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收到一条留言,很长,大意是,


我孩子3岁多了,我很爱很爱孩子,但经常只要孩子没按照我做的,我就发现自己的火蹭蹭蹭地上来。我不骂她,但我会对她采取“冷暴力”。


好几次我都觉得自己好恐怖,女儿抱着我的大腿拼命叫“妈妈”,我就是不理她,直到她说,妈妈,我错了,我会听话。


每次事后,我都会特别后悔,但当下我就是忍不住。



那位朋友的留言问我,我这样是控制型父母吗?但怎么判断自己是对孩子要求严格,还是控制了孩子呢?


这条留言着实也让我想了好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控制型”父母的信号


谈到控制型父母,我第一反应就会想起《隐秘的角落》里面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


我结合她在剧里的表现,和大家聊聊,控制型父母的特点。没看过剧也没关系,完全不影响理解。


“歧视性”、不能讨论的规则


控制型父母通常会把自己的规则和要求变成“毋庸置疑”,这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他们对于外界的质疑也是无法忍受的。


剧里,班主任提醒她,朱朝阳尽管成绩好,但在学校不合群,受孤立。


周春红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其实我还真怕朝阳跟一些坏小孩瞎玩,耽误了学习。”



这就是我区分是否是“控制型”的第一条标准,规则只针对孩子,并且完全不能讨论。


当孩子提出“自己为啥不能看电视”,他们不会解释帮助孩子理解为啥她现在不能看电视;当外界提出“不合群”,她也不会去了解孩子为啥不合群,而是第一反应守护自己的“规则”。


 把孩子看成依附的“物品”


控制型父母尽管看似对孩子很严格,对孩子也是“全心全意”的好,但本质上,他们并没有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而是一个依附的“物品”,希望为自己增光添彩。


剧里的周春红不许儿子有任何隐私,“有什么不能跟妈说的”是她的执念。


朱朝阳想学游泳,洗澡的时候戴着泳镜练憋气,周春红盯了半天:“你洗澡拿游泳镜干什么?”



他们骨子里是很害怕孩子“自主性”的,如果孩子有什么事情没有征求意见而自己做了,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的权利被侵犯。

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得不紧紧抓住,甚至到“精细管理”,毫无隐私可言。


 PUA式的语言和行为

控制型父母本质是自恋的,看似在“控制”,其实却是很严重的角色转换。


他们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认为,孩子的到来就是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甚至是面子。

剧里的周春红就有一个很强的执念,“我需要一个人照顾好孩子”,哪怕孩子都鼓励她去追求新的幸福,她都不肯。


这看似无比“伟大”,但只不过也是自己“面子”作祟,上一段的婚姻让她觉得,“一个人照顾好孩子”是自己唯一成就感的证明。


于是只要孩子有一点点挑战了她的执念,她就会受到刺激。


有一幕看得我非常压抑,她给儿子热了一杯牛奶,儿子正在看书说待会喝。就是这件事让她感受到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了,非逼着孩子喝下去。   



控制型父母有一套自己的处事逻辑。


只要孩子无法满足他的需求,他们不会第一时间换位思考孩子的困难,而是觉得是孩子“坏”、“不听话”、“不够好”,从而进行行为或者语言的惩罚。

这些惩罚会有辱骂、羞辱这类激烈的,也会有冷暴力、自怨自艾的这类被动方式的。


但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要引发孩子内疚感、让孩子不断怀疑自己,从而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这一系列的方法会贬低孩子的自尊,以此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如果不达到父母的要求,自己有多么“坏”。



避免“毒性”的代际传递


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写的一本书《Toxic Parents》(有毒父母),控制型父母就是其中之一。


控制型父母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由一套完整的“有毒家庭体系”代代造就形成,这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逐渐累积而成的感受、规则、交流、观念。


如果此刻的你,对照上面这三条,觉得自己的父母曾经可能是这么对你,或者你好像正在这么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要直面这个问题,告诉自己,这是有毒的。


这个认知虽然很痛,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如果不正视,“毒素”就会代际相传,“爱”就是可以“杀人”的。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曾经就是“控制型”的,那么首先要打破的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曾经在《原生家庭的痛,会复制在你的孩子身上吗?》里提过,


小时候父母的影响就像是99%浓度的墨汁,很深很重。但长大后的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杯子变大,这样墨汁还在,但颜色已经变浅了。



所以,不要陷入“原谅”的陷阱,觉得自己非要放下才能打破原生家庭的影响。


打破有毒生态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我们自己。书里有句话令我很感动,“上帝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


学会自我界定


控制型父母看似强势,但是内心力量却是很弱,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控制。因为他们需要找到一些东西来确定,自己其实还是很强的。


控制型父母对于“我的”和“他的”,总是区分不清,因此完成自我界定非常关键。


 界定价值来源


我一位朋友的妈妈曾经是厂长,刚退休下来真的看家里谁都想教育。而且动不动就会哭,诉苦,孩子老公都没良心,自己操劳半辈子,现在谁都嫌弃。


后来“治好”的途径竟然是开始跳广场舞了。阿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带着小姐妹从社区跳到了区里比赛。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段子,但也给了我们启发。


每个人都需要寻找价值感来源,但千万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只有一种价值来源,那么势必会更加害怕失去。




尽管一直在说,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价值来源,但我知道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绝对不这么做其实很难。


那么也不要过分对抗,但一定记得去拓宽自己获取价值感的来源,哪怕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也是很好的。


 界定责任抽屉


控制型父母很容易把孩子的责任误认为自己的,那么本着“我需要对自己负责”,这类父母就容易包办代替,给予孩子“窒息式“的爱。

日常与孩子相处时,需要带着“觉知”,时刻提醒自己,这些是“我的”责任,还是“孩子的”责任。


怎么引入“觉知”呢?可以多练习这样的自我对话:


我希望她身体好,不生病;我的责任是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但我不负责她吃多少。我希望她成绩好;我的责任是提供她好好学习的硬件支持;但我不负责她的成绩。


多使用这样的句式,“我希望。。。我的责任。。。但我不负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入觉知。

引入“觉知”,才能发生意识转变,意识转变,才能影响行动。


 学会道歉

控制型父母几乎从来不会对孩子道歉,他们会觉得自己所做所说都是对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而且一旦道歉,他们潜意识会觉得自己“控制”的城堡就倒塌了,这会让他们很害怕。

而想要打破自己“控制”的怪圈,那么最简单有效的一件小事,就是学会和孩子道歉


逼着孩子喝下牛奶,逼着孩子承认是他的错引起了你的不开心,哪怕你仍然无法立马改变自己不去做这些事,那么事发后,心平气和的时候去和孩子道歉。



道歉这个行为本身,也是我们的“觉知”,让我们不断地对心里另外一个“人”说,这些行为是不对的,错误的,而不是纵容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控制。


同时,道歉后的感受,孩子的反馈,也能让害怕失去控制的恐惧缓解,原来道歉了也没什么,原来我和孩子反而感觉更好了。


这也能一点点给予心底那个黑洞力量,让我们慢慢可以自己有能量来对抗想要控制的欲望。



如果此刻的你发现自己正在试图控制孩子,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敢于直视自己的问题,唤醒觉知,跨出改变的第一步;


如果此刻的你发现自己正在受父母的控制,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明白,这些都不是你的问题,父母的“毒”,你可以有能力“自我解毒“;

如果此刻的你读完想到了周围某些人,希望转发点赞这篇文章,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不要以爱之名,行恶之事。


最可怕的永远不是“张东升”,而是无数可怜的周春红正在批量生产“张东升”。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