养孩子独自玩耍的能力

难适应分离的,并不是只有妈妈一个人带的孩子,而是凡事都需要拽个人陪的孩子。最好的陪伴就是在一起,不打扰。


多带孩子去跟同龄人玩耍

越是一个人带孩子,越是要带孩子多接触外人,减轻一些陌生人焦虑。


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减少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

晚上等幼儿园小朋友放学后可以多带孩子到幼儿园进行玩耍,看其他小朋友开心地一起玩。


提前演练

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来模拟送孩子去幼儿园,过一会,再接宝宝回家的情景。或者通过绘本让孩子了解,他并不是一直在幼儿园,妈妈放学后会来接他。

只要父母给的安全感足够,分离焦虑的缓解只是时间问题。




遵守规则、习惯正面管教       


幼儿园不是家里,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会有很多集体规则需要遵守。


遵守规则主要靠的是孩子的自控力,孩子是否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话,是否可以听完老师的安排再行动,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前练习。


而幼儿园老师面对不受控的宝宝,采用的大都是正面管教即不打不骂,通过让孩子承担自然结果,限制某项行为,来理解什么是规则。


比如:对玩游戏坚决不排队的孩子,提醒一次,排队的小朋友才能顺利玩游戏哦。还是不排?好,那么你就不能玩或者少玩一轮。



但如果家庭教育中没有实施过这套管教方式,宝宝可能会完全不吃这一套。被限制行为只会狂哭,完全不能沟通


他不能理解"如果执意要...就不能...."这个句式,因为没有“遵守规则”的正确体验。很容易就会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才“针对”自己,进而讨厌去幼儿园。


因此,在家中我们就要给孩子设立规则,比如,饭前洗手;睡前刷牙;每周只能看2集动画片等,教孩子去遵守我们设定的规则,这样有助于孩子提前拥有规则意识。


同时不遵守规则时,也要有应对措施:提醒—警告—承担后果,这三步缺一不可。


让孩子明白要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承担后果,如抢玩具就不能继续玩,睡前不刷完牙就不能听故事,这周多看一集下周就不能再看。


规则不只是让他更容易的适应社会,也能更好的规范自己。


上了幼儿园就知道,社会化是一个不那么快乐的过程。因为底线不再是做好自己那么简单,还要改变自己去适应集体,这对宝宝来讲并不容易。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一心把改造孩子的责任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绝不是明智之举


最后,愿所有小朋友都可以喜欢幼儿园的新生活,父母们也可以尽早适应没娃在身边“闹心”的新生活,各位加油哟!



觉得文章有帮助,可以点击右下角收藏按钮,方便下次查看哦~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